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小樓村

臨港小樓村

小樓村,地處山東省東南部,地處臨沂臨港經濟開發區東部。 東南部緊接日照邊界,距離海邊20多公里。是臨港區東部的一個邊陲自然村落,主要以農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小樓村
  • 外文名:Xiao Lou Cun
  • 別名:霄樓村
  • 行政區類別:鄉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臨沂臨港區
  • 地理位置:臨沂市莒南縣東部
  • 面積:3000 km
  • 政府駐地:小樓村大隊
  • 電話區號:0539
  • 郵政編碼:276600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人口數量:2.608E-5 億 人
  • 著名景點:南嶺 北大汪
  • 機場:臨沂機場
  • 火車站:坪上火車站
  • 車牌代碼:魯Q
  • 方言:北方方言膠遼官話
基本介紹,地理環境,漢墓遺址,氣候,交通,飲食,方言,風俗,住宅,地方特產,經濟概況,小樓村家族輩分,小樓村歷史,

基本介紹

小樓村位於坪上鎮東北部,臨港三路南。整村全部姓李,北靠東崖上村,南鄰碑廓鎮的於家莊子村,東鄰柞墩村,西邊緊挨東諸睦村。7個村民小組,2608口人。
村東南區域為養殖區,村東西區域為蔬菜種植區。村北區域有果園(桃樹園),村東南有一座大石橋,南北各一水庫 村南一條水泥路東通東諸睦村。 西通往柞墩村。村裡有衛生室 小超市。
村民以經營農業~養殖為主。耕地面積2082畝,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和地瓜玉米 。
2018年下半年底-2019年初,小樓村-面臨戶棚區改造搬遷到關山東路文龍河社區2期。
坪上鎮

地理環境

全村地勢西高東低,地貌明顯分為平原和丘陵、兩大類型,西部為平原,東.南.北為丘陵 丘陵占總面積40%,平原占總面積的60% 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

漢墓遺址

衛東漢墓位於小樓村東南部700米處一處嶺崗上。封土呈圓丘形,系用黃土、碎石夯築而成。高約4米,直徑約15米。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村里人稱其游擊墩,亦稱游七墩。
該墳丘西、北、東三面接莒南縣坪上鎮柞墩村地界,南側接碑廓鎮衛東村地界。由於古墓非耕地,雙方對其權屬一直存有爭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山東省文化廳組織實施、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擔編撰的《中國文物地圖集·山東分冊》將其命名為衛東漢墓,列入原日照市東港區文物保護點。與此同時,莒南縣也將其作為文物保護點登記造冊,並安排人員守護。
衛東漢墓東北約500米處有一水庫,西南約400米處也有一小水庫。長期以來,由於墾荒和取土,墳丘日漸風蝕和縮小。加上遠離村莊,歷史上多次被盜挖。至今墳丘頂部仍有盜洞遺蹟。2009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專家考證該墓葬破壞已經十分嚴重,故未列入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氣候

屬暖溫帶季風區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集中,每年平均日照2443.3小時,平均年降水量為900毫米,氣溫12.7℃,年0℃以上積溫4751.7℃,無霜期185~200天。春季風大雨少,氣候乾燥,回暖迅速,夏季雨水充沛,積溫高,溫度大;秋季天高氣爽,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冬季氣壓高,氣溫低,雨量稀少,多西北風。由於鎮域近黃海,受海洋氣候影響,氣溫年差較小。最熱月平均氣溫26.7℃,最冷月平均氣溫-1.9℃。日平均氣溫超過0℃的日數為292天,積溫4751.7℃,超過10℃的日數為207天,積溫4239.2℃。全鎮主導風向是東風(夏季)和西北風(冬季),年平均風速3.2m/s,以4月份最大,9、10月份最小。

交通

村北 新修一條從東向西,臨港三路。西連東諸睦村 ,東連柞墩村。

飲食

面為主食 傳統主食是煎餅,做法是把糧食磨成糊,攤在鏊子上烙成薄如紙的餅。
50年代前一般民眾食用的煎餅以禾參子為主,摻以高粱、大麥及糠秕(如谷糠、秕谷、高粱殼、花生皮等)製成。
60年代後以瓜乾為主,稱瓜乾煎餅。80年代後以小麥煎餅為主食。 傳統食品還有大餅、饅頭、油條、麵條、米飯、糕點等。早晚餐多有稀飯。
小樓村有食用“渣腐”菜(也叫小豆腐或豆沫),即把青菜切細加黃豆糊燒制而成的習慣。
冬天小樓村有喝麵糊(糊du)的習慣,把切成塊的地瓜、和麵粉熬制而成。也可加一些生花生屑、蘿蔔絲、南瓜。

