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早期曆法的一種。自然界中的動物、植物或非生物(天文曆法除外)受氣候和環境影響而出現季節性周年變化,以其特徵點或特徵階段(如動物遷徙、蟄伏、換毛、蛻皮、...
蒙古族的紀年大體經歷了草木紀年、十二獸名紀年、乾支紀年、五色陰陽與十二獸名相配的紀年(藏曆)及夏曆、公曆等幾個階段。草木紀年的自然曆法蒙古族的紀年最早是從...
中國曆法,是中國歷史上由我國先民自己創製出來的各種曆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之一,曆法的出現對國家經濟、文化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漢歷(農曆)、彝族...
蒙古曆法是蒙古族所行的紀年法,也是蒙古族最早行自然曆法,以草青一度為一歲,見月圓而為一月,若草青遲遲,則知是年有閏月。...
曆法,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我國普遍存在的對曆法的四種稱呼說起:公曆、陰曆、陽曆、農曆。從分類標準...
由來鹿自然歷是鄂倫春族過去根據鹿的生活規律來劃分季節的自然曆法。 鄂倫春族過去以遊牧狩獵為主,生產和生活都與鹿發生密切關係,就產生了根據鹿的生活規律來劃分...
農曆(nóng lì)是中國傳統曆法,又有陰曆、夏曆、華歷、漢歷、中歷等名稱。農曆並不是純陰曆,而是一種陰陽合曆,取月相的變化周期即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乾支歷...
1793年10月5日國民公會決定改行共和曆法。根據11月通過的曆法,規定以1792年9月22日共和國成立之日為共和元年元旦。...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所以二十四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得由...
子時指一天中離太陽最遠的時段,即23:00~01:00,正子時為午夜24:00,相對於 正午時中午12:00。十二時辰是古人根據一日間太陽出沒的自然規律、天色的變化以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