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獸面紋銅鐃年代是商代晚期,出土地點是1959年寧鄉縣老糧倉師古寨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臥虎獸面紋銅鐃
- 通高:70厘米
- 銑間寬:47厘米
- 重:109千克
銅鐃鉦部作合悼重嚷慨瓦形,有甬,甬上有旋,甬中空與腹腔相通。鉦部主紋為弧形粗線組成的獸面狀,四周邊沿和甬拒去捆部飾雲紋,鼓旁兩側各飾一立虎,隧部飾有一獸面。該器的形制、主紋與一般粗線條獸面沒有不同,獨特的地方是在於部內側鑄四臥虎,可能是為了殃嚷陵調節音的頻率而設。經過測音,得知此鐃不同的部位能夠發出承台不同的聲音。該器在湖南省博物館收藏的境淚抹同類器中體型最大,質量最重,在目前國內所有出土銅鐃中重量、大小排第二。
湖南地區出土銅鐃數量較多,多為單個出土,但與此鐃同出的卻還有4件,其中有2件象紋銅鐃、2件虎紋銅鐃、1件獸面紋銅鐃。後來在距離不遠的同一山坡上又一窖出土10件,有的專家認為其中9件是編鐃。但在9件銅鐃中存在著型制大小和紋飾方面的差異。無論是否存在編鐃,但從喇背組台一窖出土5件和一窖拒茅迎出土10件來看,其擁有者應當是同一主人,也就不能排除當時多件銅鐃同時使用的可能。此鐃形體厚重,擊之聲音宏大,是我國南方商時期鑄制的大型銅鐃中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