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1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船管中心科考調查部入選自然資源系統2019—2020年度青年文明號候選集體公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船管中心科考調查部
- 所獲榮譽:2019—2020年度青年文明號候選集體
2021年12月21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船管中心科考調查部入選自然資源系統2019—2020年度青年文明號候選集體公示名單。
2021年12月21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船管中心科考調查部入選自然資源系統2019—2020年度青年文明號候選集體公示名單。...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簡稱海洋一所)成立於1958年,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是從事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服務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海洋科研實體。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海、大洋和極地海域自然環境要素分布及變化規律,...
滿足無限航區要求,該船設定實驗室和甲板調查作業設施,適用於物理海洋和大氣科學、海氣相互作用、地質和地球物理、海洋生態和環境保護、遙感和遙測、海岸帶和海洋工程等方面的海洋考察。2024年5月,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向陽紅18”號科考船在完成2024年度中國近海綜合開放航次春季航次科考任務後,順利靠泊國家深海...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島海岸帶研究中心以海岸過程與機理、海島海岸帶綜合管理為主要研究方向,堅持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基於海島海岸帶調查、監測與評估,認知海島海岸帶系統過程及機制,發展海島海岸帶綜合管理技術與方法。研究方向 研究領域涵蓋海岸動力地貌,海岸地質環境演變,全球變化與人類活動下的海岸效應...
李鐵剛,男,漢族,1965年8月生,中共黨員,遼寧營口 人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長、黨委書 記 ,研究方向:為海洋地質學。人物簡介 李鐵剛 博士主要從事海洋地質與古海洋學研究。近年來,主持和參加 30 餘項國家專項、 97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點項目等,已發表...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政策研究中心成立於2014年,定位為海洋政策領域頂尖智庫和國家海洋人文社會科學基地。中心圍繞海洋事業發展和海洋強國建設的重大需求,結合我國海洋管理實際,以海洋政策業務支撐為核心,以理論研究、方法探索、數據挖掘和制度設計為主要研究手段,開展國內海洋熱點、國際海洋事務和重大海洋問題的...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態研究中心主要從事海洋生態環境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在基礎研究領域,重點發展海洋生源要素循環及其生態效應、海洋生態系統演變與生態安全、極端環境海洋生物特殊功能基因和生境適應機制等研究方向;在套用基礎研究領域,重點發展海洋污染機理與生態環境效應分析、海洋污染鑑別與修復...
台北時間2023年9月5日13時55分,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在作業期間,抵達北緯90度暨北極點區域。活動簡介 北極的大規模科學考察時代,開始於1957~1958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當時12個國家的10 000多名科學家在北極和南極進行了大規模、多學科的考察與研究,在...
人物履歷 曾任自然資源部海洋諮詢中心辦公室(財務處)主任(處長)。2023年12月,任自然資源部海洋諮詢中心副主任(試用期一年)。職務任免 2023年12月6日,中共自然資源部黨組研究決定:孫岳任自然資源部海洋諮詢中心副主任(試用期一年)。所獲榮譽 2021年7月,被評選為自然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標本資源 據2023年11月研究所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屬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收藏了自1889年至今的各類海洋生物標本80餘萬號,其中含模式標本有1600餘種1900餘號。包含了從沿岸、潮間帶、海洋水體直到數千米深的深海海底等生態環境的標本,其中有1950年建館時從國立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和靜生生物調...
主要用於海洋環境,海洋生態,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和海——氣相互關係等方面的綜合調查。科考船隊還配套有中國科學院惟一的建於1982年的3500噸級海洋科學考察船碼頭。該碼頭位於廣州市郊珠江淡水區域,碼頭泊位長115米,負水深6.7米。配有一台固定的2.5噸吊車,岸上占地面積達4200平方米。有完善的供電、供水系統,...
自然資源部南海調查中心 自然資源部南海調查中心,簡稱“南海調查中心”,機構規格為正處級。機構職責 其職責定位為主要開展海洋自然資源調查、海洋科學調查等相關研究和技術支撐工作,承擔海區海洋自然資源調查評估和海洋測繪等工作。
七、開展國際海洋管理、開發和保護,以及我國海洋事務綜合協調的政策和理論的基礎性研究;八、開展我國海域使用、海岸帶和海島開發保護的政策和措施的研究;九、開展國內外海洋資源開發、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災害防治的政策和措施的研究;十、承辦國家海洋局交辦的其它事項。 現任領導 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張...
1994年10月首次執行南極科考和物資補給運輸,“雪龍”號已先後31次赴南極,至2014年7月已6次赴北極執行科學考察與補給運輸任務,足跡遍布五大洋,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2018年3月11日,正在南極阿蒙森海及附近海域執行海洋綜合調查任務的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搭乘“雪龍”號極地考察船深入西風帶中心海域和...
