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執業醫師應試習題集

臨床執業醫師應試習題集

《臨床執業醫師應試習題集》是2009年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大學醫學部專家。

基本介紹

  • 書名:臨床執業醫師應試習題集
  • 作者:北京大學醫學部專家
  •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5月1日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出版社信息,圖書目錄,生物化學,生理,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預防醫學,衛生法規,症狀與體徵,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疾病,編輯推薦,臨床考試題型,

基本信息

平裝:1090頁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16
ISBN:9787811164848, 7811164841
條形碼:9787811164848
商品尺寸: 25.2 x 18.8 x 4.2 cm
商品重量: 1.5 Kg
ASIN:B002YGSG54
定價:¥120.00

內容簡介

隨著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的實行,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執業醫師考試用書以其權威性、實用性受到了廣大考生的歡迎,並成為國家執業醫師考試的品牌圖書。
2009年國家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在內容、結構等方面較原大綱有較大的調整,例如:醫學綜合筆試部分將大綱考核的內容整合為基礎綜合、專業綜合和實踐綜合三部分;基礎綜合維持原來的學科設定不變,但根據各基礎學科的發展特點,對考核內容進行了增刪、修改;臨床類別專業綜合打破了原大綱按傳統學科劃分的模式,將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等學科綜合成各個系統,這種按系統疾病進行編排的新模式,擴大了考核範圍,提高了對臨床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考核要求。
執業醫師考試的特點為內容多、題量大,今年在大綱又有較大變化的情況下,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本著嚴謹的態度,以幫助考生提高複習效率、順利通過考試為己任,組織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及附屬醫院的專家教授,嚴格按照最新考試大綱進行了全面的改版。全新版本的執業醫師考試叢書緊扣2009年大綱要求,涵蓋大綱所要的各個考點,重點突出,題目嚴謹,實戰性強,對廣大考生通過執業醫師考試有很好的輔導作用。

出版社信息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s)成立於1989年8月,是中央級專業出版社,也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出版社。前身為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9年3月獨立建社,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經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者前綴為ISBN 7-81034,7-81071及7-81116。現任社長陸銀道副研究員,總編輯程伯基教授。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打造醫學圖書精品,服務人民健康事業。建社18年來,我社始終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健康服務,為醫學教育、科研和醫療衛生服務的辦社宗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共出版醫學圖書2000餘種,發行1800餘萬冊。以“高質量、高品位、高水平、多層次”的品牌理念,成為社會信譽度很高的大學出版社,贏得了作者、讀者以及出版界業內的認可。被國家教育部確立為“先進高校出版社”;曾經三次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良好出版社”;三次被國家衛生部評為“傑出科技著作突出貢。70餘種圖書獲部、委《血管生物學》、《消化系統疾病電子內鏡圖譜》獲“中國圖書獎”,《科學防治 戰勝非典》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特別獎,《泌尿外科內鏡診斷治療學》獲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近年來在陸銀道社長的領導下,經過全體員工的艱苦奮鬥和不懈追求,從最初的小社發展成為初具規模和效益的中型出版社。目前,該社正在進行第二次創業,力圖把我社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醫藥衛生類教材出版基地和重要的醫學專著、譯著出版基地。

圖書目錄

上冊
第一部分 基礎綜合

生物化學

第一單元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第二單元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第三單元 酶
第四單元 糖代謝
第五單元 生物氧化
第六單元 脂類代謝
第七單元 胺基酸代謝
第八單元 核苷酸代謝
第九單元 遺傳信息的傳遞
第十單元 蛋白質生物合成
第十一單元 基因表達調控
第十二單元 信息物質、受體與信號傳導
第十三單元 重組DNA技術
第十四單元 癌基因與抑癌基因
第十五單元 血液生化
第十六單元 肝膽生化

生理

第一單元 細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單元 血液
第三單元 血液循環
第四單元 呼吸
第五單元 消化和吸收
第六單元 能量代謝和體溫
第七單元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八單元 神經系統的功能
第九單元 內分泌
第十單元 生殖

醫學微生物學

第一單元 緒論
第二單元 細菌學
第三單元 病毒學
第四單元 真菌學

醫學免疫學

第一單元 緒論
第二單元 抗原
第三單元 免疫器官
第四單元 免疫細胞
第五單元 免疫球蛋白
第六單元 補體系統
第七單元 細胞因子
第八單元 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九單元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第十單元 免疫應答
第十一單元 黏膜免疫系統
第十二單元 免疫耐受
第十三單元 抗感染免疫
第十四單元 超敏反應
第十五單元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六單元 免疫缺陷病
第十七單元 腫瘤免疫
第十八單元 移植免疫
第十九單元 免疫學檢測技術
第二十單元 免疫學防治

