致癌基因假說(ancogene hypothrsis)是一種假說。認為大多數或所有脊椎動物細胞都含有作為基因組正常部分的決定C型RNA腫瘤病毒的遺傳信息,通常呈阻抑狀態的決定病毒的基因,稱為病毒基因(virogen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致癌基因假說
- 外文名:ancogene hypothrsis
致癌基因假說(ancogene hypothrsis)是一種假說。認為大多數或所有脊椎動物細胞都含有作為基因組正常部分的決定C型RNA腫瘤病毒的遺傳信息,通常呈阻抑狀態的決定病毒的基因,稱為病毒基因(virogene)。
致癌基因假說(ancogene hypothrsis)是一種假說。認為大多數或所有脊椎動物細胞都含有作為基因組正常部分的決定C型RNA腫瘤病毒的遺傳信息,通常呈阻抑狀態的決定病毒的基因,稱為病毒基因(virogene)。...
抗癌基因亦稱腫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或隱性致癌基因(recessive onco-gene)。該類基因之存在可抑制細胞惡變,其丟失或失活(二倍體細胞中二個等位基因都失活)情況下促進細胞癌變。首次被鑑定出的是抗癌基因 Rb(Retinoblas-toma),它是從人的視網膜細胞瘤中鑑定出的人類腫瘤抑制基因,位於人染色體13q...
外遺傳致癌物是一個化學化工術語。簡介 細胞惡變的機理基本分兩派,其一為基因改變學說,另一為基因外惡變說。基因外惡變說認為,正常細胞惡性變時,細胞核(C)y:的一級結構並沒有改變,而是基因表達約調控失常,從而出現了異’常的表現型—惡性變細胞。根據此假說,能改變1JVA上這種基因的遏制形式,進而重新安排。...
由於病毒摻入的程度,或潛伏性或表現性的不相同,因此產生了許多理論,提出了“前病毒”、“癌因子Onogoenes”、“原病毒Protoviruses”假說。“前病毒”假說只是其中說法之一種。套用領域 愛滋病毒基因組 RNA 逆轉錄為 DNA,整合在宿主染色體內形成前病毒(HIV provirus),是根除愛滋病毒的最大障礙。在活細胞內對單...
作為原癌基因的ras基因被激活以後就變成有致癌活性的癌基因.ras基因激活的方式有3種:基因點突變,基因大量表達,基因插入及轉位.其中ras基因被激活最常見的方式就是點突變,多發生在N端第12,13和61密碼子,其中又以第12密碼子突變最常見,而且多為GGT突變成GTT.不同突變位點對P21的活化機制不同,第12密碼子突變...
究竟何種外部因子引起基因轉位,目前還不清楚。但是用細菌突變體所做實驗證明,通常的致突變物並不引發轉位。許多化學物質在實驗中已證明具有明顯的致癌力,這與Cairns假說恰恰相反.Cairns對此提出兩點異意:1.目前還不能十分肯定,作為癌的誘發劑和/或促進劉的化學物質在癌的形成上究竟起多大作用。2.目前尚未獲得己知...
最近發現IGF2基因的內含子中存在非編碼微小RNA miR-483。我們提出假說:IGF2基因LOI通過上調miR-483靶向抑制相關的抑癌基因,促使癌症的發生。為驗證該假說,特提出此研究項目:(1)研究miR-483介導的IGF2基因LOI致癌的新的分子機制;(2)闡明結直腸癌中miR-483靶向作用的抑癌基因;(3)確定miR-483可作為結直...
細胞的癌變至少需要兩種致癌基因的聯合作用,每一個基因的改變只完成其中的一個步驟,多基因、多步驟的變異最終完成癌變過程。這個觀點陸續得到了許多實驗結果的進一步證實,並逐漸發展成為得到普遍認同的多步驟致癌(multistep carcinogenesis)假說,也稱多步驟損傷學說。目前認為,惡性腫瘤的發生是一個多階段逐步演變的過程...
