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是南唐詞人馮延巳所寫的一首詞。全詞寫景,寫出了暮春三月的景象,表達對青春易逝的感傷,以及作者被貶官後的千愁萬緒。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寫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臨江仙
冷紅①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②。畫樓③簾幕卷輕寒,酒餘人散去,獨自倚闌乾⑦。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④愁煞王孫⑤。徘徊飛盡碧天雲,鳳笙⑥何處,明月照黃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冷(cēng)紅:淡紅,這裡指代桃花。
②闌(lān)珊(shān):殘,將盡。
③畫樓:裝飾華美的樓房。
④萋(qī)萋:草木茂盛貌。
⑤王孫:王的子孫,後泛指貴族子弟。
⑥鳳笙(shēng):即笙。本指四寸長、十二簧的笙,因其像鳳之身,故稱為“鳳笙”。
⑦闌乾,最早指一種竹子木頭或者其他東西編織的一種遮擋物。
白話譯文
淺紅色的桃花,落英繽紛,此情此景引發了主人公青春易逝的感傷。主人公站在裝飾華美的樓房裡,待酒宴結束,賓客都走了,獨自憑欄以解愁憂。夕陽下芳草綿延千里,就連貴族子弟也不免煩憂。轉眼間已到黃昏時分,明月下,不知何處傳來的幽幽笙咽,欄前佇立著的是無語人。
寫作背景
中主保大二年(公元944年)十二月,馮延巳同父異母延魯銳於功名,積極鼓譟發動伐閩戰役。為此,馮延巳當面告誡其弟:“士以文行飾身,忠信事上,何以用行險以要祿(我們用文學德行來完善自己,忠誠守信對待上司、哪用得著劍走偏鋒的獲得利益)。”延魯一意孤行,回答道:“兄自能如此,弟不能愔愔待循資宰相也。”
第二年六月,馮延魯夥同陳覺、魏岑等假傳聖旨,擅自進攻福州。中主大怒。馮延魯等卻以兵已集結行不可止為由,增兵進討。五年,馮延魯潰敗。馮延巳被罷去官職,開始了三年的貶謫生涯。在撫州,也就是現在的江西臨川,遠離金陵,愁緒滿懷。暮春時分,馮延巳寫下《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以表達滿腹憂愁。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起句“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昭示人們已到了暮春三月,春天即將過去,象喻著南唐小朝廷的敗落已初露端倪。
“畫樓簾幕卷輕寒”,象喻富麗堂皇的宮室已包孕著難以擺脫的令人寒心的隱患。酒餘人散後,由喧鬧歸於寂靜,更增添了主人公孤寂的心緒,獨自憑欄以解愁憂。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緊承上片,敘寫遠眺所見。夕陽下芳草綿綿,牽動著主人公的愁緒。
最後兩句"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點明時間已由夕陽轉到了黃昏,主人公在欄前憑望的時間就可想而知了。溶溶月光下,主人公獨自一人憑欄憂傷。整個境界是那么的靜謐、孤淒、又帶著難以言說的憂愁和感傷。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寫愁的不確定性和朦朧性。詞中的憂愁,寫來迷茫朦朧,含而不露。詞中的憂愁“閒情”,常常很難確指是什麼性質的憂愁,從而留給讀者更大的自由創造聯想的空間。《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是言情之作,突破了詞人一己抒懷的跡象,開始觸及人生的苦悶,詠嘆世事的坎坷,不期然地揭示出人生路上多困難,自己獨自面對需要歸屬的人生哲理。
名家點評
陳廷焯:意兼《騷》《雅》。(《詞則·別調集》卷一)
葉嘉瑩《靈谿詞說》:“溫庭筠詞雖能以精美之物象引起人之聯想,然而缺乏主觀之感情,不能直接予讀者內心以深刻之感動;至於韋莊詞,則清簡勁直,極富有直接感動之力,然而又因其對於詞中之人物、地點、情事,敘述過於明白,遂反而為情事所拘限,不易引起讀者更深遠之聯想。至於馮延巳詞,則既富於主觀直接感發之力量,而又不為外表事件所拘限,故評者每以‘惝恍’稱之。‘惝恍’者,不可確指之辭也。惟其不可確指,故其所寫者,乃但為一種感情之境界,而非一種感情之事件。此馮延巳詞與韋莊詞之一大差別,亦為詞之境界在發展中之一大進展。後之婉約詞能以幽微之辭見宏大之義者,皆由於詞中可以寫出此一種感情境界之故。”
陳世修《陽春集序》:“公(指馮延巳)以金陵盛時,內外無事,朋僚親舊,或當燕集,多運藻思,為樂府新詞,俾歌者倚絲竹而歌之,所以娛賓而遣興也。日月寢久,錄而成編。觀其思深辭麗,韻律調新,真清奇飄逸之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