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晉縣

秦厲共公十六年(前461),破“大荔王城”,統一戎、芮,置臨晉縣。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屬內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晉縣
  • 時間:秦厲共公十六年(前461)
  • 秦置:漢高祖元年(前206)為塞國地
  • 隋置:隋開皇十六年(596)置桑泉縣
秦置,隋置,

秦置

漢高祖元年(前206)為塞國地;二年(前205),改屬河上郡;九年(前198),罷河上郡復為內史。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分為左內史。新莽時,改臨晉為監晉 。東漢建武元年(25),復置臨晉縣。晉武帝改臨晉縣為大荔縣。漢獻帝建安五年(200),移臨晉縣治和左馮翊郡治於今陝西大荔縣城。秦復改大荔為臨晉。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改臨晉為華陰。

隋置

隋開皇十六年(596)置桑泉縣,屬河東郡。故址在今臨晉鎮東北十三里亭東村。唐武德元年(618)兼置蒲州,天寶十三年(754)移治今山西臨猗縣臨晉鎮,以臨近晉州,故改名臨晉縣,屬河中府。五代、宋、金、元皆因之。明屬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屬蒲州府。民國屬河東道。1947年4月解放,1954年與猗氏縣合併為臨猗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