於是提出假說:當變異使轉錄酶基因以極小的幾率轉變為逆轉錄酶基因時,則通過逆轉錄酶基因感染周圍正常的DNA,經歷潛伏期而使細胞癌變。並且指出:此種機理對化學、病毒和物理致癌作用都普遍適用。雙區理論的轉錄基因致癌說提出8年後(即1987年)被美國科學家的實驗所證實。但在當時卻與占統治地位的致癌基因說相對立...
兩次突變假說已被不少學者接受並不斷地予以修改和補充,可用於解釋各種遺傳型和非遺傳型腫瘤形成的機理。轉化基因假說 該假說認為正常細胞轉化為惡性細胞是由一種所謂轉化基因(Tr)所決定的,正常情況下轉化基因被調節基因i+Tr所阻遏。i+Tr基因經突變成為突變型基因i0Tr。在純合體i0Tr/i0Tr中Tr基因消除阻遏而被...
第Ⅱ部分化學致癌作用 概述 腫瘤的命名 增生性病變的範圍 細胞數量性增殖(增生)細胞性質上的增殖 癌前病變 細胞的腫瘤性增殖 癌前病變、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鑑別診斷 癌變的多階段過程 啟動 促進 演進 化學致癌物作用模式的假說 概述 化學致癌的基因突變假說 化學致癌的非突變遺傳假說 化學致癌的表觀遺傳假說 癌變...
B淋巴細胞瘤-2基因簡稱bcl-2(B-cell lymphoma-2),是細胞凋亡研究中最受重視的癌基因之一。基因概述 Bcl-2基因(即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是一種癌基因,它具有明顯抑制細胞凋亡的作用,並且近年來的一些研究已開始揭示這一作用的機制。自從1972年Kerr提出細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人們對細胞凋亡現象進行...
斯拉德是根據電離輻射能引起基因突變,並縮短動物的壽命的實驗現象提出的。但這一假說不能解釋為什麼經45Gy照射的果蠅反比對照壽命長。電離輻射對人、小鼠、果蠅精原細胞照射時,按理說應是壽命越長的動物,抗輻射最強,實際上恰恰相反,人的精原細胞抗輻射最弱,最強的是果蠅。後來發現,如果照射不引起癌症的話,...
老問題還沒解決,新問題又冒出來了:攜帶NDM-1基因這件馬甲的“超級細菌”,幾乎可以打敗人類目前擁有的全部抗生素。在我們驚嘆“超級細菌”巨大威力之時,不禁要問:細菌並非生來就強大如斯,究竟是誰導致了“超級細菌”的誕生?被濫用的不止是抗生素。藥物發明的首要目的是治病救人,但有人首先將其視為牟利的工具...
第Ⅱ部分化學致癌作用 概述 腫瘤的命名 增生性病變的範圍 細胞數量性增殖(增生)細胞性質上的增殖 癌前病變 細胞的腫瘤性增殖 癌前病變、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的鑑別診斷 癌變的多階段過程 啟動 促進 演進 化學致癌物作用模式的假說 概述 化學致癌的基因突變假說 化學致癌的非突變遺傳假說 化學致癌的表觀遺傳假說 癌變...
2007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肖景發和于軍(2007年)提出了遺傳密碼的分步進化假說(stepwise evolution hypothesis),認為最初形成的遺傳密碼應該僅僅由腺嘌呤A和尿嘧啶U來編碼,共編碼7個多元化的胺基酸,隨著生命複雜性的增加,鳥嘌呤G從主載操作信號的功能中釋放出來,再伴隨著C的引入,使遺傳密碼逐步擴展到...
肺癌的基因組分析技術 210 表觀遺傳學/ 表觀基因組學 212 抑癌基因和生長抑制 212 細胞周期蛋白和細胞周期調控通路 213 LKB1、AMPK 和mTOR 信號通路 214 其他公認的抑癌基因 215 肺癌中其他生物學異常 216 miRNA 在肺癌診斷和治療中的作用 217 肺癌miRNA 譜 218 侵襲、轉移和血管生成 221 癌症幹細胞假說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