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哀,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陰脾經。位於腹部臍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處。布有第八肋間神經及第八肋間動、靜脈。主治腹痛,泄瀉,便秘,痢疾,消化不良等。直刺1-1.5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腹哀
- 出處:《針灸甲乙經》
- 隸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 功能:健脾和胃,理氣調腸
- 主治:腹痛,泄瀉,便秘,痢疾等
- 特殊主治: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
- 操作:直刺1-1.5寸
- 主要配伍:配氣海穴治腸鳴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治法,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功效,附註,
名稱釋義
1、腹哀。腹,腹部也,脾土也。哀,悲哀也。該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脾土受水之害。本穴物質為大橫穴傳來的天部水濕雲氣,至本穴後,水濕雲氣化雨降之於地部,脾土受濕而無生氣之力,因而悲哀,哀其子金氣不生也,故名。
2、腸哀、腸屈。腸,大腸也,此指大腸所主的金氣。哀,悲哀也。屈,虧缺也。腸哀、腸屈名意指本穴的天部之氣虛少,脾土生髮之氣不足。理同腹哀名解。
3、足太陰陰維之會。本穴的地部經水為滿溢之狀並散流脾經之外,表現出陰維脈的氣血特性,故為足太陰陰維之會。
功能作用
冷降脾濁。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而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定位
腹哀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當臍中上3寸,距前正中線4寸。
解剖
在腹內外斜肌肌部及腹橫機肌部;有第8肋間動、靜脈;分布有第8肋間神經。
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等多種胃腸腑病證。
操作
直刺1-1.5寸。
臨床運用
消化系統疾病:繞臍痛,消化不良,痢疾,胃潰瘍,胃痙攣,胃酸過多或減少,消化不良,便秘,腸出血。
配伍
配氣海穴治腸鳴。
功效
健脾和胃,理氣調腸。
附註
足太陰與陰維脈交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