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腲腿風
- 古名:猥退風
- 別名:腲腿
- 出處:《萬病回春·中風》
腲退
腲(猥)退(腿),即腲退風、風腲退,首見於隋·巢元方等《諸病源候論》。《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上·風腲退候》云:“風腲退者,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不自覺知是也。由皮肉虛弱,不勝四時之虛風,故令風邪侵於分肉之間,流於血脈之內,使之然也。經久不瘥,即變成水病。”
但是歷代醫家多以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偏風第四》所云“治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方”及“猥退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灸百會”為據,認為腲(猥)退是“半身不遂,失音不語”。如
明·樓英《醫學綱目·卷之十·中風》云:“腲退風者,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臨事不前,亦偏中於心肺經所致也。”
明·龔廷賢《萬病回春·中風》云:“腲退風者,半身不遂,失音不語。”
李經緯、鄧鐵濤等主編《中醫大辭典》云:“猥退風,古病名。見《備急千金要方》卷八。一作腲腿風。本病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為主症,屬於中風之類的疾患。”
亦有學者認為猥通“痿”,而單獨釋義。如汪巽人、陳竹友《古醫籍詞義》云:“猥,⑴通‘痿’。‘八風散,主八風十二痹,猥退半身不遂。’(《千金要方·諸風》)‘兼治賊風,偏風,猥退風,半身不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風治法》)。”
若按照《中醫大辭典》等“本病以半身不遂、失音不語為主症,屬於中風之類的疾患”之解釋,欠妥。
按:腲退,或作猥退、腲腿,即“腲腇→萎腇(音萎餒 wei nei)”,系疊韻連綿詞。所謂連綿詞(字),多由2個或2個以上的音節表示一個整體意義,無論音節多少,是不能分別釋義的。腲退(猥退、腲腿)→腲腇→萎腇,此即由字形變化,而聲(讀音)轉化(退tui→腇nei),再到詞義相通,完全符合聯綿字的特點。
時賢羅石標《說醫解字·聯綿字》云:“聯綿字因聲見義,不拘字形,故有形變、聲轉、義通的特點。……由於連綿詞中的古今字、方言詞、外來詞有多種形變,形變而聲轉義通,故可把它視作同源詞。……聯綿字與通假字有別,通假字有本字與借字之分,而聯綿字的本質是語源相同,不存在通假關係,是不必考求其本字的。”所以腲退(猥退、腲腿)→腲腇→萎腇,其韻母按現代漢語拼音為ei(罪、賄)。
腲腇、萎腇,鬆緩、舒遲、軟弱之義。《集韻·賄韻》云:“腇,萎腇,耎弱也。”
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卷第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云:“豈有知其無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從族乎?”注云:“萎腇,耎弱也。萎,音於罪反;腇,音乃罪反。” 又,《文選·王褒<洞簫賦>》云:“其奏歡娛,則莫不憚漫衍凱,阿那腲腇者已。”李善註:“阿那腲腇,舒遲貌。”
時賢高文柱等校注《外台秘要方·卷第十四·風猥退方三首》注云:“按:‘猥退’、‘腲退’,亦作‘腲腇’、‘萎腇’,義並同。形容身體虛滿軟弱。”
又,腲退,亦作(疒畏)(疒退)。《中國醫籍字典》:“腲(wei 委)[風腲退]病名。亦稱‘腲退風’,或作‘(疒畏)(疒退)’。指肢體痿廢不用一類病證。《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風腲退候》:‘風腲退者,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不自覺知是也。’”
《集韻·賄韻》云:“(疒退),(疒畏)(疒退),風病。”宋·張君房《雲笈七箋·卷之三十四·雜修攝》云:“若卒得中風病固,(疒畏)(疒退)不隨,耳聾不聞,頭眩癲疾,咳逆上氣,腰脊苦痛,皆可按圖視像,於其疾所在,行氣導引,以意排除去之。”
“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是中風病的主要症狀。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病證部分·中風病》中說道:“中風病是在氣血內虛的基礎上,因勞倦內傷、憂思惱怒、飲食不節等誘因,引起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直犯沖腦,導致腦脈閉阻或血溢腦脈之外;臨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症;具有起病急,變化快的特點;多發於中老年人的常見病。相當於西醫的急性腦血管病,又稱腦卒中。是一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瀰漫性腦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徵的腦血管疾病。從病理上分為缺血性中風和出血性中風兩種。”這是目前對“中風病”最權威的解釋。
“腲退”者,指“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不自覺知是也”,或“四肢不收,身體疼痛”等表現,乃“由皮肉虛弱,不勝四時之虛風,故令風邪侵於分肉之間,流於血脈之內,使之然也”。
綜上所述,腲退(猥退、腲腿),即“腲腇→萎腇”,義同,疊韻連綿詞,形容身體虛滿軟弱,與《諸病源候論》所云“風腲退者,四肢不收,身體疼痛,肌肉虛滿,骨節懈怠,腰腳緩弱,不自覺知是也。由皮肉虛弱,不勝四時之虛風,故令風邪侵於分肉之間,流於血脈之內,使之然也。”及《備急千金要方·卷八·偏風第四》目錄後附有“猥退、緩弱、攣急、腰腳痛”4個相關症狀相吻合,肌肉(骨節)之病,皆系“由皮肉虛弱,不勝四時之虛風,故令風邪侵於分肉之間,流於血脈之內,使之然也。”非指“半身不遂,失音不語”之中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