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濕滯證

脾虛濕滯證,中醫病證名。是指久病後或飲食不節,致脾氣血虧虛,運化失司,濕濁內生,而導致濕邪或蘊於肌膚,誘發皮疹、膿皰,或脾胃運化為水濕所困,而導致氣血生成不足,水濕內停,而出現面目及肌膚淡黃,舌質淡,苔黃,脈濡細一類病證。本病證見於黃水瘡、黃疸。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治法,常用中藥,常見病證,

病因

久病或飲食不節。

病機

脾虛失運,濕熱內生,熏蒸肌膚,故見膿皰稀疏,色淡白或淡黃,糜爛面淡紅,或面目及肌膚淡黃;脾虛失運,則食納少,大便溏薄;舌質淡,苔黃,脈濡細為脾虛濕滯之象。

辨證要點

皮損,起膿皰,或面目及肌膚淡黃,舌質淡,苔黃,脈濡細。

治法

健脾利濕。

常用中藥

白朮、茯苓、黃芪、甘草。

常見病證

1.脾虛濕滯證 黃水瘡
臨床表現:皮疹少而膿皰稀疏,色淡黃或淡白,四周紅暈不顯,破後糜爛面淡紅;多有食少、面白無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微膩,脈濡細。
治法:健脾滲濕。
常用方劑:參苓白朮散加冬瓜仁、廣藿香。
常用中藥:人參、茯苓、白朮(炒)、山藥、白扁豆(炒)、蓮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甘草。
2.脾虛濕滯證 黃疸
臨床表現:面目及肌膚淡黃,甚則晦暗不澤,肢軟乏力,心悸氣短,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脈濡細。
治法:健脾養血,利濕退黃。
常用方劑:黃芪建中湯加減。
常用中藥:黃芪、桂枝(去皮)、甘草(炙)、大棗、芍藥、生薑、膠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