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微生態宿主感染基因組學研究》是項春生、李益飛、王欣、凌宗欣、牟曉洲於2013年10月30日編制的科技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道微生態宿主感染基因組學研究
- 作者:項春生、李益飛、王欣、凌宗欣、牟曉洲
- 編制時間:2013年10月30日
- 報告類型:最終報告
《腸道微生態宿主感染基因組學研究》是項春生、李益飛、王欣、凌宗欣、牟曉洲於2013年10月30日編制的科技報告。
《腸道微生態宿主感染基因組學研究》是項春生、李益飛、王欣、凌宗欣、牟曉洲於2013年10月30日編制的科技報告。內容摘要 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高發病率和高病死率的主要疾病之一。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各種腫瘤和慢性病增多,...
從微生態學和宿主免疫的角度闡明OBS病人高發尿路感染的機制,為預防和治療OBS術後尿路感染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依據。通過項目研究證實:1,尿路微生態影響膀胱腫瘤的發生髮展,同時發現膀胱腫瘤發生髮展的關鍵功能菌和菌譜。2,原位迴腸代膀胱術後,腸道引進新的尿路微生態是術後尿路感染髮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隨著時間的...
本研究選取與人類生活關係密切的經口染毒的環境污染物,利用體外細菌與腸上皮細胞混合培養技術,從細菌增殖、粘附、侵入等方面篩選出可能影響腸道菌群的環境污染物;通過大鼠體內染毒實驗,利用PCR-DGGE、元基因組學等分子微生態學的研究方法,證實環境污染物可以改變腸道菌群構成,發現與特定污染物代謝相關的潛在功能菌...
更令人興奮的發現是,腸道菌群可以直接調節宿主脂肪存儲組織的基因表達活性,使宿主增加脂肪的積累。這些研究有力地支持了腸道菌群在人類這樣的“超級生物體”生理代謝中的地位。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肥胖是人的基因和微生物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後者的作用可能更大。重要作用 “人體內共生的微生物...
傳染病學、感染基因組學及幹細胞誘導分化。研究內容 1、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在研課題包括美國國防部基金項目子課題“宿主對Burkholderia感染的免疫應答反應研究”,國家973項目子課題“腸道微生態宿主感染基因組學研究”,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陰道微生態菌群多樣性變化與細菌性陰道病發病機制研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