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學概論》是現代陸瘦燕等主編的一本針灸類中醫文獻。1959年出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腧穴學概論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者:陸瘦燕等
- 類別:針灸類
《腧穴學概論》是現代陸瘦燕等主編的一本針灸類中醫文獻。1959年出版。
《腧穴學概論》是現代陸瘦燕等主編的一本針灸類中醫文獻。1959年出版。...... 《腧穴學概論》是現代陸瘦燕等主編的一本針灸類中醫文獻。1959年出版。...
《普通高等教育中醫藥類規劃教材:腧穴學(供針灸類專業用)》是針灸類專業的基礎課。全書共分七章及一篇附錄。第一章為概論,主要闡明腧穴學的基本概念、研究範圍...
《腧穴學教學重點與模擬題解》一書的出版社是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出版時間是2000-01。...
八曜穴,經外奇穴名。見《腧穴學概論》。位於大椎穴上下左右各外開一寸,斜四方也各外開一寸處。計八穴。兩旁當斜方肌、菱形肌、頭最長肌、夾肌處;有頸橫動脈及...
下字灸穴,經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學概論》。位於第2、3腰椎棘突之間點1穴,第3腰椎棘突之高點1穴,第4、5腰椎棘突之高點1穴,平2、3腰椎棘突之間點左右各0...
近代《腧穴學概論》列作經外穴,名絕孕。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南往猜你喜歡...
經外穴名。《太平聖惠方》:“小兒龜胸……灸兩乳前各一寸半上二行,三骨罅間六處,各三壯。”近代《腧穴學概論》列為經外穴,名小兒龜胸。在前胸第二、三...
肩內俞,經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學概論》。於肩前部,肩峰與肩胛骨緣突內側凹陷取線之中點下1寸處取之,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第2肋間神經的外側皮支,深層有胸...
肩俞,經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學概論》。位於肩部,肩峰關節與肩胛喙突內側凹陷連線中點處,在肩髃穴與雲門穴中間取之,左右計2穴。主治半身不遂,上肢麻木疼痛,肩...
六縫,經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學概論》。位於手掌側第2、3、4、5指近端指骨關節橫紋中點各1穴(即四縫穴),以及拇指掌指關節橫紋中點和指骨關節橫紋中點各1穴,...
八曜,經外奇穴名。出《腧穴學概論》。在大椎穴上下左右各開1寸,斜四方亦各開1寸,總計8穴。淺層主要布有第8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棘突間皮下靜脈叢,深層有...
肩內陵,經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學概論》。別名肩前。於肩部腋前皺襞之上方,肩鎖關節內側凹陷與腋前皺襞連線中點處取之,左右計2穴。皮膚有鎖骨上神經的外側支與...
奇穴名。出自《太平聖惠方》。《腧穴學概論》列作奇穴,名絕孕。又名斷戶。 定位:位於腹正中線上,臍卜2.3寸處。 局部解剖:在腹白線上,深部為小腸;有腹壁...
盲腸,經外奇穴名。載於《腧穴學概論》。位於右下腹部,右側髂前上棘與臍孔連線中點處,約在胃經外陵穴外側,共1穴。皮膚有第11、12胸神經和第1腰神經前支的前...
”《經穴治療學》列作經外穴,名小兒疳瘦;《腧穴學概論》名小兒疳痢。《經穴匯解》名尾翠。在尾骨尖端直上3寸。主治小兒疳癆羸瘦,消化不良,腹痛下痢,脫肛等...
上字灸,經外奇穴名。出自《腧穴學概論》。位於第2腰椎棘突下1穴,第3腰椎棘突之高點1穴,第4腰椎棘突下1穴,及平第4腰椎棘突下點兩側各0.5寸處各1穴,計...
先後出版了《經絡學圖說》、《腧穴學概論》、《刺灸法漚論》、《針灸腧穴圖譜》等專著,作為學習針灸者和針灸工作者的參考讀物,對推動針灸學術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他又主持編寫了《針灸學叢書》,先後出版了“叢書”中的《經絡學圖說》、《腧穴學概論》、《刺灸法匯論》、《針灸腧穴圖譜》等分冊,其中《針灸腧穴圖譜》還被...
陸瘦燕著述頗豐,主持編寫了“針灸學習叢書》,先後出版了《經絡學圖說》《腧穴學概論》《刺灸法匯論》《針灸腧穴圖譜》等專著,作為學習針灸者和針灸工作者的參考讀物...
肘椎出自《肘後備急方》。在腰部,取穴時,患者俯臥,垂肘貼身,以兩肘尖連線與後正中線交點旁開左右各1寸處。近代《腧穴學概論》謂中間一點亦是穴,共3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