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選擇效應

自我選擇效應

自我選擇效應是: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抉擇將決定3年後的生活。這就是自我選擇效應。一旦一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選擇效應
  • 外文名:Self-selection effect
  • 類別:效應
  • 對象:自我選擇
簡介,關於選擇,詳細介紹,重要的哲學範疇,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等於扼殺創造,定勢效應,案例分析,案例一,案例二,實際運用,霍布森選擇效應,

簡介

英文名稱:
Self-selection effect
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3年後的生活。這就是自我選擇效應
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

關於選擇

選擇是生活與人生處處需要面對的關口。昨天的放棄決定今天的選擇,明天的生活取決於今天的選擇。人生如演戲,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導演。只有學會選擇和懂得放棄的人,才能贏得精彩的生活,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選擇,就意味著責任
有句話說“決定我們是誰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教會孩子以後怎樣去選擇。
我經常聽說有些家長為給孩子安排的事情,和孩子發生衝突。比如一個孩子不願意學琴,願意去踢足球,但迫於父母的願望,他去學了,結果內心卻永遠在嚮往著足球;一個孩子喜歡白色的衣服,可父母喜歡她買紅色的,於是買了,但孩子並不快樂。有的孩子,甚至一生都沒有選擇的機會,一切都在經驗豐富的父母的掌管之下,結果失去了發展和完善自己、並心甘情願為之付出努力的機會
我們都知道一個孩子由感性走向理性,由幼稚走向成熟,重要的一步就是學會選擇。尊重他選擇的權利,就尊重了他的思維和判斷,也就尊重了他的未來。一個人以後的生活是否幸福,成就大小,不完全取決於他是不是聰明、幸運,很多時候取決於他是否懂得選擇,並為之付出努力。
用教育孩子的例子來說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小,而不去告訴他們這個道理,其實對他們而言,生活早已經開始。孩子不必太聽話,比如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兒子懂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說:“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么沒發明電燈?”

詳細介紹

重要的哲學範疇

自我選擇作為一種存在,不僅是一個倫理學範疇,而且是一個重要的哲學範疇。因此,作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對此給予科學的回答。自我選擇的邏輯起點在於自我存在,而自我選擇無非就是自我存在的不斷充實。自我選擇體現了自我存在的人生價值和意義。在新的制度經濟學裡面,有這樣兩個概念路徑依賴(pathdependent)和自我強化(self-enforcement)。它的意思是說,制度變遷(比如改革)一旦走上某條道路,就存在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即使這條道路是錯誤的,也是如此,甚至最後進入一種自我強化的狀態。 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如果要轉向其它的道路,就將付出更高的成本

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等於扼殺創造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一個條件只許挑選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讓挑選。對這種沒有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選擇效應”。社會心理學家指出:誰如果陷入“選擇效應”的困境,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選擇中產生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方案對比選擇、判斷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非”的話,這能算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供對比選擇的反感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因此,沒有選擇的餘地就等於扼殺創造。

定勢效應

如果選擇了某項職業,在從事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慢慢積累起這項職業的專門技能,如果半路出家轉行,必然經過一個艱苦的“換羽”過程,而且要付出相當大的成本(當然,人們是否轉行的決定依然是權衡轉行的成本與收益來決定的)。所以,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可以面臨成千上萬的僱主,因為他的可塑性大,而一個有十餘年經驗的技術員面臨的僱主可能只有幾千或者幾百乃至幾十甚至幾個,因為(路徑依賴和自相似性使)他們具備的能力越來越專業化,要重塑他們就需要花更大的成本。 頻繁跳槽的人們的工作都不十分穩定,原因可能在於,他們跳槽的成本常常不大,也意味著他們的人生富於變化,路徑依賴和自相似性相對就弱一些——然而他們也難以成為某一領域的有大成者。從成本—收益角度看,跳槽者需要用大量時間、精力去學習新的制度乃至工作知識,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等等,這些都是不小成本,而跳槽的收益常常需要機會,並且在一個較長的時間才能體現出來。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3年,監獄長滿足他們每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
3年後,第一個衝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已經孩子成群。
最後走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3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繫,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表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斯來斯!
在新的制度經濟學裡面,有這樣兩個概念:路徑依賴(pathdependent)和自我強化(self-enforcement)。它的意思是說,制度變遷(比如改革)一旦走上某條道路,就存在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即使這條道路是錯誤的,也是如此,甚至最後進入一種自我強化的狀態。
一旦個人選擇了某一人生道路,就存在向這條路走下去的慣性並且不斷自我強化。如果要轉向其它的道路,就將付出更高的成本。這也告誡我們,在選擇時應該慎重。20世紀最傑出的經濟學家之一的密爾頓·弗里德曼在獲得芝加哥大學經濟系的免費獎學金時,也獲得了布朗大學套用數學系的一筆獎學金,經過審慎考慮接受了前者,從此與經濟學結下不解之緣。但如果他接受了後者呢?他的未來會怎樣,也許就不再成為經濟學家,而是數學家或其它的什麼人。

