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愛麗絲》鋼琴曲大家應該很熟悉,正是貝多芬創作的一首鋼琴作品。貝多芬一生沒有結過婚,但是,他一直盼望著能得到一位理想的伴侶。因此,這類事在貝多芬的生活中也有些浪漫色彩的故事流傳。1808-1810年間,貝多芬已經是近四十歲的人了。他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瑪爾法蒂的女學生,並對她產生了好感。在心情非常甜美、舒暢的情況下,他寫了一首《致特蕾澤》的小曲贈給她。1867年,在斯圖加特出版這首曲子的樂譜時,整理者把曲名錯寫成《獻給愛麗絲》。從此,人們反而忘記了《致特蕾澤》的原名,而稱之為《致愛麗絲》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致特蕾澤
- 作者:貝多芬
樂曲背景,作者簡介,
樂曲背景
2007年是貝多芬逝世180周年,“經典”欄目於11月播出系列節目《尋找貝多芬》,展現一代樂聖坎坷傳奇的人生,並賞析他的代表作。節目請來十多位社會成功人士當嘉賓,作點評。整個節目很好,唯有一位嘉賓講了外行話,她說:“貝多芬十分善良,例如他對待盲姑娘,對待愛麗絲。”已收入國小課本的《月光曲》創作故事只是個傳說,故事中那個盲姑娘為虛構人物。《致愛麗絲》則是貝多芬贈給戀人的,原題為《致特蕾澤》,後人誤寫成“愛麗絲”,從此以訛傳訛成為正式曲名。同《月光曲》傳說一樣,也有一個關於貝多芬幫助貧窮小姑娘愛麗絲的傳說。二者都是故事而已,實際並無此事。這位嘉賓把傳說當成史實,因她非音樂界人士不必苛求,但應問問把關的節目製作人,他們是乾什麼的?是粗心,還是沒水平?
作者簡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右邊的圖片是著名音樂家貝多芬,祖籍是荷蘭(一說是波蘭)他出身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選侯宮廷歌手世家,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八歲便開始登台演出。 貝多芬於1792年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等等。他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後人尊稱為“樂聖”。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鋼琴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後一位,與海頓、莫扎特一起被後人稱為“維也納三傑”。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八歲時聽力減弱,晚年失聰,只能通過談書信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 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第六《田園》、第九《合唱》最為著名),歌劇《費黛里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