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癰病

介紹,辨證分型,治療,

介紹

腸癰是指癱毒熱結於腸府,以急性腹痛為不要表現的病證。《內經》中稱為大腸痛:漢《金醫要略》制訂了腸癰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
腸癰之發生,系因外邪侵襲,壅熱腸腑;飲食不節,損及脾胃;飽食後暴急奔走或憂思惱怒,氣機受阻等,導致腸腑傳導失職,氣血瘀滯,敗血濁氣壅遏,濕熱積滯腸間,發而為腸癰。如熱毒過盛,則敗肉腐敗,化而為膿。
關於本證的針灸治療,在《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已提到灸治腸癰之法:“屈兩肘,正灸肘頭頭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
現代西醫學中的急性闌尾炎可歸屬於本病證範疇。

辨證分型

腸癰,症見身熱,腹痛拒按。如屬氣血瘀滯,則身熱不高,腹痛隱隱,持續不休或陣發性加重,且多位於右下腹,或可觸及包塊,脈弦或弦細,舌質正常現瘀斑,苔薄白或白膩;如屬濕熱壅積,則身熱口渴,腹痛明顯,噁心嘔吐,大便秘結或泄瀉,小便短赤,脈弦數或滑數,舌紅,苔薄黃或黃膩;如為熱毒熾盛,則高熱口乾渴,腹硬滿劇痛,面紅目赤,口焦唇裂,大便乾結或熱結旁流,小便短赤,脈弦滑數或洪大,舌乾紅或降,苔黃燥或起芒刺。

治療

1.治則:化瘀清熱通腑。
2.處方:闌尾穴、阿是穴、大腸俞;瘀滯加氣海,濕熱加太白,熱毒加天樞、曲池,去阿是穴。
3.方義:闌尾穴為近人總結之治腸癰的有效穴,具顯著的泄熱鎮痛作用;大腸俞為大腸之背轉腧,取之可逐積滯而通腸腑;阿是穴乃腹部觸壓之最痛點,用以疏利局部經氣。如瘀滯為主,配氣海加強行氣之力,氣促血行,則瘀可化,滯可通;如濕熱為重,加脾之原太白,清利濕熱;如屬熱毒熾盛,病勢最為危急,宜急取大腸經之合曲池,清陽明氣分之熱毒,選大腸募穴天樞,利腸腑氣機,推陳出新。
4.治法:先取闌尾穴,宜在穴區內按壓,找出壓痛最明顯點進針,深刺。施以瀉法,適當加強刺激強度。余穴亦用瀉法,留針時間可長,直至症狀改善,其間應反覆作間斷運針。熱毒型須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日針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