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85年,《臨床心血管病雜誌》創刊。
1986年,《臨床心血管病雜誌》為季刊。
1993年,《臨床心血管病雜誌》由季刊改為雙月刊。
1999年,《臨床心血管病雜誌》由雙月刊改為月刊。
2014年,成為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的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臨床心血管病雜誌》欄目有專家論壇、臨床研究、基礎研究、流行病學與人群防治、影像學、技術與方法、研究報告、心電圖分析、病例報告、綜述、進修苑、學術爭鳴等。
《臨床心血管病雜誌》反映中國國內外學術領域的新進展和醫學新動態,以廣大的心血管病醫師為主要服務對象。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臨床心血管病雜誌》官網顯示,《臨床心血管病雜誌》編委會擁有顧問13人、常務編委25人、編委118人。
顧問:方圻、孫宗全、陳灝珠、楊心田、楊鈞國、楊辰垣、陸再英、蘇哲坦、羅德誠、高潤霖、龔蘭生、戚文航、戴閨柱
常務編委:於世龍、王朝暉、王祥、盧永昕、史河水、馮義柏、呂清、李大主、李裕舒、汪朝暉、杜以梅、張家明、陳志堅、周子華、袁莉、袁璟、黃愷、曹林生、謝明星、董念國、程龍獻、程翔、曾秋棠、廖玉華、魏宇淼
編委:於世龍、于波、馬長生、萬征、毛曉波、王新房、王朝暉、王祥、王曉明、王樂民、王秋芬、王靜、鄧又斌、鄧勇志、白小涓、盧永昕、史河水、馮義柏、田剛、朱文玲、朱鼎良、朱天剛、成蓓、伍偉鋒、安、琪、呂清、劉承雲、劉梅林、許頂立、許迪、曲鵬、李大主、李治安、李南方、李新立、李建軍、李隆貴、李裕舒、李為民、李自成、李清賢、邱漢嬰、佘強、何國祥、吳學思、吳印生、吳祥、汪道文、汪朝暉、鄒安若、鄒雲增、杜以梅、杜傑、楊渝珍、張永學、張存泰、張爾永、張銀環、張凱倫、張家明、張抒揚、張梅、張鉦、張金盈、沈衛峰、陳長志、陳君柱、陳運貞、陳志堅、陳璐璐、陳韻岱、周子華、苑海濤、金雪娟、洪、葵、趙連友、祝之明、夏家紅、徐岩、徐標、郭小梅、郭繼鴻、郭靜宣、錢家慶、袁莉、袁洪、袁祖貽、袁璟、陶軍、唐明、顧曄、黃愷、黃振文、曹林生、龔非力、戚本玲、謝良地、謝明星、董念國、董建增、董吁鋼、董曉雁、葛均波、程龍獻、程翔、曾秋棠、曾和松、舒先紅、韓紅彥、雷鳴、廖玉華、管思明、黎明、霍勇、魏經漢、魏盟、魏宇淼、魏瑾
合作交流
2013年12月6日上午《臨床心血管病雜誌》亮相首屆中國刊博會;心內科科研系列講座:廖玉華教授、北京大學孔煒教授聯袂開講。
在題為“細胞外基質與心血管重構”的演講中,孔煒教授指出軟骨寡聚基質蛋白COMP( 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對於維持平滑肌細胞穩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COMP可能部分通過與BMP2 的直接相互作用調控了血管平滑肌細胞的表型,抑制其向成骨樣細胞表型轉化,從而抑制了血管鈣化。孔煒教授課題組採用COMP基因敲除動物模型和多種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手段,證明了COMP通過抑制炎症浸潤、蛋白水解酶活性和氧化應激激活從而抑制腹主動脈瘤、擴張型心肌病等疾病的發生。隨後,心內科主任廖玉華教授做了題為“高血壓治療性疫苗的研究進展”的演講。據廖教授介紹,高血壓治療性疫苗主要是通過打破機體的免疫耐受,提高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對高血壓起到治療作用。廖教授介紹了該課題組近年在高血壓治療疫苗研發方面取得的進展,並從高血壓治療性疫苗的概念以及與傳統疫苗的比較、作用機制、研究套用等方面進行了介紹。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心血管病雜誌》共出版文獻8986篇。
據2018年5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心血管病雜誌》載文量為4646。
收錄情況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15日中國知網顯示,《臨床心血管病雜誌》總被下載670377次、總被引39412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685、(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530。
據2018年5月15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臨床心血管病雜誌》被引量為23971,下載量為183991;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影響因子為0.65,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名第2097名,在內科學(73種)中排名第47名。
榮譽表彰
2000年、2004年、2008年、2011年連續4次被列為內科學類核心期刊。
2012年,《臨床心血管病雜誌》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精品期刊。
1995、1999、2001、2008、2010年連續5次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科技期刊。
1999年,《臨床心血管病雜誌》被湖北省科委授予“湖北省科技期刊五十佳工程重點創建期刊”。
2001年,《臨床心血管病雜誌》入選“湖北省優秀期刊方陣”。
文化傳統
辦刊宗旨
促進心血管學科發展,提高心血管臨床診療水平。
形象標識
現任領導
主編:廖玉華
常務主編:曹林生
副主編:馬長生、王新房、汪道文、鄒雲增、郭繼鴻、葛均波、董念國、曾秋棠、謝明星、霍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