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佛院

臥佛院

臥佛院位於四川省安岳縣城以北25公里臥佛鎮。該處山勢蜿蜒,湖水瀅繞,翠竹掩映,景色幽雅恬靜。唐代在此建有規模壯觀的臥佛院。現寺院雖毀,但在長約1公里的臥佛溝、兩側高約20餘米的崖壁上,保留著盛唐摩崖造像1613軀,石刻經文15窟,碑刻、題記、經幢、異獸圖像等數十處。其造像區長達865米,龕窟142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臥佛院
  • 地理位置:四川省安岳縣城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摩崖造像,釋迦牟尼
臥佛,價值,臥佛院,發展,

臥佛

臥佛院摩崖造像,以《釋迦牟尼涅槃聖跡圖》最為壯觀。釋迦牟尼似一巨人向左側身橫臥在崖壁上,
臥佛-釋迦牟尼涅槃圖臥佛-釋迦牟尼涅槃圖
身長23米,頭長3米,肩寬3.1米,背北面南,頭東腳西,兩手平放,閉目似睡。頭蓄螺髻,雙耳垂上各戴一圓形綻花耳環,頭墊扁形荷花枕,體態修長,身著袈裟,曲眉豐頤,慈祥端莊。臥佛頭頂後方雕立一半身環眼力士,裸上體,左手攥拳,作守衛狀;腰間禪坐一弟子,面壁背弓,作侍候狀;足裸前挺立一力士,威武雄健,作護衛狀。全圖雕刻精緻,線條洗鍊,形象地展示出釋迦牟?涅槃"時超脫一切的幻想境界。臥佛的上方有一組釋迦牟尼"涅槃"前說法的造像,中坐釋迦牟尼,兩側分兩層侍立九弟子、兩菩薩、天龍八部,表情各異,既烘托出他們恭聆佛法的肅穆情景,又展現出護衛佛法的威嚴場面。
臥佛左臂下方的石壁上,鐫刻有宋兵部侍郎劉儀鳳及其表侄雍涓(普州參軍)的遊記詩文。在臥佛對面崖壁間,分布著密集的唐代摩崖造像龕;多為平頂,長方形。如34龕,高1.5米,內造觀音、地藏、日光、月光四菩薩立像,均高1.1米,雖風化嚴重,但仍可辨認。其造像尚屬罕見。

價值

臥佛院石刻造像尤以構圖奇特,立意新穎,雕工精絕的“釋迦牟尼涅槃圖”(臥化佛)聞名於世,為中國最大的唐代全身石刻臥佛造像,是中國唯一一處左脅臥的“涅槃圖”,是全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全身臥佛像,堪與樂山大佛——世界第一大彌勒坐佛媲美,具有極高的美學觀賞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整個造像依山取勢、精心設計、大膽創新,由三組造像構成,占整個崖面300餘平方米。上面一組造像是釋加牟尼涅槃前的說法圖,中間一組為唐代“釋迦牟尼涅槃圖” 臥佛造像。臥佛面南背北,側身橫臥於岩壁間,全長23米,曲眉豐頤,坦胸露肌,形態端莊。頭東腳西,左脅而臥,與佛經“北首右脅臥”、“枕手累雙足”相悖,更顯獨到神秘之勢。下邊一組造像為佛經變故事。

臥佛院

在長約一公里的臥佛溝兩側高約20米的崖壁上,存留著大批刻造於唐代、五代、北宋的摩崖石刻造像和石刻佛經,其造像區長達865米,龕窟142個。有石刻造像1613尊,石刻佛經15窟,碑刻、題記、經幢、異獸圖像等數十處。摩崖造像以佛教禪宗為主,間有密宗造像,題材多達57種。造像中的人物、器物、動物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情態萬千,神態自然,是中國中期石刻藝術鼎盛時期作品中的佼佼者。景點有:釋迦說法圖、涅槃經變(臥化)、三身佛、彌勒佛、千佛、千手觀音、經幢、石刻佛經等。
在臥佛溝兩岩約800米長的懸崖峭壁上開鑿有55個藏經龕窟,其中已具雛形或竣工的43窟,空經洞1個。已刻經文至今又保存較好的15窟,佛經刻字面積152平方米,字型大1-2厘米,直行鐫刻在窟內左中右3壁上,字型多是唐楷。現存清晰可識的經文共20餘種、70萬字,似如一座經庫。從46號窟左壁釋靜泰撰寫的“經論目序”中得知,“一切經論目序”來自“大唐東京(洛陽) 大敬愛寺”。主要經目有《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序》、《佛名經》、《大般涅槃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檀三藏經》、《妙法蓮花經》等。刻經題記現存有“開元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三年”等。其中,“開元十一年”、“開元二十一年臥佛院僧玄應書”等字跡尚比較清晰。據此可以肯定,臥佛及石刻佛經為盛唐時期的傑作。雖然臥佛寺院早已蕩然無存,但從石刻造像及石刻佛經的規模,也可推測出當時臥佛院的輝煌和古普州經濟文化的繁榮景象。

發展

1988年1月13日,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臥佛院摩崖造像和刻經年代始於唐開元十一年(723)以前,大規模造像刻經在唐開元年間,從宋代起逐漸衰退。由盛唐高僧玄應及以後的僧俗共同營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