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柳琴戲

臨沂市柳琴戲

臨沂市柳琴戲,又有拉呼腔、拉後腔等名稱,為臨沂的傳統戲曲劇種。它形成於,主要分布在江蘇山東安徽河南四省接壤地區。柳琴戲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以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一說是由江蘇海州傳播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沂市柳琴戲
  • 俗稱:拉魂腔
  • 正式定名:1953年
  • 形成時間:清代中葉以後
歷史溯源,表演行示,藝術特色,唱腔,伴奏,樂器,角色,保護與發展,

歷史溯源

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由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柳子戲(即弦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其唱腔中的[娃子] 、[羊子] 和魯南俗曲及柳子戲唱腔曲牌[耍孩兒] 、[山坡羊] 有淵源關係。一說源於江蘇海州,是由當地秧歌、號子中的[太平歌] 、[獵戶腔] 經民間藝人丘、葛、張(一說“楊”)3人加工而成為拉魂腔。後來丘、葛分別去皖北、魯南傳藝,因此在當地流行。一說是由山東棗莊山裡的道士和尚,以安魂咒或肘鼓子等腔調演繹出的,棗莊山裡有個叫千山頭的地方,從唐朝到明朝之間,這裡曾是全國很大的道觀群落,道觀幾十座,清朝之後衰落了,道士和尚為了生計,下山化緣幫人除魔消災,演繹出拉魂腔這類唱腔。
1950年據丘門藝徒魏光才(當時80歲)推算,丘門於清乾隆年間已存在了。拉魂腔流布於魯南、皖北、蘇北相接壤的廣大地區以後,遂分為5路:中路以徐州為中心,北路以臨沂為中心,東路以新海連為中心,南路以宿縣為中心,西路則在渦陽、蒙城一帶。它們既有共同的淵源關係,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當地逐步形成為戲曲劇種。其中流行於江蘇徐州和山東臨沂的中、北兩路,於1953年依據所用伴奏樂器柳葉琴(彈撥樂器)定名為柳琴戲。

表演行示

其形成過程,最初只是由單人或雙人清唱的曲藝,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他們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節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單篇子”,內容多為民間故事,篇幅可長可短。在老“篇子”中有“鹹豐三年糧食貴,…拜了師傅去學戲”的唱詞,可知至遲在鹹豐初年就已有職業藝人演出“兩小”和“三小”戲,如《打幹棒》、《小書房》、《喝面葉》、《王小二趕腳》之類。為表現更多的人物,又衍變出一種由一人趕扮幾個劇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稱“當場變”或“抹帽子戲”,如《夏三探親》,演夏三(醜扮)接四妹(旦扮)回娘家的故事,劇中有兄、妹、公、婆、母、嫂6人,均由醜、旦先後7次改扮表演, 故此劇也名《七妝》。經歷了“抹帽子戲”的過渡之後,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的戲班,先後進入臨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這時已採用柳葉琴伴奏了。並且增加了行當,豐富了劇目,又吸收、借鑑京劇及梆子戲發展了自己的音樂伴奏和表演藝術。

藝術特色

唱腔

柳琴戲的音樂唱腔非常別致,地方特色尤為鮮明,男唱腔粗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轉悠揚、豐富多彩、餘味無窮。演唱者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造,自由地變化。"怡心調"是本劇種的最大特點。此外,在唱腔的落音處,女腔常用小噪子翻高八度,男腔加入襯詞拖後腔,也是其獨特風格。節奏大多是有板無眼的1/4擊拍,除了大部份是後半拍起唱處,還有連續切分的變節奏,給柳琴戲劇照人以歡快、活潑、跳躍之感。由於唱腔旋律與地方語言有著密切的關係,唱腔中的音程大跳經常出現,再加上頻繁的轉調,使人聽起來既新奇多彩、又自然和諧。
柳琴戲的唱腔以徵調式與宮調式為主,徵調式溫和纏綿,宮調式明快剛勁。柳琴戲唱腔曲調有:哈弦、起板、導板、連板起、拉腔、射腔、起腔、含腔、平腔、停腔、柔腔、葉里藏花、雷對調、一喲調、老公調、回龍調、垛板、調板、閘板、冒調花腔、四六長腔、男女拉拉腔等。此外還有從民間小調變化而來的過河調、趕腳調、送郎調、補缸調、疊斷橋、打牙牌、千金小組進花園調、小放牛、八段錦、調兵調、葉落金錢等。其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二行板、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

伴奏

柳琴戲板式大致可分為:慢板(又叫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又叫流水板其中還有快慢之分)、數板、緊板和五字緊板等。
柳琴戲的音樂工作者創作和改編了很多伴奏曲,有的已形成了新的傳統曲牌。如:[苦中樂]、[繡花牌]、[水龍吟]、[什樣錦]、[朝天子]、[抱妝檯]、[雲燈]、[游場]、[建都]、[掃靈]、[哭靈堂]、[三清曲]、[走馬出兵]、[賞花]、[娃娃令]、[迎春曲]、[傳情曲]、[鴛鴦戲水]、[喜臨門]、[葉落金錢]、[進花園]、[會佳麗]等。

樂器

柳琴戲"文場"有土琵琶、笛子、嗩吶、笙、管、二胡、小三弦等,"武場"有"四柳琴戲劇照大件"。還運用了電聲樂器。伴奏音樂也運用了和聲、配器等技法。值得一提的是,柳琴戲的主弦樂器,從只有兩根絲弦的土琵琶,通過改革多次研製相繼製成了三、四、五、六弦的多種高中音柳琴。

角色

柳琴戲的角色有自己特殊的名稱,在小頭、二頭、二腳梁子、老頭、老拐、大生、勾腳、毛腿子、奸白臉等行當中,小頭即閨門旦,二頭即青衣,二腳梁子即青衣兼花旦,老頭即老旦,老拐即彩旦,大生即老生,勾腳即醜,毛腿子即花臉,奸白臉即白面。柳琴戲的表演粗獷樸實,節奏明快,鄉土氣息濃厚,演員的身段、步法明顯帶有民間歌舞的特點。

保護與發展

臨沂作為柳琴戲的發源地,臨沂市柳琴戲在建國後有過輝煌的發展歷程。市柳琴劇團1953年成立後,曾生產過具有較大影響的優秀劇目,湧現出了眾多柳琴戲知名演員,如創作排演的《姊妹易嫁》、《臥龍求鳳》、《彩石峪》、《沂蒙霜葉紅》以及著名的柳琴演員張金蘭、李春生等。這些藝術家和藝術作品,都曾轟動省內外。《姊妹易嫁》還被省呂劇團移植拍成電影。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文化趨向多元化,各種新興文化娛樂方式不斷湧現,快餐式文化消費形式受到消費能力旺盛的年輕群體親睞,臨沂的柳琴戲同其他地方戲曲一樣面臨人才斷層、設備老化、創作經費投入不足、劇團生存發展艱難、經典劇目傳承困難、創新機制缺失等一系列問題,市柳琴劇團演職人員年齡嚴重老化,演出設備陳舊不堪,缺乏創、編、導專門人才,經營難以為繼,陷入發展困境。
2006年以來,臨沂市高度重視柳琴戲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工作,整合市柳琴劇團、市歌舞團、蒙山沂水大劇院的力量,實現資源共享,組建副縣級事業單位--臨沂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
2013年,市政府又將市柳琴戲傳承保護中心由差額撥款轉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為職工解決了後顧之憂,激發了幹部職工幹事創業、振興柳琴戲的積極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