2015年7月,中桑海洋聯合研究中心在非洲成立。2018年3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撤銷國家海洋局,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隨機構改革劃轉;11月,根據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檔案,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正式更名為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2023年7月,中非海洋科學與藍色經濟...
截至2022年8月,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為福建沿海地市成功申請4項海洋生態修復項目,開展了南方6省市33個項目的生態修復,獲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以及二等獎3項。合作交流 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結合自身在海島保護與管理、海島生態修復與防災減災、海島生態調查與監測等方面的優勢,持續推進與全球島嶼國家(...
葉菁 葉菁,女,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海洋預報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所獲榮譽 2021年7月,被表彰為“自然資源部直屬機關優秀共產黨員”。
(三)承擔海域海島自然資源資產核算、海洋生態保護紅線、海岸帶保護與利用規劃等的技術評審工作。(四)開展海洋政策、法規、規劃研究諮詢;承擔海洋重大行政決策的專家論證和風險評估工作。(五)承擔部委託的基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和概算評審工作。(六)承擔全國海洋工程建設情況調查統計和發展運行狀況監測評估...
人物履歷 曾任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紀委書記兼副所長、黨委委員。2022年8月,任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職務任免 2022年8月29日,中共自然資源部黨組研究決定:於建任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黨委委員、書記,副所長,免去其自然資源部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紀委書記兼副所長、黨委委員職務。
根據2019年3月研究所官網顯示,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擁有10個研究部門(含自然資源部屬2個重點實驗室和1個工程中心),以及面向服務經濟社會建設為主的廈門海洋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海洋局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洋局海洋-大氣化學與全球變化重點實驗室 自然資源部工程...
2019年4月30日,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就科考隊員在斯里蘭卡爆炸事件中遇難受傷情況發布說明,該所兩名科考隊員李大偉、王立偉在爆炸中不幸遇難,段永亮不幸受傷。2019年4月30日晚間,根據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發布的訊息,斯里蘭卡“4·21”爆炸襲擊共導致6名中國公民不幸遇難、5名中國公民受傷。事件兇手 CNN-News18...
2018年5月18日,中國新一代海洋綜合科考船“向陽紅01”圓滿完成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順利返回山東青島。2022年2月,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向陽紅01”科考船順利完成西印度洋水體綜合調查冬季航次既定任務,於2022年2月2日返航靠泊南山港,2022年2月12日再次起航赴西印度洋執行...
“大洋一號”原名“地質學家彼得·安德羅波夫號”,曾是前蘇聯的一艘海洋地質和地球物理考察船,1984年在前蘇聯基輔造船廠建成。1994年,為了中國大洋礦產資源調查的需要,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從俄羅斯遠東海洋地質調查局購買並經初步改裝後,命名為“大洋一號”。船舶簡介 “大洋一號”,是一艘5600噸級遠洋科學...
2024年8月10日上午,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組織,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實施的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從山東青島起航,“深海一號”船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啟為期45天的海上調查。8月11日,在青島大港碼頭,“深海一號”遠洋科考船即將離境,赴西太平洋海域開展科考工作。 2024年8月17日,2024西太平洋...
“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由自然資源部所屬的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組織實施。它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能以2—3節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條件下連續破冰航行,可實現極區原地360°自由轉動,並突破極區20米當年冰冰脊。並裝備有國際先進的海洋調查和觀測設備,能在極地...
同時她認為,海洋科考事業的傳承和發展,需要讓年輕人逐步走向“舞台中央”,去乘風、去破浪,實現海洋人才的良性發展。世界上對於深海資源的爭奪越來越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做好各種準備。對於在深海領域還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無論是深海資源的調查勘探,還是環境監測評估,都需要去調查。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來從事...
分布圖根據海洋學和已知的棲息地偏好顯示了物種可能出現的位置。鑒於在該物種的大部分可疑範圍內缺乏專門的鯨類調查工作,分布圖不僅包括該物種的已知範圍,還包括海洋特徵與其已知首選棲息地一致的可能或預計範圍。因此,如圖所示,並未在假設範圍內的所有狀態記錄該物種。存在物種確認記錄的州在出現列表“現存”中標明。...
“向陽紅10號”雙槳雙舵,並且在舵上還帶有螺旋槳,船中舭部有防搖鰭,船的操縱性和適航性能極好。在12級風中可以堅持航行,在任何兩艙進水的情況下,不致下沉。“向陽紅10號”主要承擔大洋的海洋水文、氣象、水聲、物理化學、地球物理、地質地貌、海洋生物等調查研究,為發展海洋科學和開發海洋資源服務。曾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