案例二

從前周國有個想當官總當不上的人,年紀大了頭髮白了,在大路上哭泣。
路過的人就上前問他:“為什麼哭啊?”
老人一邊哭一邊回答說:“我幾次想當官都不被看中,自己可憐自己年老了沒有機會了,所以就哭啊。”
路人奇怪地問:“你求官怎么就一次都沒求到呢?”
回答說:“我少年的時候,學的是文,道德文章學好了,準備去當官,國王喜歡用年老的人。用老人的國王死了,後來的國王又用武將。等我兵法武功學好了,用武將的國王又死了。少年的國王剛剛登基,喜歡用年輕人,我又老了,就這樣沒求成一次官。”
由這個故事可見,跳槽雖然有它的好處,可以帶來新的感覺、新的生活,但如果因為環境的變化而頻繁跳槽行為並不可取。
作為人,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形成的對世界、對人的看法可能影響人的一生,也即更易發生“選擇”效應。一棵樹在幼小時要扶正它是容易的,當它長大還想扶正它就很難了,因此注重兒童和少年時期的教育對一個人一生是最重要的。
選擇效應對人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一種選擇,“破罐子破甩”也是一種選擇。“浪子回頭金不換”則說明了要改變選擇效應的作用,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的。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選擇和接觸能夠帶來的好影響的人,選擇能夠更好地創造未來的工作。

實際運用

一個人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常與他(她)本人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及能力等有密切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興趣、性格等是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所以,求職者在擇業過程中,應對自己各方面的情況作出客觀且全面的自我分析。根據興趣擇業在擇業過程中,人的興趣和愛好往往具有一種強大的推動作用。但是,個人的興趣和愛好只能作為職業選擇的重要依據,而不是全部依據。因為,只有把它們建立在一定能力的基礎上,並與社會需要相結合,興趣、愛好才會獲得現實的基礎,也才有實現的可能。因此,求職者應該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愛好,努力發展自己的專長,從而使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明確的針對性,確保在求職時擁有一個更為廣泛的選擇餘地。根據性格擇業心理學專家認為,根據性格選擇職業,能使自己的行為方式與職業工作相吻合,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一技之長,從而得心應手地駕馭本職工作。例如:理智型性格喜歡周密思考,善於權衡利弊得失,故適合於選擇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職業;情緒型性格通常表現為情感反應比較強烈和豐富,行為方式帶有濃厚的情緒色彩,故適宜於藝術性、服務性的職業;意志型性格通常表現為行為目標明確,行為方式積極主動,堅決果斷,故多適應於經營性或決策性的職業。根據氣質擇業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有人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有人選擇了記者的職業,但生性沉穩、反應遲緩。於是,原先理想的職業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究其原因,並不是這些人能力低下,而是因為他們的氣質與所從事的職業不相適應。可見,氣質不同不僅會影響一個人職業的選擇,而且可能直接影響到具體工作的成敗。所以,求職者應根據自己的氣質類型,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根據能力擇業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日益提高,社會分工愈來愈精細,各種職業都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求職者在選擇職業時,必須了解自己的優勢所在,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自己的能力在哪方面表現得更突出之後,再做出選擇。這有助於我們擇業的成功,並保證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揚長避短,取得較大的成就。

霍布森選擇效應

先說“霍布森選擇效應”。
1631年,英國劍橋商人霍布森販馬時,把馬匹放出來供顧客挑選,但附加上一個條件,即只許挑最靠近門邊的那匹馬。顯然,加上這個條件實際上就等於不
讓挑選。對這種無選擇餘地的所謂“選擇”,後人譏諷為“霍布森選擇效應”。
自我選擇效應自我選擇效應
從社會心理學關於自我選擇的角度來說,“霍布森選擇效應”顯然是社會角色扮演者的一大忌諱。誰如果陷入“霍布森選擇效應”的困境,誰就不可能進行創造性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簡單: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中發現的,只有擬定出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可能方案供對比選擇,判斷、決策才能做到合理。一個人在進行判斷、決策的時候,他必須在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中決定取捨。如果一種判斷只需要說“是”或“不”的話,這能算是判斷嗎?只有在許多可保選擇的方案中進行研究,並能夠在對其了解的某礎上判斷,才算得上判斷。在我們還沒有考慮各種可供選擇的方法之前,”我們的思想是閉塞的。倘若只有一個方案;就無法對比,也就難以辨認其優劣。因此,沒有選擇餘地的選擇,就等於無法判斷,等於扼殺創造。鑒此,有成效的社會角色扮演者,其頭腦中總是有多種“備擇方案”,總是高度重視“多方案選擇”,因為他們始終認為要有許多種可供採用的衡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