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羌
- 政府駐地:今青海湟源東南
- 類別:古縣名
- 設定時間:西漢
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青海湟源東南,魏、晉間治所稍東移於湟水北岸,北魏廢。西漢神爵中趙充國經營湟中,曾屯田於此;東漢建國中曾移護羌校尉治此。 ...
臨羌城位於青海省湟源縣,為湟源縣城關鎮尕莊村的南古城。尕莊原名沙嶺子,地處藥水湟水三角地帶。古城東西250米、南北245米,近於正方形,夯土築,基寬12米、殘高...
漢與羌三兜谷、臨羌之戰,東漢章帝與羌人之戰。元和三年(公元86年),燒當羌反漢攻隴西。章和元年(公元87年)三月,護羌校尉傅育發隴西、張掖,酒泉兵各5000人...
公元9年,王莽改臨羌縣為監羌縣,屬西海郡。東海初復名臨羌縣。縣治約在今青海湟源縣南古城一帶,轄區約為今湟源、湟中縣和西寧市等地。 ...
古代羌人部落之一。原居牧於河西張掖南山,與盧水胡為鄰。東漢初遭盧水胡攻擊,比銅鉗率部隊南徙,投靠漢臨羌長。...
東漢建安中分金城郡置,隸屬涼州。治所在西都(今西寧市),轄境相當今青海湟源、樂都間湟水流域地。屬涼州刺史部,管轄西都、臨羌、安夷和後新置的長寧縣。東晉...
傅育(?―公元87年),北地人,東漢官員、將領。初任臨羌縣長。與捕虜將軍馬武等出兵攻打羌族燒當部落,戰功居首。後任武威太守。建初二年(公元77年),擔任護羌...
可見麴閟剛來時這裡只有西羌駐軍或少量家屬,這是確定麴氏初來湟中定居在臨羌附近的主要原因。 臨羌是傳說中西王母的故鄉,它背靠崑崙之墟,面對瑤池仙境,高原氣候,...
麴英,西平人。《三國志明帝紀》記載,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麴英率眾反叛,他們殺死臨羌縣令和西都長,最後被鎮西將軍郝昭發兵剿滅,麴英被殺。...
茶卡鹽場,湖鹽產場。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東部。《漢書·地理志下》:“臨羌(今青海湟源)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鹽池。”其鹽池即含此地。西漢元始四年(...
西平麴英(太和元年)(二二七)三國志卷三明帝紀太和元年春正月,...西平麴英反,殺臨羌令、西都長,遣將軍郝昭、鹿磐討斬之。...
西平亭(城)破羌縣城 臨羌新縣故城 西海郡城尕海古城 曹多隆古城 支冬加拉古城 北向陽古城 伏俟城 科哇古城 龍支縣故城 湟源古城堡 北古城克素爾古城 大小方台...
東漢建安中析金城郡西部置西平郡,分臨羌縣置西都縣,郡縣同郭,憑依漢西平故亭,增築南、西、北三面城牆而成。治所在今青海西寧市,約轄今西寧市等地區。...
如此,則臨羌即湟源——西王母石室——仙海(青海湖)——鹽池(茶卡)。但是在詮釋此條時,由於硬要把二郎洞說成漢書上的石室。不得不說成石室、仙海、鹽池、...
漢代渡黃河的皮木筏子。東漢和帝永和元年(公元89年),漢護羌校尉鄧訓自臨羌(今青海湟源縣境)出發,至歸義城(今青海貴德黃河北岸),進擊燒當羌迷唐。次年,在歸...
西海,青海湖古稱,又稱鮮水、鮮海、卑禾羌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青海湖位於中國青海省內...
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臨羌,以示羌虜,揚威武,傳世折衝之具,五也。以閒暇時下所伐材,繕治郵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虜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