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軸指向控制是確定並保持宇航器自旋軸在空間的姿態指向的控制。可利用宇航器上的執行機構(例如,推力器)施加力矩來實現。如果要把自旋軸從初始方向改變到給定的目標方向,可採用噴氣式脈衝控制。主要用於軌道修正過程,之後用於恢復原有指向,以及改變空間中不同的觀測目標等。
自旋軸指向控制是確定並保持宇航器自旋軸在空間的姿態指向的控制。可利用宇航器上的執行機構(例如,推力器)施加力矩來實現。如果要把自旋軸從初始方向改變到給定的目標方向,可採用噴氣式脈衝控制。主要用於軌道修正過程,之後用於恢復原有指向,以及改變空間中不同的觀測目標等。
自旋軸指向控制是確定並保持宇航器自旋軸在空間的姿態指向的控制。可利用宇航器上的執行機構(例如,推力器)施加力矩來實現。如果要把自旋軸從初始方向改變到給定的目標方向,可採用噴氣式脈衝控制。主要用於軌道修正過程,之後用於恢復...
自旋穩定涉及章動和進動。如圖1所示,自旋軸x與要求的自旋軸方向x₀的夾角α即為自旋軸指向誤差,可以通過進動偏角δ(角動量L與要求的自旋軸x₀方向之間的夾角)和章動角η(角動量L與自旋軸x方向之間的夾角),對姿態偏差進行控制。...
60年代初期,由被動穩定逐步發展為半主動控制,即在被動穩定的基礎上,輔以主動控制的若干功能,例如增加穩定性(主動章動阻尼和主動天平動阻尼),提高姿態精度(採用姿態測量手段),調節指向(自旋穩定衛星的自旋軸指向控制)等。太空飛行器...
早期,衛星的穩定方式是採用自旋或者雙自旋穩定。衛星旋轉,其角動量矢量在慣性空間中幾乎固定不變,它的優點是可以廉價地實現穩定和指向精度,因此也決定了推進系統設計要求:1)由於需要較大的噴氣力矩才能使自旋軸進動,加上姿態控制精度...
自旋穩定:衛星等太空飛行器繞其一軸(自旋軸)旋轉,依靠旋轉動量矩保持自旋軸在慣性空間的指向;三軸穩定:依靠主動姿態控制或利用環境力矩,保持太空飛行器本體三條正交軸線在某一參考空間的方向。姿態控制與軌道控制的關係 太空飛行器是一個比較複雜...
姿態控制系統分類 a.根據姿態穩定方式三軸穩定.保持太空飛行器本體三條正交軸線在某一參考空間的方向自旋穩定.繞自旋軸旋轉,依靠旋轉動量矩在慣性空間的指向 b.根據力來源被動控制.不需消耗星上能源,如重力梯度力矩、磁力矩等主動控制.星上...
第8章 靜止軌道共位控制技術 8.1 概述 8.2 相對運動坐標系 8.3 靜止軌道共位相對運動 8.4 共位策略設計原則 8.5 平經度隔離策略 8.6 偏心率矢量隔離策略 8.6.1 絕對偏心率隔離策略 8.6.2 太陽指向超前目標 8.6.3 ...
被動姿態控制是利用衛星本身的動力特性和環境力矩來實現姿態穩定的方法,有自旋穩定、重力梯度穩定等;主動姿態控制主要是三軸穩定姿態控制方式。定義 衛星姿態是指衛星星體在軌道上運行所處的空間指向狀態。將直角坐標系的原點置於星體上,...
自旋穩定 探測器在地-月軌道轉移階段採用自旋穩定,共有四種自旋穩定模式。(1)細長體自旋穩定,採用主動章動控制,確保章動角穩定在所要求範圍內;(2)自旋軸進動,用於控制自旋軸在所要求的指向精度內;(3)自旋速度閉路控制,保證...
採用全自主姿態捕獲方式的有西德天文衛星AEROS,它由星上模擬式太陽敏感器和磁強計得到姿態信息,通過星上電子邏輯裝置控制電磁鐵使自旋軸指向太陽。熱容量繪圖衛星HCMM採用磁強計和安裝在飛輪上的地平掃瞄器來控制磁力矩使姿態對地球指向穩定...
衛星入軌姿態準確,起旋正常,自旋轉速為21.6轉/分。初始自旋軸指向黃極附近。初始章動角約1°。星上各部位的溫度正常,熱控系統為大多數儀器提供了10-25°C的理想工作環境溫度。電源系統工作良好,為星載 各儀器設備提供了穩定的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