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靶向納米探針NIRF-CCPM-RGD的多功能分子顯像研究》是依託北京大學,由楊志擔任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腫瘤靶向納米探針NIRF-CCPM-RGD的多功能分子顯像研究
- 項目負責人:楊志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和個體化綜合治療是降低腫瘤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將多種分子影像技術有機結合(多模態分子影像)進行腫瘤分子成像是近年來的研究重點。多模態的分子影像需要有多模態的分子探針作為保障。納米技術為多模態腫瘤分子探針提供了技術平台。本研究以具有優良生物學性能的近紅外核交聯聚合膠束納米粒子(NIRF-CCPM)為載體,將具有腫瘤靶向性的多肽RGD(精氨酸(Arg,R)-甘氨酸(Gly,G)-天冬氨酸(Asp,D))與納米粒子偶聯,獲得新型的腫瘤靶向的納米分子影像探針,研究其生物靶向性、細胞攝取機制、腫瘤定位性能,進行腫瘤靶向的螢光顯像與核醫學顯像,進行腫瘤的靶向分子影像診斷研究,探尋在同一種分子上進行多種分子影像探針的研究,以達到腫瘤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目標。
結題摘要
本課題以自行合成的近紅外核交聯聚合膠束(NIRF-CCPM) 粒子為載體,通過化學修飾方法,將具有腫瘤靶向的小分子多肽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引入到納米粒子表面的氨基上。獲得腫瘤特異性靶向識別的納米探針NIRF-CCPM-RGD,通過括激發/吸收光譜、透射電子顯微鏡在內的多種分析、表征手段對該納米粒子進行了全面的表征。表明該納米粒子偶聯後幾乎保持原有的物理特性,分子粒徑為25-30nm。選取U87人腦膠質瘤細胞,進行細胞攝取實驗,通過螢光顯微鏡在分子水平觀察到,NIRF-CCPM-RGD能被U87特異性攝取。並通過NIRF顯像方式對該納米粒子進行了藥代動力學研究,研究表明,修飾後的納米粒子血液清除加快由原來的22.4 h增加到11.2 h。達到了納米粒子修飾的目的。 將該納米粒子進行放射性核素111In進行標記。獲得具有新型雙模態納米分子探針111In-NIRF-CCPM-RGD。放射性標記過程中,標記率80%,經過分離純化之後,放化純度大於98%。體外穩定性研究表明,在其在5% 小牛血清緩衝液中靜置72 h,依然保持有90%的穩定性。通過種植U87的裸鼠,進一步進行體內生物學評價。在靜脈注射111In-NIRF-CCPM-RGD納米粒子24,72,120h後進行體內分布評價。在24h後,111In-NIRF-CCPM-RGD保持了7.45±1.03 ID%/g的血藥濃度。除了修飾後的納米粒子較快的血液清除之外,其在U87腫瘤的攝取也得到提高,24h的攝取為3.45±0.59%,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腫瘤的攝取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其在NIRF的顯像中表明相應腫瘤區域出現特異性富集。並且,核醫學圖像與紅外圖像具有較好的吻合一致性。本項目的研究表明,111In-NIRF-CCPM-RGD納米粒子的設計、合成及初步生物學評價說明其同時兼具光學和核醫學顯像功能,是性能優良的新型雙模態納米分子探針,能夠幫助提高腫瘤的診斷效能,為建立光學/核醫學用於腫瘤靶向雙模式成像奠定理論基礎。總而言之,本項目完成了關於:“獲得新型的腫瘤靶向的納米分子影像探針,研究其生物靶向性、細胞攝取機制、腫瘤定位性能,進行腫瘤靶向的螢光顯像與核醫學顯像,進行腫瘤的靶向分子影像診斷研究,探尋在同一種分子上進行多種分子影像探針的研究”的設定研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