臍瘡,病證名。出《諸病源候論》。又稱臍中生瘡。多由臍濕(詳該條)而致皮損,復感毒邪,壅郁局部而發。症見臍部紅腫,輕者局限於臍部,重者可向周圍蔓延,...
臍瘡病是指小兒出生後斷臍結紮護理不善,或先天性異常而發生的臍部病證。...... 臍瘡病是指小兒出生後斷臍結紮護理不善,或先天性異常而發生的臍部病證。...
臍漏,病病名。指生於臍部的漏管。亦名臍漏瘡、落臍瘡。...... 臍漏,病病名。指生於臍部的漏管。亦名臍漏瘡、落臍瘡。中文名 臍漏 性質 病名 出處 《...
臍部疾患,中醫病名。臍部疾患是指小兒出生後斷臍結紮護理不善,或先天性異常而發生的臍部病證。其中臍部濕潤不乾者稱為臍濕;臍部紅腫熱痛,流出膿水者稱為臍瘡...
龍石散治湮民瘡。 伏龍肝不拘多少,為細末,滑石少許,各為極細末,和勻,摻在瘡上,外用草紙隔之,數日即愈。落臍瘡落臍瘡,乃小兒之症也。小兒自落臍帶之後,...
9、小兒臍瘡。用馬齒莧燒過,研末敷塗。10、疔瘡腫毒。有馬齒莧二分、石灰三分,共研為末,加雞蛋白調勻敷塗。11、積年惡瘡。用馬齒莧搗爛封住,或取汗煎濃...
金兩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一。主治小兒臍瘡不瘥,因風傳變,欲為撮口或發癇者。...
陰癲(yīn diān ),病證名。初生臍瘡未愈,頻頻洗浴所致癲證。五癲之一。《諸病源候論》卷二:“陰癲,初生小時,臍瘡未愈,數洗浴,因此得之。”參見癲、五癲...
釋名 蠐螬、地蠶、應條。 氣味 鹹、微溫、有毒。 主治 1、小兒臍瘡。用蠐螬研末敷塗。數次可愈。 2、小兒唇緊。用蠐螬研末,豬油調搽。 3、丹毒。用蠐螬...
早在隋大業年間巢元方等人編撰的《諸病源候論.臍瘡候》中就有“初生斷臍,洗浴不即試燥,濕氣在臍中,因解脫遇風,風濕相搏,故臍瘡久不瘥也。臍瘡不瘥,風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