方言

莒南方言屬於漢語的北方官話。東部是日照口音,西部是臨沂口音 小樓村屬於日照口音
對沒有結婚的女性稱呼為“識字班”。 結婚以後稱呼為“老娘們” 成年的男性稱呼為“勞力”
辭彙語法方面,如“妗子”(舅母)、“家岑子”(麻雀)、(娶媳子)娶媳婦 等古語詞的保留,豐富的“子”綴名詞和多種多樣的動詞後綴,三個指示代詞“這乜那”的使用,以及“知不道”、“家來坐”、“害餓的慌”等特殊語序和格式,等等

風俗

禮儀習俗
嫁娶:一般有提親、合年命、相親、定親、傳契、問口、上喜墳 、結婚、看四日、過對月等排場。 提親:媒人向男女方的父母提親,叫做“說媒”。媒人多是婦女。人稱媒婆。提 媒多以門當戶對為依據,成否由父母決定,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後請算命 先生“合年命”,看雙方屬相是否相剋,認為滿意後,由媒人徵求雙方意見,擇定吉 日定親,俗名“定實據”。 男方邀女方 及女方姑、嫂、姐、妹等人一起購買定親禮物,由男方付錢,然後到男方家吃飯,算 為定親。
傳契:雙方約定日期,由男方買上衣料、首飾等物品,連同婚約由媒人送至女方,女方收下禮物也寫一婚約捎給男方,婚約寫明當事人、主婚人、媒人姓名及年月日等,婚約有固定格式。在舊社會,婚約被認為是法定憑證。1950年後,到當地政府登記,領取結婚證,替代了婚約。
問口:嫁娶之前,男方買少量衣料及豬肉、鯉魚、點心、粉條等禮物,外帶鵝(或雁)一隻送往女方,女家將寫有女子生辰八字的年命帖子給男方,男方據雙方的生辰八字,查出結婚日期及迎娶、發轎(車)的時辰、方向、伴娘女客的屬相等事宜,寫一書柬送給女方,女方按所定時間及事項安排出嫁。
結婚:結婚之前,男方的親戚朋友到男方家送禮。結婚前一天女家到祖林上喜墳,墳頭壓紅紙。結婚這天,男家貼喜聯。女方數人陪伴送嫁,新娘上轎(車)後要燃放鞭炮。新娘的轎(車)過橋或拐彎處要貼“青龍”字樣的紅帖子。轎(車)至男家,新郎出迎,伴娘攙扶新娘出轎(車),下轎(車)處至喜房門口要撒上豆秸、鋪上紅氈。新娘出轎進大門時,向新娘頭上撒麥麩數把及栗子、棗、銅錢,象徵有福、有錢、早生貴子。過門時放鞭炮,樂隊奏樂。過門後,新娘新郎同拜天地。拜畢,由兩男孩在前撒豆秸,傳送麻袋(名為“傳代”)和紅氈鋪地,新郎和新娘之間系一紅彩綢,新郎在前引新娘踏著麻袋和紅氈徐徐進入洞房。入洞房後,新娘“坐床”(又稱坐帳)壓福,新郎、新娘喝“合婚酒”,吃“寬心面”。入夜,不論男女老幼,皆可入房看新娘(曰“不過三日,不分大小”),謂之鬧喜房。夜深人靜後,晚輩偷聽新人說話,曰“聽門子”。結婚第三日,新娘與本族長輩依次見面叩拜,長輩要付磕頭錢。新郎分送喜點心、喜鞋等,收受者要付喜錢。午後上墳祭祖,墳頭壓紅紙,俗稱上“喜墳”。結婚3日內請親朋好友喝喜酒。新婚第四日,新娘的娘門父兄到男家看望,謂之“看四日”。結婚第五天,新郎到外祖母家上“喜墳”。
歲時習俗
春節 俗叫“過年”,是一年中最大的節日。通常從臘月中旬開始置辦年貨,打掃庭院,大人小孩都不許說不吉利話。官家於臘月二十三日,民家於二十四日晚祭灶君,謂之辭灶,供以“糖瓜”(一種很粘的麥芽糖)、炒花生,燒香,焚紙錢,磕頭祈禱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保佑一家平安。除夕前均上墳祭祖,謂之上年墳。除夕,俗稱“年除日”,早起到大門口“接灶”,下午家家貼對聯和門箋,東部鄉村將對聯白頭朝下而不貼門箋,西部鄉村則將白頭朝上。院內設天地棚子,晚上全家聚餐,曰“吃年飯”。除夕通宵守歲,一家人團聚包水餃看春晚,半夜子時零點各家燃放爆竹,慶祝新的一年到來。
正月初一日五更,各家各戶在院內放鞭。晚輩到各家給長輩拜年,行叩頭禮,長輩分給晚輩叩頭錢。街頭巷口,人們相見互致問候和祝福。正月初二,出嫁的婦女大多偕同丈夫、孩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初五日有吃炸糕、掃院子的習俗。

