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幻的行為神經生物學》是2021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致幻的行為神經生物學
- 作者:[美]A.L.哈爾伯斯塔德,[瑞士]F.X.沃倫威德,[美]D.E.尼克爾斯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2237769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 錄,
內容簡介
《致幻藥物的行為神經生物學》由國內外從事致幻劑研究的一線專家學者聯合編寫,主要闡述麥角林、苯乙胺、色胺、死藤水等致幻類化合物的行為神經生物學研究進展,也展示了關於致幻劑的較為全面的歷史發展脈絡。本書為相關研究人員和臨床醫學工作者全面準確認識致幻劑的化學與生物學提供了翔實的科學論據,並為人們重新認識致幻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
《致幻藥物的行為神經生物學》可供藥學工作者、臨床醫學工作者、特種化學研究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A. L.哈爾伯斯塔德(Adam L. Halberstadt),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精神病學系助理教授,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大學迷幻劑和健康研究倡議項目(PHRI)發起人,美國神經精神藥理學轉化研究聯合會成員,近期申請得到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的經費,用於研究致幻藥物的藥理學。
目 錄
第一章致幻劑的化學和結構-活性關係1
1.1引言1
1.2色胺類2
1.2.1環取代基3
1.2.2N-烷基化5
1.2.3側鏈烷基化6
1.3麥角林類8
1.3.1麥角酸衍生物的醯胺修飾9
1.3.2LSD的N(6)-烷基修飾12
1.4麥角林類作為“研究用化學品”12
1.5苯乙胺及其同類物12
1.5.1β-氧化苯丙胺13
1.5.2環取代14
1.5.3甲氧基模擬物——苯並呋喃和苯並吡喃類似物17
1.5.4α-烷基化側鏈的影響19
1.6苯乙胺“活性”構象的確定20
1.6.1N-苄基的影響22
1.6.2N-苄基苯乙胺的活性構象25
1.7受體-配體相互作用模型25
1.8結論26
參考文獻27
第二章致幻劑和血清素5-HT2A受體介導的信號轉導途徑34
2.1引言34
2.25-羥色胺和5-羥色胺受體研究史36
2.2.15-羥色胺36
2.2.25-HT受體37
2.35-HT2A受體的化學神經解剖學37
2.4致幻型和非致幻型5-HT2A受體激動劑39
2.5在5-HT2A受體上的偏好性激動42
2.6與5-HT2A受體激活相關的其他信號通路44
2.7mGlu2受體在致幻劑效應中的作用46
2.8展望49
參考文獻49
第三章致幻劑對神經元活性的影響57
3.1引言58
3.2致幻劑用於精神分裂症研究藥理模型的建立58
3.2.15-HT能致幻劑58
3.2.2非競爭性NMDA受體拮抗劑60
3.3前額皮質60
3.4擬精神類藥物對PFC神經元活性的影響61
3.4.15-HT能致幻劑61
3.4.2非競爭性NMDA受體拮抗劑64
3.5丘腦皮質輸入的作用65
3.6大腦振盪:與精神分裂症有關68
3.7擬精神病藥對低頻皮質振盪的影響69
3.8抗精神病藥物逆轉現象的機制72
3.9結束語74
參考文獻75
第四章致幻劑與谷氨酸能系統的相互作用:通過皮質第Ⅴ層錐體神經元介導的容許網路效應83
4.1引言84
4.2從5-HT2A受體誘導的EPSC和周期性神經活動到5-HT2A受體活化引起的顯著行為效應90
4.2.1甩頭反應(Head-Twitch Response,HTR)90
4.2.2利用5-CSRTT研究運動衝動93
4.2.3DRL 72-s操作行為:抗抑鬱樣效應的行為篩查93
4.2.45-HT2A受體和mGluR2之間的異源複合物或功能的相互作用94
4.3mPFC中谷氨酸與5-HT2A受體相互作用的臨床相關性95
4.4結論98
參考文獻98
第五章致幻劑對基因表達的影響106
5.1引言106
5.2即早基因107
5.3IEG和5-HT2A受體表達:早期研究109
5.4致幻劑轉錄反應的組織鑑定:早期研究110
5.5後基因組時代IEG和5-HT2A受體表達111
5.6致幻劑、基因表達和細胞信號113
5.7致幻劑致皮質細胞群體反應的鑑定和表征115
5.8致幻劑的慢性作用116
5.9中樞神經系統外致幻劑的效應117
5.10結論117
參考文獻118
第六章致幻劑對非條件行為的影響124
6.1引言124
6.2甩頭反應125
6.2.1麥角林類126
6.2.2苯基異丙胺類127
6.2.3苯乙胺類128
6.2.4色胺類129
6.2.5致幻劑甩頭反應的受體作用機制131
6.2.6利舒脲的作用133
6.2.7喹哌嗪的作用134
6.2.85-HT2A受體激活引起HTR的神經解剖學研究134
6.2.9HTR的信號轉導機制134
6.2.10谷氨酸能信號在HTR中的作用135
6.2.115-HT釋放劑和前體的作用135
6.3感覺運動門控136
6.3.1致幻劑對大鼠前脈衝抑制的影響137
6.3.2致幻劑對小鼠前脈衝抑制的影響139
6.3.3致幻劑對人類前脈衝抑制的影響139
6.4探索與探究行為139
6.4.1在大鼠中的作用140
