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臨潁縣地處黃淮平原,土壤耕作性能好,肥力較高,溫熱條件適宜種植大蒜。臨潁大蒜在當地已有千餘年的栽培歷史,其品質獨特、皮白瓣勻、肉質細嫩、色味俱佳,尤以蒜香濃郁、辛辣芳香、搗汁不懈、久放不餿等特點著稱。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臨潁大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潁大蒜
  • 產地名稱: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
  • 品質特點:蒜香濃郁、辛辣芳香、搗汁不懈、久放不餿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2651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2月12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氣候特點,水文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 外在感官特徵
臨潁大蒜皮色潔白,具有該品種成熟時固有的色澤,瓣勻緊密,頭大瓣多,10~14瓣,肉質細嫩,爽脆多汁,色味俱佳,尤以蒜香濃郁、辣味辛烈、搗汁不懈、隔夜不餿等特點著稱。
  • 內在品質指標
臨潁大蒜蛋白質≥6.2克/100克,抗壞血酸含量≥6.54毫克/100克,胺基酸總量≥3.9克/100克,蒜素含量≥6.94克/100克。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臨潁縣地處黃淮平原,地勢平坦,自西北向東南略微傾斜,中部的土崗俗稱45里黃土崗,系山前沖積扇被大面積侵蝕後的孑遺。最高海拔為74.2米,最低為53米,平均海拔63.6米,霸凳平均地面坡降為0.58%。
臨潁縣境內土質有黑粘土、兩合土、黃壤土、黃粘土、黃沙土、淤土等,耕作性能好,肥力較高,宜於多種農作物生長。

氣候特點

臨潁縣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受季風影響較明顯,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年降水量平均在720毫米,其特點: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溫差大,有利作物的生長發育。轄區內無污染源,空氣較為清潔,符合大蒜生產基地大氣質量標準。
該區四季分配是春、秋較短,冬、夏較長,夏季115天左右,冬季130天左右,春、秋兩季共12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14.5℃剃承擔墓,一月份平均氣溫0.5℃,七月份平均氣溫28℃,全年無霜期226天左右。溫熱條件適宜臨潁大蒜的生長。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種植基地

水文情況

臨潁縣共有大小河道18條,全長318公里,水域面積30922畝,較大河流有潁河、清潩河、新溝河、蜈蚣渠,其中除潁河、清潩河、新溝河常年有少量的水以外,其餘河道,經常乾涸,靠河道引水灌溉的面積甚少,絕大部分土地靠井水灌溉。

歷史淵源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漢代,臨潁縣就開始種植大蒜,歷代以來陸續有延植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臨潁大蒜只作為一種調味品自食,多種在菜園、蜜腳碑村邊,面積甚小。
20世紀90年代初,臨潁大蒜被列入全國名特優農產品予以開發利用。
2019年4月,為規範種植方法、拓寬銷售渠道,臨潁縣辣椒大蒜商會正式成立。

生產情況

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臨潁大蒜種植面積在200公頃左右徘徊。
1983年以後,臨潁大蒜種植面積擴大到4000公頃。
2004年,臨潁大蒜種植面積已達7333公頃。
2018年,臨潁縣以台陳鎮、皇帝廟鄉為中心,種植大蒜面積4萬多畝,種植農戶4000多戶。
臨潁大蒜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臨潁大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1年12月,被納入2021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臨潁大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漯河市臨潁縣所轄瓦店鎮、陳莊鄉皇帝廟鄉台陳鎮巨陵鎮總計5個鄉(鎮)87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3′~114°09′,北緯33°43′~33°59′。

