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運動中Optic flow對物體運動知覺的影響機制研究

《自我運動中Optic flow對物體運動知覺的影響機制研究》是依託蘭州大學,由閆京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自我運動中Optic flow對物體運動知覺的影響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蘭州大學
  • 項目負責人:閆京江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人類和動物為了接觸到一個物體,可以使用兩種方式。一種是讓物體運動到自己面前(物體運動);另外一種則是自己走到物體所在位置(自我運動)。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當相對速度相同時,這兩種運動方式在所用的時間上是等同的,因而觀察者應該有同樣的行為反應。然而,從認知角度來看,二者在視覺上有著明顯的差異。當物體運動時,視野內只有物體自身在視網膜上的映像發生擴張;而在自我運動時,不僅物體映像在擴大,周圍背景物體的視網膜映像也在發生位移(optic flow)。由此引出本研究的主題:這種視覺差異是否會導致人們在兩種運動方式中的時間判斷和行為反應的不一致?本研究試圖使用心理物理法來探討這一問題。通過設計和使用一系列的實驗,我們將從多個角度對認知系統對optic flow,分心物的視網膜映像擴張和目標物映像擴張的敏感性以及不同視覺信息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詳細研究。

結題摘要

人類可以通過自身運動或者讓目標物發生運動這兩種不同的方式來接觸(或碰撞)到目標物體,在此過程中,人類需要估計從當前時刻到發生接觸所需要的運動時間並做出恰當的行為反應。本項目使用心理物理學方法,研究當人類自身處於靜止狀態或者運動狀態時,物理意義上完全相等的運動時間是否能夠如實地被其視覺感知到,並做出完全相同的行為反應。結果發現,當人自身處於靜止狀態時,其傾向於低估目標物體與其發生碰撞所需的運動時間。與之相比,當人運動時,其對同一運動時間的感知和估計與靜止狀態下的估計有明顯的差異。具體來說,當向被試呈現模擬其前向運動的視覺信息時,被試傾向於相對地高估所需的運動時間;當向其呈現後退運動的視覺信息時,通常會發生更明顯的低估現象。因此,我們提出一種觀點:自我運動引發的視覺optic flow信息同映像擴張信息在視覺上具有功能等同性,觀察者覺察到的目標物體視覺擴張是一種基於其直接背景的相對擴張。這一結果對於運動能力訓練,虛擬現實設備使用,駕駛技能培訓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