病理學

第一單元 細胞、組織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第二單元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第三單元 炎症
第四單元 腫瘤
第五單元 心血管系統疾病
第六單元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七單元 消化系統疾病
第八單元 泌尿系統疾病
第九單元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十單元 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統疾病
第十一單元 常見傳染病及寄生蟲病
第十二單元 性傳播疾病

藥理學

第一單元 藥物效應動力學與藥物代謝動力學
第二單元 傳出神經系統藥理學
第三單元 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
第四單元 心血管藥理學
第五單元 內臟藥理學
第六單元 內分泌系統藥理學
第七單元 抗菌藥、抗惡性腫瘤藥、抗病毒藥藥理學

醫學心理學

第一單元 緒論
第二單元 醫學心理學基礎
第三單元 心理衛生
第四單元 心身疾病
第五單元 心理評估
第六單元 心理治療
第七單元 醫患關係
第八單元 病人的心理問題

醫學倫理學

第一單元 緒論
第二單元 醫學道德的規範體系
第三單元 醫療活動中的人際關係道德
第四單元 預防醫學道德
第五單元 臨床醫學實踐道德
第六單元 醫學科研的道德
第七單元 醫學高科技倫理
第八單元 醫學道德的修養和評價

預防醫學

第一單元 緒論
第二單元 醫學統計學方法
第三單元 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學原理和方法
第四單元 臨床預防服務
第五單元 人群健康與社區衛生
第六單元 衛生服務體系與衛生管理

衛生法規

第一單元 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母嬰保健法
第二單元 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愛滋病防治條例
第三單元 獻血法、藥品管理法、處方管理辦法和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
第四單元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二部分 專業綜合

症狀與體徵

第一單元 發熱、咳嗽與咳痰、咯血、發紺、呼吸困難
第二單元 呼吸系統體徵
第三單元 水腫、心悸、胸痛、暈厥
第四單元 心血管系統體徵
第五單元 消化系統症狀
第六單元 消化系統體徵
第七單元 泌尿系統症狀與體徵
第八單元 女性生殖系統症狀與體徵
第九單元 血液系統症狀與體徵
第十單元 神經系統症狀與體徵

呼吸系統

第一單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單元 肺動脈高壓與肺源性心臟病
第三單元 支氣管哮喘
第四單元 支氣管擴張
第五單元 肺炎
第六單元 肺膿腫
第七單元 肺結核
第八單元 肺癌
第九單元 肺血栓栓塞症
第十單元 呼吸衰竭
第十一單元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
第十二單元 胸腔積液、膿胸
第十三單元 胸部損傷
第十四單元 縱隔腫瘤

心血管系統疾病

第一單元 心力衰竭
第二單元 心律失常
第三單元 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
……
下冊
五、泌尿系統(含男性生殖系統)
六、女性生殖系統
七、血液系統疾病
八、內分泌系統
九、精神神經系統疾病
十、運動系統
十一、兒科
十二、傳染病、性傳播疾病
十三、其他

編輯推薦

《2010國家醫師資格考試臨床執業醫師應試習題集(套裝上下冊)》:根據新大綱全新改版,免費贈送120元網上學習費用。

臨床考試題型

臨床執業醫師資格綜合筆試題型全部採用選擇題紙筆考試形式。傳統問答式考試評分方法缺乏科學、統一的標準,主觀性和隨意性較大,考查範圍有限,選擇題摒除了這些缺陷,是考試公平、公正、標準化的重要體現。醫師資格綜合筆試採用A 型(最佳選擇題)和B 型題(配伍題),共有A1、A2、B1、A3、A4 5 種題型。

A1 型題(單句型最佳選擇題):每道試題由1個題乾和5 個供選擇的備選答案組成。題乾以敘述式單句出現,備選答案中只有1 個是最佳選擇,稱為正確答案,其餘4 個均為干擾答案。干擾答案或是完全不正確,或是部分正確。

A2 型題(病例摘要型最佳選擇題):試題結構是由1 個簡要病歷作為題乾、5 個供選擇的備選答案組成,備選答案中只有1 個是最佳選擇。

B1 型題(標準配伍題):試題開始是5 個備選答案,備選答案後提出至少2 道試題,要求應試者為每一道試題選擇一個與其關係密切的答案。在一組試題中,每個備選答案可以選用一次,也可以選用數次,但也可以一次不選用。

A3 型題(病例組型最佳選擇題):試題結構是開始敘述一個以患者為中心的臨床情景,然後提出2 個~3 個相關問題,每個問題均與開始的臨床情景有關,但測試要點不同,且問題之間相互獨立。

A4 型題(病例串型最佳選擇題):開始敘述一個以單一病人或家庭為中心的臨床情景,然後提出3 個~6 個相關問題。當病情逐漸展開時,可以逐步增加新的信息。有時陳述了一些次要的或有前提的假設信息,這些信息與病例中敘述的具體病人並不一定有聯繫。提供信息的順序對回答問題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問題均與開始的臨床情景有關,又與隨後的改變有關。回答這樣的試題一定要以試題提供的信息為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