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紅菇又名臭黃菇,是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的一種真菌類生物。菌蓋土黃至淺黃褐色,表面粘至粘滑,邊緣有小疣組成的明顯的粗條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臭紅菇
- 別稱:臭黃菇 、雞屎菌、油辣菇、黃辣子、牛犢菌
- 界:真菌界
- 門:擔子菌門
- 亞門:傘菌亞門
- 綱:傘菌綱
- 目:紅菇目
- 科:紅菇科
- 屬:紅菇屬
- 種:臭紅菇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我國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區。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相關特性,
形態特徵
臭紅菇體型為中型到大型,具腥臭氣味及辣味。菌蓋污黃至黃褐色,水浸狀,黏滑,邊緣有明顯放射狀的粗條棱。菌蓋直徑3~10cm,扁半球形,平展後中部稍下凹,中央色深污黃褐色、黃褐色、黃色,邊緣黃白色。菌肉污白色,有辛辣味,厚2~5mm,傷不變色。菌褶直生至稍延生,污白色至淡黃褐色,等長或不等長,褶緣色深且粗糙。菌柄圓柱形,具褐黑色小腺點,有時細長且基部漸細,污白色,長8~10cm,粗5~20mm,內部鬆軟至中空,質脆。孢子印白色。褶側囊體近梭形,帶黃色,45~55×8~10μm。孢子淡黃色,近球形,且明顯刺棱,9~11×7~8μm。
生長習性
臭紅菇夏秋季在混交林地上大量發生,單生或群生。
相關特性
臭紅菇味辛辣,具臭氣味,有毒。在有些地方有人將它漂洗後食用,但往往不能徹底去毒。
臭紅菇在四川等地被民眾曬乾,煮洗後食用。但在不少地區往往食後中毒。主要表現為胃腸道病症,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甚至精神錯亂、昏睡、面部肌肉抽搐、牙關緊閉等症狀。一般發病快,初期及時催吐可減輕病症。
臭紅菇中毒潛伏期短,發病快。一般可於食後半小時左右即發病,主要為胃腸道症狀,如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有的還出現精神錯亂,頭暈眼花,亂說亂唱,嚴重者則有面部抽搐,牙關緊閉,視力減弱,昏睡等。一般病程較短,如經及時治療,可很快痊癒。 但是,據陳康林著的《被遺忘的靈丹妙藥——野生藥用真菌》第六章介紹臭紅菇能夠治療腰酸腿疼,手足麻木,抑腫瘤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