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造口治療師

腸造口治療師(Enterostomal Therapist)是指專門從事造口、傷口病人手術前、手術後的宣教、諮詢,包括在術前造口部位的選擇,術後飲食、生活,以及出院後的護理等方面提供諮詢的專門人員。2001年中國第一所腸造口治療師學校在廣州中山大學開班,以後陸續在北京、上海、南京、溫州開辦腸造口治療師學校,每年為中國輸送50餘名腸造口治療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腸造口治療師
  • 外文名:Enterostomal Therapist
  • 屬性:有目的、有計畫
  • 數量:造口者達百萬之多
  • 起源:1793年
職責,國際造口培訓概況,中國造口發展概況,存在問題與展望,

職責

腸造口治療師
現代造口術是有目的、有計畫進行的,其歷史僅200餘年。1793年法國Duret醫生首先成功地為一個先天性肛門閉鎖嬰兒作了髂腰部結腸造口術,患者生存45年。
全球造口每年數十萬之多,據推測我國每年也有十萬人因各種原因接受造口手術治療。現有造口者達百萬之多。造口以腸造口最多,其次是尿路造口、胃造口、氣管造口等。外科醫生多著重造口手術,很少關注造口護理;而護士又缺乏相關知識、護理不當,所以現代造口術早期,醫生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但由於造口帶來的麻煩或合併症,又使病人陷入痛苦之中。美國外科醫生坦波(Turnbull)為造口者傾注了極大的愛心,培養出世界上第一個專業造口治療師NormaGill,並首先提出造口治療是一門新興的科學——造口治療學。
1961年他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造口治療師學校,開拓了現代造口護理的先河。他還編著了腸造口圖譜,倡導成立造口治療的學術團體,促進造口治療學術交流,所以被譽為“腸造口治療之父”。1978年NormaGill倡導建立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WCET),致力推動造口治療全球化發展。

國際造口培訓概況

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具備專業造口知識的外科醫生和具備資格證書的造口治療護士。截至2003年為止已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造口治療師教育計畫或學校獲得WCET認可。目前世界上已有48所造口治療師學校和6000餘名造口治療師。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造口治療護理的範疇也由腸造口治療擴展至尿路造口護理、複雜傷口護理和失禁護理。1992年造口治療師(enterostomaltherapists,ET)又改稱為創傷、造口、節制功能護理師(woundostomycontinencenurses,WOC)。
日本早在1965年開展造口(人工肛門)康復工作,但造口治療師(ET)學校是在1986年6月以克里夫蘭醫院(CleverlandClinic)的分校形式在東京的聖路加醫院成立。新加坡的造口護理課程系由衛生部和造口康復會共同制訂的。1994年3月首次舉辦包括造口、失禁處理的理論和實踐的課程講習班,共12周,授課和實踐的時間各占40%和60%,參加人員來自各醫院的國家登記的註冊護士。韓國於1987年在首爾國立大學醫院成立第一個腸造口治療師訓練班,全部課程4周共124小時(講課40小時,實踐84小時),內容包括胃腸道、尿路和皮膚的解剖、造口手術適應證、術中處理、創傷處理、皮膚處理、結腸造口灌洗、康復等,每年一期,至1993年已有133名畢業生。馬來西亞至1994年已擁有7名腸造口治療師,均接受澳大利亞的專門培訓,後來有百餘名護士接受過10天的課程培訓,現在已有6周的造口治療課程培訓。泰國每年舉辦對護士進行短程造口護理訓練班。台灣早在1971年建立造口治療護理單位,至1995年已擁有9名專職的造口治療師服務於各大醫院,在較大的9所教學醫院設立單獨的腸造口治療師室[6]。香港1982年已有1~2名造口護士在全職或兼職情況下提供造口護理服務,在瑪麗醫院的婦產科中設立造口護理診所,1985年香港第一所醫院外的造口護理診所成立。1995年香港瑪嘉烈醫院開辦了香港第一個造口治療師培訓課程。1997年瑪麗醫院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開設造口治療師培訓課程,至今香港已有8位全職、100名兼職造口治療師,香港造口治療師學會有300餘名會員,於2001年和2004年分別在廣州、北京協助開辦了兩所造口治療師學校[7]。迄今,亞洲地區共有10所造口治療師學校。中國內地造口治療起步較遲。

