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加沙運動

自由加沙運動

自由加沙運動為一國際民間組織。該組織成立迄今已有4年,骨幹成員和支持者包括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南非聖公會大主教圖圖和北愛爾蘭和平主義者馬奎爾-科里根,美國反戰人士、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英國專欄作家勞倫-波特,以“質疑納粹反猶太大屠殺是否存在的唯一反猶太大屠殺倖存者”著稱的赫迪-愛潑斯坦,激烈反對以色列拆毀巴勒斯坦人住房、倡導“為加沙人義務修建新房屋”的美國語言學家傑夫-哈珀,第一個代表美國綠黨參加總統大選的眾議員辛西婭-麥金尼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由加沙運動
  • 口號:沒有政治色彩,只為和平和人權
  • 成員來自:世界各國
  • 目的:挑戰以色列對加沙封鎖
  • 影響:美國陷入自相矛盾的尷尬境地
  • 分類:國際組織
自由加沙運動的成員,多次挑戰以色列對加沙海域封鎖,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以色列,造成的影響,

自由加沙運動的成員

該組織的成員來自世界各國,宗教信仰也五花八門,聲稱“沒有政治色彩,只為和平和人權”,但在以色列官方、軍方看來,這些人就是一群試圖挑戰以色列對加沙封鎖的“搗亂分子”。

多次挑戰以色列對加沙海域封鎖

2008年8月,他們集資30萬美元買了兩艘希臘舊船,自希臘比雷埃夫斯駛出,打算在賽普勒斯外海隱蔽後伺機闖關,最終在以色列的抗議聲中進入加沙港,船上帶隊的傑夫.哈珀還試圖從陸路闖過以色列檢查站而未遂;當年10月,一艘名為“尊嚴”號的帆船載著26名該組織成員(包括科里根和巴勒斯坦立法委穆斯塔法.巴爾古提)和藥品闖入加沙港,以色列海軍威脅攔截,但在最後一刻放棄;2008年底,“尊嚴”號再次闖關,船上載有3.5噸物資,以及巴特、麥金尼等人和CNN、半島電視台記者,結果被以色列海軍攔截射擊,船隻被打壞,最後在賽普勒斯廢棄,引發了不小風波;2009年6月,麥金尼、科里根等租用“人文精神”號闖關,結果被以色列海軍扣押。2010年5月31日,以色列軍隊向駛入加薩走廊的土耳其國際人道主義船隊開火,致19人死亡。全球媒體紛紛關注以色列襲船事件,並譴責以色列的行為。土耳其隨即召回駐以大使,取消與以方聯合軍演,土以關係驟然緊張。
由於埃及、賽普勒斯、希臘等國相繼對船隊闖關的行為加以限制,該組織一度陷入窘境,但隨後得到土耳其“人道主義救濟基金會”(Humanitarian Relief Foundation ,簡稱IHH)資助,最終形成了擁有船隻6艘、人員600多名、物資近萬噸的龐大規模。
自由加沙運動指責以色列對平民目標使用暴力,並稱本方的行為“完全出於人道主義目的”且並無政治傾向性,但以色列外交部卻指責稱,船隊成員中不但包括愛潑斯坦、科里根等人,也包括被以色列認為是“恐怖分子”的拉伊德.薩拉赫,哈馬斯骨幹薩哈爾.阿爾比拉維和馬赫茂德.左阿哈等。以色列官方稱,是船隊成員首先用小刀襲擊以色列突擊隊,但船上成員則指責以色列軍人“沒等靠船就開火”。

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以色列

對民船開火無論如何無法自圓其說,事件發生後,聯合國、歐盟和其它大國紛紛發表譴責聲明,安理會經過12小時辯論也發表聲明表示遺憾,呼籲針對以色列軍隊與船上人道組織人員之間的武力攻擊展開全面、公正和透明的調查,土耳其更以召回大使相抗議。

造成的影響

這次危機受打擊最大的,恐怕是美國。剛剛在“天安艦”事件上高調支持韓國的美國,卻迫於國內親猶太勢力的壓力,和美國中東戰略的需要,不得不繼續硬挺以色列,從而陷入自相矛盾的尷尬境地:如果在僅有單方面證據的情況下,認定停火狀態下一方軍艦對另一方軍艦的“襲擊”為不可原諒的,那么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軍艦對民船的襲擊,為什麼就可以區別對待?這一變故對伊朗問題的進展也將構成不利影響。
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也因此事陷入國際被動。儘管以色列主流輿論堅信,“船上激進分子的挑釁”才是事件的罪魁禍首,但一些軍方人士不得不承認行動有錯誤,反對黨也會趁機發難,逼迫總理內塔尼亞胡、或至少是國防部長巴拉克下台。
然而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雖然提到“關注加沙民眾生存狀況”,卻隻字不提以色列對加沙的封鎖是否合法,而以色列的強硬姿態雖然遭到國際孤立,但一來美國會繼續撐腰,二來國內支持強硬立場的聲音占壓倒優勢,以色列從海陸空三方面對加沙的封鎖,恐怕不會有任何鬆動。
自由加沙運動是一個構成複雜、活動能量很大的組織,其活動的根本目標,是解除加沙封鎖,為此不惜挑戰以色列的容忍度,甚至激發國際事件,力圖讓問題重新國際化,此番付出代價卻未達成目的,但成功吸引了國際輿論和各國政府眼球,這可能會鼓勵該組織“再接再厲”,從而觸發更多、更危險的碰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