臟腑相合之一,脾與胃通過經脈相互絡屬構成表里關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為髒屬陰,胃為腑屬陽;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主升清,胃主降濁。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輸布。
中文名稱 | 脾合胃 |
英文名稱 | spleen being connected with stomach |
定 義 | 脾與胃相表里、相毗鄰,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相互絡屬,構成脾與胃的陰陽表里相合關係。二者生理上相互配合,胃主受納腐熟,脾主運化,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在病理上二者也互相影響。 |
套用學科 | 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醫基礎理論(二級學科),髒象(三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脾合胃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靈樞》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一、生理聯繫,二、病理聯繫,
概念
脾與胃在功能上互相配合,經脈上互為絡屬,構成表里關係。一納一運,升降相因,燥濕相濟,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輸布精微的作用。
解讀
生理上,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互相依賴,《素問》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二者又同居中焦,皆為後天之本,共為人體氣機升降之中樞,且脾為太陰濕土而喜燥,胃為陽明燥上而喜潤,這些都說明脾胃有著密切的聯繫。
中醫套用
一、生理聯繫
1、納運相成
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受納與運化相輔相成。胃主受納,將飲食物攝入到人體並進行初步的消化腐熟,是謂“游溢精氣”;脾主運化,將水谷精微之氣及時輸布於周身,是謂“為胃行其津液”。兩者一納一運,緊密配合,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
2、升降相因
脾氣主升,以升為順,胃氣主降,以降為和。脾氣主升,將水谷精微輸布於頭目心肺;胃氣主降,將水谷下降於小腸而泌別清濁,糟粕並得以下行。脾胃之間,納運相合,升降相因,有序不亂,相反相成,飲食物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
3、燥濕相濟
脾胃在五行中均屬土,但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濕;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脾喜燥惡濕,是指脾主運化水液,易被濕邪所困;胃喜潤惡燥,是指胃為水谷之海,陽氣亢奮,易化燥傷津。
二、病理聯繫
胃主受納與脾主運化相互影響,胃之受納失常則脾之運化不利,脾失健運則胃納失常,出現噁心嘔吐、脘腹脹滿、不思飲食等,中醫稱為“脾胃不和”。
脾升胃降相互影響。脾氣不升,水谷夾雜而下,出現泄瀉甚則完谷不化;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可見噁心嘔吐,呃逆噯氣。
脾屬陰,陽氣易損,胃屬陽,陰氣易傷,故臨床上脾陽易損,而導致水濕不運,胃陰易傷,而致消化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