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膠澳志
- 成書於:1928年
- 類型:線裝官修志書
- 簡介:記錄城市狀況的專志
名稱由來,內容簡介,體例結構,保存珍藏,
名稱由來
青島在明清時期還是即墨縣的一個小漁村。明萬曆六年,即墨縣令許鋌奏請開海口,將青島闢為貿易港,稱青島口。到了清代還屬即墨縣仁化鄉,仍稱“青島口”。其實,青島市命名之前,青島地區已稱膠澳。膠澳,即膠州灣的意思,隸屬膠縣和即墨兩縣,從膠州灣中心分界,東屬即墨縣,西屬膠縣。因此記錄青島的志書又稱《膠澳志》。
內容簡介
《膠澳志》一書,趙琪修,袁榮叟纂。民國17年(1928)青島華昌印刷局鉛印出版,豎排線裝。16開本,白紙1函10冊12卷,60萬字,附圖8張。記錄青島開發最初的三十年(1897-1927)的歷史,全書十二卷,線裝十冊,當年刊印。是青島地區早期的重要志書。
主修趙琪,字瑞泉。山東掖縣(今萊州)人。1925年7月膠澳商埠督辦公署改稱膠澳商埠局,趙琪任膠澳商埠局總辦。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趙琪先後連任日偽青島維持會長,日偽青島市長,日偽青島特別市長,日偽華北政務委員會會員。主纂袁榮叟,曾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秘書處處長。
本志記載1897至1927三十年間德國侵占、日本侵占和中國北洋政府統治青島時期的早期歷史,志名謂膠澳,是以當時建置謂膠澳名稱,故曰《膠澳志》。本志體例較完備,規模宏富,資料翔實,詳今略古。對歷代沿革記述較簡,而對德國侵占租借始末、日本侵占始末和中國收回始末都立題詳記,並指出“在德國人心目中租借同於割讓。”附圖八張,印刷精湛清晰:
1. 膠澳商埠區域圖
2. 青島市街圖
3. 膠澳東部地形山脈圖
4. 膠澳西部地形山脈圖
5. 嶗山遊覽圖
6. 青島及附近周年雨計分配略圖
7. 青島周年有霧日數有雨日數及雨量變差圖
8. 青島周年氣象變差圖
體例結構
從體例和內容上看,此志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一是體例有獨到之處。“體例”共列八條:(1)正名實;(2)辨宗旨;(3)分門目;(4)限時代;(5)明去取;(6)辨體裁;(7)嚴論斷;(8)原述作。根據這八條指導原則,篇目設定有民社志、政治志、食貨志、交通志、教育志、財賦志等等,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的發展狀況,在修志的方法上,借鑑了古志的經驗,根據城市的特點還有不少新創。可以說《膠澳志》的篇目和體例,對後來山東地方志編修有一定的影響。二是較為詳細的記錄了德、日帝國侵華史。此志比較詳細的是沿革志、藝文志和大事記。“沿革志”對歷史沿革談得較簡,而對“德人租借始末”“日本占據始末”和“中國收回始末”談得較詳。在記述德國人租借青島的經過之前,記錄了當時德國人的侵略野心,“在德人心目中視租借同於割讓”。與其說《膠澳志》是一部方誌,還不如說它是一部近代帝國主義侵華資料匯集。三是積累了一些關係國計民生的原始資料。特別是有關青島的市政、經濟、人口等社會狀況的統計數字更有價值,如《青島市圖》《青島附近周年雨計分配略圖》《青島周年氣象變差圖》等,是其他志書里所沒有的
保存珍藏
《膠澳志》印自1928年,至今已83年,印量少,歷經戰火動亂現存完善者甚少,尤其八張圖大都不全。是記實青島珍貴的古籍善本。覓一全套已屬不易,有緣藏者當為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