中國造口發展概況

國內誰最早施行造口術已無從考究。1984年甘肅省尹伯約等編寫了一本約65000字的《人工肛門》,喚起人們對腸造口的關注。1988年上海喻德洪教授訪問美國克里夫蘭基金醫院及其腸造口治療學校,回國後立即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舉辦了首屆“腸造口培訓班”,成立了上海造口聯誼會。至2004年上海長海醫院共舉辦了同類的短期學習班14屆,培訓了1000多名肛腸外科醫生和護士。後來,廣州、北京、廣西、重慶、杭州等地都舉辦了腸造口治療培訓班和成立造口聯誼會。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從1998年至今每年都承辦了國家繼續教育項目——造口治療師培訓班,培訓學員400餘人。迄今,受過短期造口治療培訓的醫務人員超過2000人,遍及全國各地。1998年上海長海醫院喻德洪教授創辦了造口博物館和造口圖書館,收藏了來自世界各地8個國家和13個公司的腸造口器材、國內造口者自製的器材以及各類有關造口的書籍,以及13個國家的32種雜誌。1997年中國惟一的公開發行的腫瘤科普報紙——《防癌報》開闢了《造口之友》專版,到現在已出版59期,印發70萬份,深受造口者和醫務人員的歡迎,有力推動了我國造口康復事業的發展。自上海造口聯誼會成立以來,18年間全國17個省和4個直轄市建立了38個造口聯誼會或造口人之家。
正規造口治療師培訓是1993年開始,由NormaGill獎學金資助,上海派出2名護士赴澳大利亞腸造口治療學校學習,1994年學成回來,填補了我國造口治療師的空白。1998年廣州中山大學萬德森教授赴澳大利亞考察結直腸外科和腸造口治療進展。同年,他根據NormaGill基金會“結對工程”(Twinningproject),與香港瑪麗醫院朱建華醫生和香港造口學會李偉娟女士聯繫,商討在國內建立造口治療師學校。2000年廣州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派出3名護士、上海瑞金醫院派出1名護士赴香港瑪麗醫院接受造口治療師培訓課程(ETNEP)。2001年中山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護理學院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及香港造口治療學會合辦了國內第一所造口治療師學校——中山醫科大學造口治療師學校,共培訓了5屆學員總計59名。2004年在香港造口治療學會幫助下,北京大學醫學部成立了國內第二所造口治療師學校,培訓2屆學員共22名。迄今,國內獲得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承認的具有正式證書的造口治療師共有88名(其中8名在境外接受培訓)。為了適應ET培訓的需要,喻德洪教授主編的《腸造口治療》於2004年正式出版,萬德森、朱建華、周志偉、潘志忠等主編的《造口康復治療——理論與實踐》也在2006年10月正式出版。
2001年北京腫瘤醫院召開了“造口治療師專科護理暨學術研討會”。2002年~2003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開設了“造口專科護理課程培訓班”,還舉辦了“造口、失禁、傷口護理”全國護理學術研討暨專題講座。2004年北京協和醫院舉辦了“造口、失禁及傷口護理”培訓班。2001年7月中華護理學會召開了北京17家三級醫院護理部主任參加的“造口治療專科進展”研討會,與會者一致認為造口護理屬於專科護理範疇,造口治療師的培養對確立中國專科護士的地位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2003年11月中華護理學會組織成立“造口、傷口、尿失禁”專業學術委員會。
廣州、北京、上海、天津、哈爾濱、杭州、重慶、廣西等地的造口治療師都開設了造口門診,每間門診的門診量一般300~400人次/年。另外,還要處理複雜傷口和大小便失禁病人。

存在問題與展望

ET隊伍今後肯定還要不斷壯大,但是目前所顯現的問題必須正視和設法解決。
ET在醫院的定位問題:500張病床以上的腫瘤醫院或綜合醫院具備1~2名全職ET是恰當的。但她們服務全院,歸屬哪個科室卻未明確,未能成為一個獨立單位,連辦公室、儲物室(存放造口器材)都沒有。由於編制和獎金問題,有些科室不願意接納服務全院的ET。
ET獨立在造口門診應診,承擔醫療風險,但未有相應法規保障。造口護理規範尚未形成,有待制訂一系列護理標準作為ET參考。造口治療師的作用尚未被醫院領導和醫生理解與重視。
中國13億人口,每年造口10萬,現有造口人累積達100萬之多,全國ET不足100人,當然不能滿足需要,今後還要繼續努力,加快ET的培養。在ET隊伍擴大的同時,尚要規範造口護理制訂造口護理標準;明確造口門診職責;制訂相應法規使ET能夠充分發揮獨立處理造口傷口、失禁的護理工作;通過有關部門協商明確ET在醫院中的定位;建立中國ET協會,更好與WCET接軌,加強對外交流,提高造口康復治療技術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