質量技術要求

1、立地條件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基地所處的環境,土壤肥沃要求地勢較平坦,地下水位較低,水質優良,排灌設施配套齊全,土壤的pH值為7.0至8.0,有機質含量≥1.0%。
2、栽培管理
施肥:每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肥≥45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至60千克,鉀肥50千克至60千克。
播種: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栽種密度每畝≤35000株。
田間管理:及時澆越冬水和返青水;蒜薹伸長期和鱗芽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及時追肥。檔戶陵
病蟲綜合防治:採用人工、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蟲,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充分保護利用天敵。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3、收穫與貯藏
收穫:蒜葉枯萎,假莖變軟,即可收穫。
貯藏:蒜頭收穫後,就地晾曬,待蒜秸乾後再行堆垛,注意防雨。
4、生產記錄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
要求建立健全準確、清晰、工整生產檔案,農事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病蟲防治記錄,收穫銷售記錄。
5、運輸
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時應防潮、防雨、防曝曬;裝卸時輕放輕婆兵估卸,嚴禁與有毒、備嚷淋有異氣味、易染的物品混裝混辯贈屑格運。
6、貯存
產品應貯於清潔、乾燥、陰涼、無異味的專用大蒜保鮮倉庫中,倉庫周圍應無異氣污染。
臨潁大蒜必須達到農業部《綠色食品大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的衛生指標,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銷售。

專用標誌使用

臨潁大蒜按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包裝。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註明標誌、產品名稱、產地、商標、日期等,生產企業向臨潁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提出申請,經驗收合格,產品包裝及標示均標註“臨潁大蒜”地理標誌及其圖案;包裝材料清潔、無異氣味,不影響大蒜品質,包裝要牢固、整潔、能保護大蒜品質,便於裝卸、倉儲和運輸。
2018年,臨潁縣以台陳鎮、皇帝廟鄉為中心,種植大蒜面積4萬多畝,種植農戶4000多戶。
臨潁大蒜

產品榮譽

2018年2月1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臨潁大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1年12月,被納入2021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臨潁大蒜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漯河市臨潁縣所轄瓦店鎮、陳莊鄉皇帝廟鄉台陳鎮巨陵鎮總計5個鄉(鎮)87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3°43′~114°09′,北緯33°43′~33°59′。

質量技術要求

1、立地條件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基地所處的環境,土壤肥沃要求地勢較平坦,地下水位較低,水質優良,排灌設施配套齊全,土壤的pH值為7.0至8.0,有機質含量≥1.0%。
2、栽培管理
施肥:每畝施充分腐熟有機肥≥45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至60千克,鉀肥50千克至60千克。
播種: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種,栽種密度每畝≤35000株。
田間管理:及時澆越冬水和返青水;蒜薹伸長期和鱗芽膨大期要保持土壤濕潤,及時追肥。
病蟲綜合防治:採用人工、物理、生物措施控制病蟲,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次數,充分保護利用天敵。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3、收穫與貯藏
收穫:蒜葉枯萎,假莖變軟,即可收穫。
貯藏:蒜頭收穫後,就地晾曬,待蒜秸乾後再行堆垛,注意防雨。
4、生產記錄
臨潁大蒜
臨潁大蒜
要求建立健全準確、清晰、工整生產檔案,農事記錄,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病蟲防治記錄,收穫銷售記錄。
5、運輸
運輸工具應清潔、乾燥、無異味、無污染;運輸時應防潮、防雨、防曝曬;裝卸時輕放輕卸,嚴禁與有毒、有異氣味、易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6、貯存
產品應貯於清潔、乾燥、陰涼、無異味的專用大蒜保鮮倉庫中,倉庫周圍應無異氣污染。
臨潁大蒜必須達到農業部《綠色食品大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的衛生指標,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銷售。

專用標誌使用

臨潁大蒜按標準規定的質量要求包裝。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註明標誌、產品名稱、產地、商標、日期等,生產企業向臨潁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提出申請,經驗收合格,產品包裝及標示均標註“臨潁大蒜”地理標誌及其圖案;包裝材料清潔、無異氣味,不影響大蒜品質,包裝要牢固、整潔、能保護大蒜品質,便於裝卸、倉儲和運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