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清

腦清,經外奇穴名。出自《常用新醫療法手冊》。別名足下垂點,上解溪,下垂足穴。位於小腿前外側,脛骨前嵴外緣,踝關節前橫紋中點直上2寸(一說2橫指許),當解溪穴上2寸處,左右計2穴。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腓深神經的分支。主治嗜睡,頭暈,健忘,小兒麻痹後遺症,足下垂等。直刺0.5-0.8寸;可灸。

基本介紹

  • 別名:足下垂點,上解溪,下垂足穴
  • 出處:《常用新醫療法手冊》
  • 隸屬經絡:經外奇穴
  • 主治:嗜睡,頭暈,健忘等
  • 功能:醒神清腦
  •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 主要配伍:配風池、大椎治腦炎後遺症痴呆等
名稱釋義,功能作用,定位,解剖,主治,操作,臨床運用,配伍,附註,相關論述,

名稱釋義

腦,頭腦;清,清醒、清楚。此穴主要有促進頭腦清醒的作用,故名腦清。

功能作用

醒神清腦

定位

位於小腿前外側,脛骨前嵴外緣,踝關節前橫紋中點直上2寸(一說2橫指許),當解溪穴上2寸處,左右計2穴。

解剖

穴下皮膚→皮下組織→趾長伸肌→長伸肌→小腿骨間膜→脛骨後肌。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和腓深神經的分支。

主治

嗜睡,頭暈,健忘,小兒麻痹後遺症,足下垂等。

操作

直刺0.5-0.8寸,針感麻、酸至趾;溫針灸3-4壯,或溫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發作性睡病,腦病恢復期,頭暈,健忘,小兒麻痹後遺症(足下垂),下肢癱瘓等。

配伍

配風池、大椎治腦炎後遺症痴呆;配心俞、神門、內關、三陰交治發作性睡病;配足三里、下巨虛、陽陵泉、解溪治小兒麻痹後遺症足下垂等。

附註

腦清穴所指有二,一為本穴,即上解溪穴,二為奇穴安眠2穴。

相關論述

《常用新醫療法手冊》:“腦清,取穴:解溪穴上2橫指,脛骨外緣。主治:嗜睡,頭暈,健忘,小兒麻痹後遺症足下垂等。針法:直刺5-8分。”
《中醫學》:“腦清(新穴),位置:解溪穴上2寸,當脛骨外緣取穴。”
《新醫療法彙編》:“足下垂點穴位:踝關節足背中點向上2寸處。主治:小兒麻痹後遺症,足下垂,下肢癱瘓。針法:直刺,進針5-7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