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潼灣李墓地戰國銅敦

臨潼灣李墓地戰國銅敦

臨潼灣李墓地戰國銅敦,是在陝西臨潼區灣李村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臨潼灣李墓地戰國銅敦
  • 出土地點:陝西臨潼區灣李村
  • 所屬年代:戰國
  •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 研究意義:保留有國內最早的陪葬肉製品
M208位於發掘範圍內的西部,為豎穴土坑墓,該墓被嚴重盜擾。根據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分析該墓應為戰國晚期。位於木槨內東北角的2件隨葬銅器,一件為銅敦,另一件為銅壺。
銅敦由於鏽蝕嚴重無法揭開且非常重,我們懷疑裡面可能有東西,立即用厚實的黑色塑膠袋包裹送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文物保護研究室。由宋俊榮助理研究員具體負責清理和保護,當她精心和仔細地清理完銅敦的外表後發現要打開銅敦還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她就決定用鑿子慢慢鬆動上下接口處,忽然一股刺鼻的味道撲鼻而來,裡面有東西流落下來,她決定立即停了下來並再次蓋好。馬上將這件事通知考古隊隊長鬍松梅。
再次打開後,除了一股刺鼻的硫酸味之外,銅墩中保留有大量黑色碳化物。有的碳化物還保留有白色的彈性肌腱膜和一根一根的肉絲,結合銅敦的功能,考古人員認為它是一塊一塊的肉製品,並請資深專家張仲立研究院到現場觀看和指導,他也同意很可能是肉製品的觀點。
利用工業X光進行透視和分析,沒能看到有骨頭存在的證據。中科院研究生院楊益民博士建議,可以通過蛋白質分析試試。經過幾個月不斷測試、紅外分析和蛋白質組學方法鑑定為黃牛的肉。這個結果和這批墓葬中陪葬有大量的帶骨的黃牛肉製品相一致。
銅敦中兩千多年前的肉製品能保留至今,除了和銅敦本身密封嚴實有關外,恐怕和肉質品本身經過處理(風乾或臘肉)和墓葬形制豎穴土坑墓都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土坑墓要比洞室墓人骨架保存要好,這和早期空氣隔離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