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豆腐製作工藝

臧家豆腐製作工藝,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臧家豆腐製作工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相傳豆腐是由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劉安在安徽省壽縣與淮南交界處的八公山上燒藥煉丹時,偶然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豆腐。
在鹽阜地區,提起新坍鎮,人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新坍新坍,卜頁茶乾”這句流傳甚廣、反映地方特色的贊語。是的,但凡吃過新坍的豆腐、卜頁、茶乾等豆製品者,沒人不夸新坍的豆製品好吃。然而,在新坍眾多豆製品中,最為出名和受到人們青睞的那還是臧家豆腐坊。新坍鎮地處射陽西部,由於成陸及人口遷入歷史早於縣內別的地方,因而種植大豆和加工豆製品的技術、技藝也是早就傳入。多少年來,臧家豆腐坊不斷繼承和發展,變化的是從當年人工磨漿、驢子磨漿改成了現在的機械磨漿,但不變的是依然堅持選用本地種植的粒大皮薄的“土黃豆”和運用新坍特有的水源。
在臧家豆腐坊的豆製品中尤以茶乾突出。茶乾有的地方叫豆乾、豆腐乾、香乾。臧家茶乾有別於其他地方的茶乾,它的特點是色澤淡紅,形狀各異,韌而不堅,細膩爽口,生熟皆宜,讓人有一種吃了還想吃的感覺。
製作時,選用本地種植的粒大皮薄的“土黃豆”,浸泡洗淨後,通過細磨、過濾燒漿、兌鹵、放料、上包、壓榨、煮色等一列系工序。在兌鹵上,堅持使用傳統的鹽滷作為凝固劑,雖產量低於石膏,但原始風味及口感得到了保證。在放料上尤為講究,需選擇優質茴香、八角等佐料,按一定比例磨研後才能放入。在形狀上,過去新用的是小蒲包,將過漿加過佐料的熟漿灌入,通過壓榨,形成圓餅狀,或用竹、木框子做成方塊狀。現在市場已有了塑膠專用茶乾格子,紗布墊在框格上,舀進兌過海滷的熱豆腐腦,一層層往上加,加到6層左右,開始壓榨水分,工效較過去提高了許多。

傳承保護

今年58歲的臧道俊,做豆腐祖傳四代了,祖父臧達貴,父親臧樹春一一傳承。17歲開始學做豆腐,至今四十多年,授業徒弟帶過四、五個,在其他鄉鎮以此為生。
臧家豆腐傳統技藝加上現代技術,成就了新坍茶乾的美名,使其成為令人久食不厭的綠色食品。目前,新坍鎮從事豆製品特別是茶乾加工的農戶最多時曾達到1100多戶,日用黃豆多達25000公斤,產品不僅俏銷省內外多個城市,甚至還被華僑或客商帶去海外,受到了稱讚。
作為臧家豆腐坊技藝傳人的臧道俊,始終把這一傳統技藝作為傳承的根本,本著精良加工的做人本分,占有了交易市場的空間,使這一技藝得到延續。作為保護單位,射陽縣文化館積極推廣他的宣傳力度,推選他為首屆射陽“文化工匠”,指派專人對傳承人所掌握的技藝進行收集整理,設立了專人管理檔案。臧家豆腐工藝初步確立為保護項目以來,縣文廣新局組織人員多次登門進行進一步論證挖掘,鼓勵傳承人創作加工,並對自身的學藝傳承經歷進行再度整理。通過完善,已經達到“非遺”保護的預期目標,即將印製成傳承人的藝術人生和作品集,為努力傳遞社會正能量,起到了更為務實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