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貯藏,
別名
十字珍珠草、自消融、通心草、大金不換、通心容、豬鈴豆、響鈴豆、野靛葉、牙益路之。
入藥部位
莖葉。
性味
味淡,性微涼。有毒。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水消腫。
主治
小兒頭瘡,口瘡,牙痛,肺熱咳嗽咯血,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水腫,腎結石,膀胱炎,風濕骨痛。
相關配伍
1、治小兒頭瘡成堆:(自消容)煎水洗;或為末,用油搽。(《本草求原》)
2、治馬口瘡:(自消容)葉搗爛,調蜂蜜外敷。(《全國中草藥彙編》)
3、治熱咳、吐血:(自消容葉)乾用15-30g。水煎服,或與豬瘦肉燉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4、治牙痛:取(自消融)葉約10片,鹹雞蛋1枚。同煎濃,加鹽少許飲之。服後10min,其患若失。(《嶺南採藥錄》)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或搗爛敷。
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本品主要有毒成分為野百合鹼,對肝臟有直接損害,對骨髓、腎臟亦有損傷,不宜過量或久服。肝病或腎病患者禁服。
《全國中草藥彙編》:“孕婦忌服。”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去淨雜質,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大豬屎豆,又名凸尖野百合。直立高大草本,高達1.5米;莖枝粗狀,圓柱形,被銹色柔毛。托葉細小,線形,貼伏於葉柄兩旁;單葉,葉片質薄,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鈍圓,具細小短尖,基部楔形,長5-15厘米,寬2-4厘米,上面無毛,下面被銹色短柔毛;葉柄長2-3毫米,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有花20-30朵;苞片線形,長2-3毫米,小苞片與苞片的形狀相似,通常稍短;花萼二唇形,長10-15毫米,萼齒披針狀三角形,約與萼筒等長,被短柔毛;花冠黃色,旗瓣圓形或橢圓形,長15-20毫米,基部具胼胝體二枚,先端微凹或圓,翼瓣長圓形,長15-18毫米,龍骨瓣彎曲,幾達90度,中部以上變狹形成長喙,伸出萼外;子房無毛。莢果長圓形,長4-6厘米,徑約1.5厘米,果頸長約5毫米;種子20-30顆。花果期5-12月間。
生長環境
多栽培於中國南部。分布於台灣、湖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莖枝直徑4-8mm,有稍凸起之縱棱。葉多破碎,上面灰褐色或灰綠色,背面灰色。枝上尚可見到宿存的小托葉,色黃,貼伏於葉柄下兩旁。氣微,味淡。
以葉多、完整、乾燥者為佳。
藥理作用
抗腫瘤作用。
現代套用
1、治療白血病。
2、治療惡性腫瘤。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治腫脹,敷大惡瘡。”
2、《本草求原》:“消瘡毒。專治小兒頭瘡成堆。”
3、《嶺南採藥錄》:“善治牙痛。外敷消腫脹,消大惡瘡。”
4、《全國中草藥彙編》:“清熱解毒,降壓,利水。治熱咳,吐血,馬口瘡。”
附註
大豬屎豆根、種子亦入藥。
貯藏
綑紮成把,外加蒲蓆封固,存放於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