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儋起義

1927年10月11日,廣東瓊崖臨高、儋縣的討逆革命軍、農軍和民眾,在中共臨高縣委和儋縣縣委的領導下,在儋縣新州鎮舉行了一次武裝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臨儋起義
  • 時間:10月11日
  • 性質:起義
  • 地點:臨城鎮
事件背景,事件經過,事件意義,

事件背景

早在1927年的7月下旬,中共臨高縣委為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大屠殺,組織討逆革命軍200多人與縣城內的民眾裡應外合,一舉攻克縣城臨城鎮,救出被囚禁的共產黨員李春茂等人。9月上旬,中共瓊崖特委在樂會縣第4區召開軍事會議,決定發動全瓊武裝起義。為回響特委號召,臨高縣委決定再次發起臨高起義。由於國民黨臨高當局事先打聽到這一訊息,包圍並襲擊了農軍集結地點,臨高縣委放棄了此次行動計畫。10月上旬,鑒於駐臨高縣城的國民黨軍大量增加且已有準備,而駐守在與臨高相鄰的儋縣縣城新州鎮的國民黨軍只有政警隊100多人,又缺乏戒備,時任瓊崖討逆革命軍總司令的馮平便與臨儋兩縣的縣委領導人商量,決定在“雙十節”前後集中兩縣的討逆革命軍和農軍,聯合進攻新州鎮。

事件經過

10月10日下午,臨高討逆革命軍和農軍200多人乘船從臨高的調樓出發,於傍晚在儋縣泊潮港登入,與儋縣農軍400多人匯合。11日早,儋臨兩縣領導人張興、黃金容、王政平、黃振亞、王超、符英華等率領儋臨兩縣革命武裝700多人浩浩蕩蕩向新州進發,沿途許多農民紛紛加入起義軍的行列,隊伍驟增至1000多人。當日下午,討逆革命軍和農軍乘敵不備,一舉衝進城內。敵縣長陳仲章命令政警隊死命抵抗。12日拂曉,起義軍組織攻堅隊登梯越牆,突入縣府大院,守敵挖牆鑽洞而逃。起義軍跟蹤追擊,前後斃敵數十人,繳獲一批武器,並打開監獄,救出共產黨員張炳輝、謝開瓊及民眾100多人。

事件意義

起義軍占領新州後,宣布成立儋縣臨時革命政府,以張興為縣長,符英華、倪有文分別任兩縣沿海要地新盈和光村的警察署署長。新州暴動勝利的訊息傳出後,敵人大為震驚。10月26日,駐澄邁縣金江鎮的國民黨軍傾巢出動,向新生的革命政權反撲。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在臨儋兩縣革命武裝分別撤至泊潮、光村、新盈等地漁村堅持鬥爭。儋縣臨時革命政府維持縣政15天,民眾稱為“新州半月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