6.4.2在小鼠中的作用143
6.5結論144
參考文獻145
第七章藥物辨別中的致幻劑158
7.1引言158
7.2致幻劑分類159
7.3藥物辨別實驗159
7.4藥物辨別方法學160
7.5經典致幻劑的臨床前藥物辨別164
7.6機制研究165
7.7假陽性166
7.8結構-活性關係167
7.9藥物辨別的替代訓練方法168
7.10展望168
參考文獻169
第八章幻覺狀態下的現象、結構和動態表現173
8.1引言173
8.2致幻體驗的結構和基本維度176
8.3自我消融——一種動態過程178
8.4感官知覺181
8.4.1視覺181
8.4.2聽覺182
8.4.3觸覺183
8.4.4嗅覺和味覺183
8.4.5聯覺183
8.5情緒184
8.6認知184
8.7時間知覺186
8.8非藥理學預測187
8.8.1人口統計學變數187
8.8.2人格188
8.8.3情緒189
8.8.4預期189
8.8.5遺傳因素189
8.8.6物理環境190
8.8.7先前體驗191
8.9長期效應191
8.10ASC的生物學模型192
參考文獻193
第九章5-羥色胺能致幻劑誘發的視覺知覺改變200
9.1引言201
9.2現象學與心理學201
9.2.1視覺錯覺、扭曲和強化201
9.2.2意象與幻覺202
9.2.3視聽聯覺205
9.2.4在視覺體驗中的自主作用205
9.3神經精神藥理學機制205
9.3.1主要藥理學機制:5-HT2A受體激活205
9.3.2從5-HT2A受體激活到興奮增強206
9.3.3從興奮增加到產生視覺幻覺206
9.3.4早期低級視覺處理與後期高級視覺處理的失衡209
參考文獻212
第十章美洲色胺致幻劑與死藤水的神經科學220
10.1引言221
10.2美洲新大陸色胺類致幻劑的化學、植物學和民族藥理學222
10.2.1化學、植物學和藥理學222
10.2.2美洲新大陸色胺類致幻劑調查224
10.3死藤水的神經科學231
10.3.1核醫學方法231
10.3.2腦電活動的光譜分析232
10.3.3長期使用者大腦的結構改變232
10.3.4大腦振盪的功能聯接234
10.3.5致幻劑對人類大腦影響的模型235
10.3.6結論237
參考文獻237
第十一章實驗性精神病研究與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學方面的異同點241
11.1引言241
11.2精神病學實驗方法的起源242
11.3致幻劑主觀效應的分類243
11.4致幻劑誘導意識狀態改變的共同核心243
11.5給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致幻劑245
11.6精神病的精神病理學與致幻劑的作用之間的異同246
11.6.1自我體驗的變化246
11.6.2身體感受的改變和人格解體作為模型精神病中自我干擾的特例247
11.6.3時空經歷的改變247
11.6.4被動綜合徵248
11.6.5自我迷失248
11.7致幻劑誘發精神病模型的六個關鍵功能248
11.8感知的變化250
11.9個體間和個體內部的差異250
11.10中毒和精神病的不同類型251
11.11結論251
參考文獻252
第十二章致幻劑引起的持久性知覺障礙研究進展以及對聲稱具有HPPD的受試者的探索性研究256
12.1引言257
12.1.1HPPD的定義257
12.1.2HPPD的兩個分型258
12.1.3流行病學259
12.1.4關於HPPD的數據與理論的綜述259
12.1.5HPPD的相關危險因素259
12.1.6HPPD的治療方案260
12.2材料和方法261
12.3結果263
12.4討論270
12.4.1研究的局限性271
12.4.2未來研究的建議272
參考文獻272
第十三章經典致幻劑的治療套用276
13.1引言277
13.2經典致幻劑對成癮的治療套用278
13.2.1LSD278
13.2.2二丙基色胺279
13.2.3賽洛西賓279
13.2.4麥司卡林和佩奧特鹼280
13.2.5死藤水和對苯二甲酸二甲酯280
13.3經典致幻劑在改善死亡痛苦方面的套用280
13.3.1癌症中精神障礙(抑鬱、焦慮、適應障礙)和疼痛的患病率及影響280
13.3.2基於精神/生存的癌症相關精神困擾干預281
13.3.3死亡與臨終的致幻治療史282
13.3.4Ⅱ期臨床試驗:LSD對危重症相關焦慮的輔助心理治療283
13.3.5Ⅱ期和Ⅲ期臨床試驗:賽洛西賓對癌症相關精神問題的輔助心理治療284
13.4使用經典致幻劑治療情緒和焦慮障礙284
13.5臨床相關效應的機制285
13.6安全性285
13.6.1醫學毒性286
13.6.2精神毒性286
13.7病例研究288
13.7.1賽洛西賓輔助治療酒精中毒288
13.7.2賽洛西賓輔助治療癌症相關的心理和生存困擾289
13.8討論290
參考文獻291
第十四章經典致幻劑與神秘體驗:現象學與神經系統的相關性299
14.1引言299
14.2什麼是神秘體驗300
14.3本土致幻劑的使用歷史303
14.4使用賽洛西賓神秘體驗的實驗證據304
14.5神秘體驗問卷調查308
14.6神秘體驗、經典致幻劑和治療干預311
14.7神秘體驗是否可以歸結為神經過程313
14.8研究神秘體驗神經關聯的工具——致幻劑和冥想314
14.9致幻劑、冥想、神秘體驗和默認模式網路315
14.9.1內側默認模式網路315
14.9.2橫向默認模式網路318
14.10神秘體驗的神經模型319
14.11結論320
參考文獻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