住宅

住宅多為水泥鋼筋結構的平房(大檐屋),和一些磚木結構的石基瓦房。常見是3間或5間為“一棟宅舍”。北屋為正屋,俗稱“堂屋”(春夏住堂屋)。東屋,俗稱“鍋屋”(一年四季用來做飯,秋冬住鍋屋。)每戶人家鍋屋都有炕和地窖。冬天地窖主要放一些地瓜、白菜、蘿蔔、土豆等一些蔬菜過冬食用。少數富戶住四合院平房,或幾進幾出的院落。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偏房;同排房屋,長輩居東首,晚輩居西首。80年代後多為1戶4間,另有東、西屋或南屋。90年代後村里興起蓋平房(兩米寬堂屋屋檐)。

地方特產

煎餅:採用當地優質小麥、玉米、小米、芝蔴、穇子米等當地雜糧,拌四季野菜、蔬菜精工製作
地瓜菜:採用當地產紅瓤大地瓜,削皮切條,佐以花生面,清水煮之,開鍋加鹽即可食用。味道香美,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是傳統的民間小吃。
薺菜(地菜):田邊地里,人們經常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白色薺地菜花 春天摘些地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後涼拌、包餃子﹑炒雞蛋都可以,還可以熬成鮮美的薺菜粥。
香椿:無公害、綠色蔬菜 3.4月份發芽 一般用來炒雞蛋 醃製。

經濟概況

發展特色農業,打造"小樓"品牌,促進農民增收。大力推廣"花生、小麥、玉米三種三收"的萬元田模式,發展大棚蔬菜等保護地栽培 好多畝。花生種植面積每年穩定在3萬畝左右,單產達到320公斤
全村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已達數家 吸引外資企業一家 現形成了石灰粉加工廠、蘑菇種植加工廠、木材廠、養豬場、等產業。現已建起花生、桑蠶、生豬、特色產業。
水資源充足,有小型水庫2座 可滿足工農業和生活用水需求;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勞動力成本低,農村剩餘勞動力千餘人。
可供土地資源豐富,配有工業專用線路,配套有110千伏變電站,電力資源充沛。 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 村村通電話、自來水、廣播電視 普及全村
2013-2014年投入10萬元建起了日供水50噸的自來水公司1處

小樓村家族輩分

繼左依同相乃賢 先仁吉業守長全 吉功行善芳為順 擁有詩書百世傳

小樓村歷史

村碑記載 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氏四世祖李朴由北泉子頭遷此村,因為一富戶建起一座小樓,以此取名為小樓。
(1934)設縣誌,重修莒志,《重修 莒志》按照 1 0個區劃分 (北泉子頭李氏)十區51號。
縣誌記載 北泉子頭李氏 明初,元自海州(連雲港東海縣)桃源村(桃園)遷莒或分三支 傳21世(仁字輩為二十四世) 始祖祠在北泉子頭 支祠在東辛興 始祖塋地5畝3分2厘,祭田10畝,塋地30畝5分8里,祭田26畝7分3里,塋地6畝4分3里。
民間版本1 據老一輩人講 祖上有三兄弟 元末明初自江蘇東海遷入山東 這個東海不一定是目前的江蘇省東海縣 老大是我家先祖 老二去了膠東 老小在蒼山蘭陵
民間版本2 祖輩家住江蘇東海杏花村,元末明初洪武年間遷移,至“相”字輩為二十世,“乃”字輩為二十一世。大支 山東 莒南 泉子 中支 山東 紅(音)山蘭陵 下坡 小支 仍在原祖居地 江蘇東海杏花村
東海、 海東、 海州實為一地 (是指今天連雲港雲台山山區沿海一帶半島或島嶼,有名的有十八個村,像當路、黃泥嶺、彭家寨等。)
1912 年以海州改東海縣, 治所在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海州鎮, 後移治江蘇東海縣。海州與東海很容易混在一起。歷 史上無海東地名, 因海州臨海, 東海 的倒文為海東民間 記憶 口耳相傳的海東應指東海, 即海州。海州, 即今連雲 港市一帶 , 地處南北交通要道, 與莒州接壤, 是外來的南 方移民必經之地, 所以成為移民的遷入地的歷史記憶。
《海州志》和《雲台山志》對明初的遷民背景也都如實作了分析記述,原來在元末戰亂中,沿海遭受的摧殘要比內地輕得多,島民偏安海濱,靠漁樵為生。明初,朱元璋為防止“倭患”,對沿海一帶採取“禁海”政策,強令沿海島民(包括漁民)一律內遷,開荒謀生。當時魯東南一帶地曠人稀,距海東雲台山又近,所以自然是沿海居民內遷的重點地區
著名人物
李從民 男 1927 坪上鎮小樓村 1946 戰士 1947.7 沂源縣南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