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國王陵,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和上城區境內,是五代時期吳越國王室錢氏的家族陵墓。
吳越國王陵包括吳越國王錢鏐墓、錢寬及水邱氏夫婦墓、康陵以及吳漢月墓。吳越國王陵是研究五代吳越時期墓葬規制、葬俗的重要實例,同時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2001年6月25日,臨安吳越國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吳漢月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與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安吳越國王陵合併更名為吳越國王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越國王陵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和上城區境內
- 所處時代:五代
- 保護級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編號:5-163-2-019
歷史沿革
建築格局
主要建築
錢鏐墓 | 錢鏐墓 錢鏐墓位於太廟山南坡,占地面積108畝。墓枕太廟山,左右龍、虎兩砂回抱,前案石鏡山。墓上為大型封土堆,高9米,長寬各50米,原有神道,長300米、寬80米,列石獅、石羊、石馬、石虎、石翁仲、華表和享堂(錢王祠)。墓前尚存清道光年間大碑一通,陰刻“唐故天下兵馬都元帥尚父守尚書令兼中書令吳越國王謚武肅錢王之墓”。錢鏐墓為浙江省現存唯一保存完好的王陵。 |
錢寬及水邱氏夫婦墓 錢寬及水邱氏夫婦墓為五代時期吳越國王錢鏐父母親之墓,位於明堂山。1978年7月和1980年9月因村民取土製磚相繼發現。同瑩異穴,兩墓均為磚砌船形券頂結構,分前後室,以短過道連線,多耳室、壁龕。後室頂部均繪橢圓形天文圖,內容為二十八宿和北斗。 | |
康陵 康陵為五代時期吳越國第二代國王錢元瓘的王后馬氏(恭穆夫人)墓,位於庵基山東北坡,占地面積5.5畝。1996年11月發現。墓葬結構分墓坑、墓室、墓道、排水溝。墓坑殘長26.1米,寬約11.7米,深約7.8米;墓道殘長11.5米,寬3.4米,高0.5—3.2米;排水暗溝殘長16米,寬約0.5米。墓室分前、中、後三室,前室為磚砌,中、後雙重墓壁,外壁用磚切成拱券,內壁為石板結構。墓室總長11米、寬2.1米、高2.55—3.05米,前、中室均繪有大型牡丹樹和如意雲紋、轉角斗拱。後室頂部刻天文圖,四壁有石刻浮雕和彩繪牡丹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十二壁龕內刻十二人俑和十二生肖。棺床採用整塊紅色砂岩製成,置於後室,長3.09米,寬1.44米,高0.21米。其四側分別刻有三組壺門形圖案,並塗以朱紅色。 | |
吳漢月墓 吳漢月墓為五代時期吳越國王錢元瓘次妃、忠懿王錢俶生母吳漢月的墓葬,位於施家山南坡。1958年12月發現。墓葬背依施家山,東、西、北三面環山,南臨錢塘江。墓葬坐北朝南偏東17°,占地面積約73平方米,系土坑石槨墓,前有土坑斜坡墓道,後為墓室。墓室呈長方形,長7.6米、寬2.87米、高3.1米,分前後二室。前室為過庭,原用於擺放隨葬品,後室為主人棺室。前室石扉浮雕雙手持幡兩侍女像。後室四壁上端刻寶相花帶,中部浮雕四神,南壁浮雕朱雀,後毀於盜墓。四壁下部浮雕十二星宿神像,自北壁正中“子時”開始,順時針方向排列,現僅存八龕。墓後室頂板原刻有天文星象圖,天文圖中心為一小圓,直徑0.426米,外緣次第刻有個同心圓,最大直徑為1.8米。天文圖內容為二十八宿,中心是紫薇垣。 |
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文物價值
文物保護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交通路線
- 公交
- 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