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泠,1968年出生於江蘇宿遷,化學感測器和納米器件研究專家,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猶他大學USTAR特聘教授,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猶他納米研究院界面科學中心主任,Vaporsens Inc首席戰略官。
臧泠於1991年獲得清華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學位;1995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獲得德國“洪堡基金”資助,赴紐倫堡大學學習深造;1998年先後在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做博士後研究工作;2003年—2008年任教於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化學系,並獲聘終身教授;2008年獲聘美國猶他大學USTAR特聘教授,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2010年任猶他納米研究院界面科學中心主任;2011年創建Vaporsens Inc,任首席戰略官(CSO);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臧泠長期從事化學感測器和納米器件的研究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臧泠
- 外文名:Ling Zang
- 國籍:美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宿遷
- 出生日期:1968年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代表作品:《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through Nanotechnology》
- 主要成就: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 教學職稱:教授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68年,臧泠出生於江蘇宿遷。
1986年,從江蘇省宿遷中學畢業後考入清華大學化學系。
1991年,獲得清華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學位;後被保送至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1995年,獲得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
1996年,獲得德國“洪堡基金”資助,赴紐倫堡大學學習深造。
2003年—2008年,任教於美國南伊利諾伊大學化學系,並獲聘終身教授。
2008年,獲聘美國猶他大學USTAR特聘教授,化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終身教授。
2010年,任猶他納米研究院界面科學中心主任。
2011年,創建Vaporsens Inc,任首席戰略官(CSO)。
2020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臧泠的主要研究興趣在有機納米材料和光電子感測器;有機/無機複合太陽能電池;分子探針和單分子電子器件;納米顯微成像和表征;特別是有機半導體分子自組裝光電材料、有機納米線化學電阻和螢光感測器、以及在重金屬離子和有毒化學品及爆炸物痕量氣相檢測中的套用等。
臧泠的主要學術成就包括:①設計構建了第一個室溫單分子場效應三極體(FET),為長遠的分子電子器件研究和開發打下基礎;②發展一系列分子自組裝技術構造一維有機納米材料,並實現對其形貌尺寸及光電性質的調控和最佳化,利用其一維放大的激子傳遞第一次套用於化學危險品及爆炸物的氣相實時檢測;③構建基於有機納米線的光電器件,開發出首批photo-chemiresistor感測器,並開創其在有機胺及相關毒品的痕量測定中的獨特套用;④設計合成新一代光穩定的分子螢光探針並套用於有害重金屬的痕量測定等。
- 學術論著
截至2020年12月,臧泠已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40餘篇,2015年以來論文被引用次數超5400次,被引用最多的40餘篇論文均篇引用近220次,編寫出版英文著作《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through Nanotechnology》。
時間 | 論文名稱 | 期刊名稱 |
---|---|---|
2014年 | A Bulk Boron-Based Photocatalyt for Efficient Dechlorination: K3B6O10Br | 《材料化學(Chem. Mater.)》 |
2014年 | 1D Nanofiber Composites of Perylene Diimides for Visible-light-driven Hydrogen Evolution from Water | 《皇家化學學會進展(RSC Advances)》 |
2014年 | Photodoping and Enhanced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unctionalized with a Wide Band Gap Oligomer | 《先進材料(Adv. Mater.)》 |
2014年 | Low Dose Detection of Gamma Radiation via Solvent Assisted Fluorescence Quenching | 《美國化學學會期刊(J. Am. Chem. Soc.)》 |
- 發明專利
截至2020年12月,臧泠已擁有技術專利30餘項(包括申請中),其中10餘項已經成功轉化工業研發。
- 承擔項目
截至2018年5月,臧泠作為首席科學家已主持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NSF)、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等資助的科研項目,共同主持過美國聯邦公路管理局(FHWA-IDOT)、美國國防部(DOD)、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初創企業創新研究項目(NSF-SBIR)等資助的重大項目。
- 學術交流
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臧泠講授的課程有“Nanoscale Probe&Imaging”等。
- 學術講座
時間 | 演講題目 | 合作院校 |
---|---|---|
2016年6月 | Molecular and Nanomaterial Sensors for Trace Explosives Detection | |
2016年10月 | One-Dimensional Molecular Self-Assembly: Optoelectronics, Sensors, and Beyond | |
2017年9月 | 新材料打造新世界 | |
2017年9月 | Detecting Danger at Nanoscale | 陝西科技大學 |
2018年5月 | Real-time Detection of Airborne Pollutions | |
2018年12月 | Detecting Heavy Metal Pollutions in Water Environment | |
2019年5月 | 1D Molecular Self-assembly: Nanofibers, Sensors and Other Related Optoelectronics | |
2019年7月 | 有機分子納米線的光電性能及化學感測 | |
2020年10月 | 1D Optoelectronics of Organic Nanofibers and Sensor Application in Trace Vapor Detection of Chemicals |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2003年 | 王寬誠研究學者獎 | 中國科學院 |
2007年 | NSF CAREER Award |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NSF) |
1995年 | 中國科學院億利達(香港)獎學金 | |
2017年10月 | 江蘇省宿遷“中學十大影響力校友”之一 | |
2020年12月 | 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 |
2022年1月 | 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2010年 | 2010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AIChE)年會分會主席 |
2012年 | NanoUtah Conference 2012大會主席 |
2012年 | 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 |
2015年 | 國家外專局引智專家 |
2017年9月 | 江蘇省宿遷中學“英才導師” |
中國科學院光化學重點實驗室兼職教授 | |
《先進材料科學(Scie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副主編 | |
《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編委 | |
《化學感測器(Chemosensors)》編委 | |
《納米工程和納米體系》編輯 | |
《影像科學與光化學》編委 | |
陝西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 |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 |
中國國家外專局引智專家 | |
中國國家基金委國際重大合作項目美方首席 | |
中國科學院中美創新國際團隊美方首席 | |
猶他—青海中美綠色合作夥伴美方首席顧問 |
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臧泠出生在宿遷一個書香家庭,其父親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伴隨臧泠長大的,是書香氣息和父親的諄諄教誨。臧父一直教育他,做事要持之以恆、善始善終,把它做圓滿了,讀書也一樣,臧泠時刻不忘父親的教誨。有重視教育的大環境,再加上自身的努力,臧泠從中學開始就嶄露頭角。
人物評價
“臧泠是納米材料領域著名學者。”(《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學報》評)
“臧泠在對社會的重大影響以及技術創新與發現等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innovation in areas such as patents and licensing, innovative discovery and technology, significant impact on society, and support and enhancement of innovation)。”(猶他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