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湖南鐵路拒款代表函

《致湖南鐵路拒款代表函》是楊度所著作品,出自於《楊度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致湖南鐵路拒款代表函
  • 作者:楊度
  • 作品出處:楊度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湖南鐵路拒款代表諸君鑒:度不敏,不能隨和眾議,以要鄉曲之譽。粵漢鐵路一事,曾與書郵傳部,述一人之見,籌善後之策。乃湘鄂人士,不盡謂然。茲因憲政編査館電促入京,道出漢口,適諸君子聯合鄂中人士,欲迫度自駁所議,並勒度即返長沙,且知粟君戡時發議,假助鄂人,處度以死。遂由湖北張君伯烈,廣集徒黨數百,各處輪船、鐵路、市街,在在皆已布滿。度跬步皆數人尾隨狙伺,勢甚凶危。事為外人所知,有德人慾備小輪,送度出險,度拒謝之,而出與諸君相見,不僅以補助為恥也。蓋度自問數年以來,奔走國事,屢瀕於死,幸而存活至今,乃儻來之歲月不足惜也。且人生誰不有死,遲早同耳。度於路事,將一人言論自由,而諸君代表拒款,更復代表殺人。度自知命在旦夕,懸於諸君之手,若肯悔議還湘,則可苟生,然不自由而生,何如自由而死!故寧拒德人之援,而守見危授命之義,今已作遺書別老母矣。度羈旅孤游,並無援護,不知在何地,亦不知在何時,白刃當起於前,洋槍或震於後,即與諸君永別矣。既自擬以一死護我言論自由,則何不於將死之時,復為自由之言論?
士君子之處事,當平心靜氣,以求事理之當然,不當以客氣行之。若諸君能為有款之拒款,則必將路務各項,需用幾何,一一開列,作一支出預算表。現有款項實數幾何,一一開列,作一收入預算表,能使出入年以相當,或不相當而所短無多,且皆確實可靠,能使度信而不疑者,則度可以屈己以從人。君子之過,日月之食,古人無固無我,度必不以客氣而護前也。然度未信之日,則雖即死,不敢苟同不正確之輿論。不法律之行為,可以劫庸人,而不能以劫君子。今之拒款者,明知無款,或則曰無款寧使路之不成,或則強顏而言有款,是皆客氣用事,度之所極反對。故以今日而論,諸君之議,不敢贊成。古人有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願諸君深思此路之結果究當如何,並乞以此意布告湘、粵、鄂三省父老,善謀其後。即以此為度之遺書可也。敢布腹心,敬俟刀斧。三月朔日,楊度頓首。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楊度(1875—1931),近代中國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風雲人物。他稟賦極高,而又狂放不羈,時而意氣飛揚,獨立潮頭;時而獨持己意,淪入茫茫俗世。他以熱情豪邁的氣概,創作了《湖南少年歌》,發出了“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的時代強音,真可謂豪氣沖天。他為立憲運動鼓吹奔走,為速開國會呼籲吶喊,受到了時人的尊敬和稱讚。但他將做“帝師”及實現“君憲”的希望寄託於袁世凱,發起成立籌安會,為復辟帝制效力,又受到時人的指責和痛罵。伴隨著洪憲帝制的失敗,其孜孜追求的憲政理想也徹底破滅。然而,為了愛國救民,他晚年知過就改,毀家紓難,不畏風險,終於找到了真理,毅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確認馬克思主義是挽救中國的唯一指針,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身。編者簡介左玉河,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文化史研究室主任,河南大學黃河學者,兼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秘書長,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學術思想史及社會文化史研究。出版專著《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中國近代學術體制之創建》《中國近代文明通論》《張東蓀文化思想研究》《張東蓀傳》《楊度》等10多部,主編《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史》《中華口述歷史叢書》等,並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