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后遺症

腦中風后遺症

中風也可稱為腦卒中,隨著現代飲食結構的變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中風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很多中風患者能夠在及時和規範的治療後生命得以延續,但是該類患者常常因大腦中樞神經的損傷而殘留諸如肢體、運動、語言障礙等後遺症,從而影響患者們的正常生活質量,給患者本人、家庭、社會帶來巨大的的物質及精神負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腦中風后遺症
  • 外文名:Cerebral stroke sequelae
病因及相關疾病,鑑別診斷,治療原則,

病因及相關疾病

腦中風的病因現如今尚未闡明,現如今認為腦中風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肥胖、吸菸和飲酒、心臟病、飲水水質、遺傳、食鹽攝人量等,從而引起其後遺症。
1、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梗塞和腦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主要依據為:血壓的水平和腦中風危險度之間有線性關係。這已被多年來的大量研究所證實。
2、心臟病
心臟功能不良不僅可反射性地引起持久的高血壓和對血管系統造成損害,還可直接導致腦中風。
3、糖尿病
臨床糖尿病和腦中風的關係是肯定的,即使輕度的糖代謝障礙也預示發生腦梗塞的危險性增加。糖尿病者並發腦中風的危險程度女性比男性更高。
4、肥胖
肥胖是高血壓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體重的變化和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升高有關。因此推測,肥胖可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素。
5、吸菸
吸菸和腦中風有關。嚴重吸菸的男性,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幾乎是不吸菸者的3倍。

鑑別診斷

腦中風后遺症的診斷首先要確定腦中風,再根據病史、主訴、臨床體徵來判定腦中風后遺症。
腦中風主要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兩大類。CT是診斷該疾病急性期首選的重要方法,準確、及時的做出診斷,可以儘早有效的對症治療,改善預後,降低死亡率。
缺血性腦梗死急性期CT表現為楔形或扇形低密度區,邊緣不清,梗死部位與所閉血管的供血區一致,同時累及皮質和髓質,有占位效應,增強掃描呈腦回狀強化。慢性期表現為近似腦脊液密度的囊腔,病側腦室擴大,腦池增寬,增強掃描不強化。腔隙性腦梗死CT表現為直徑小於1.0-1.5cm的邊緣清楚的低密度灶,無明顯占位效應,多見於基底節和腦幹。出血性腦梗死CT表現為大片狀低密度區內出現斑點狀或斑片狀高密度灶。大面積腦梗死CT表現為按梗死血管的供血區分布的均勻的大片狀低密度區,並有明顯的占位效應,病變可占據1葉或1葉以上。大面積腦梗死是臨床上十分危重的腦梗死,預後不良,死亡率高,所以正確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
腦出血CT表現為腦內圓形、腎形或不整形均勻高密度區,輪廓清楚,周圍有低密度水腫帶,有明顯占位效應。蛛網膜下腔出血CT表現為腦池、腦溝及腦裂內蜿蜒走行的高密度影。出血性腦梗死CT表現為大片低密度區中出現不規則的高密度出血灶。可見缺血性中風的CT表現為低密度病灶;出血性中風的CT表現為高密度病灶。

治療原則

給予腦活素、腸溶阿斯匹林、腦康復等,腦活素30ml加入25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每日一次;腸溶阿斯匹林75mg口服;腦康復8g加入5%葡萄糖注射25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15d為1個療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