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肛便血

脫肛便血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症狀,多見於3歲以下的孩子,男女患脫肛便血病症的幾率是相等的。

音譯,脫肛便血,症狀,危害,治療,預防,區別,如何診斷,日常護理,可能原因,如何預防,

音譯

tuo gang bian xue

脫肛便血

脫肛病多為直腸脫垂,是指肛門內的直腸失去支撐力脫出肛門外。臨床研究表明,直腸脫出與排便有關,起初排便時會有直腸脫出肛門外,一般可在便後自行縮回,久而久之,直腸脫出肛門外需要用手塞回,甚至在走路、咳嗽、下蹲等細微動作之下,也會出現直腸脫出現象,逐漸地直腸完全脫出肛門外,無法塞回,脫出物容易出現水腫、充血、發炎、潰爛等情況,甚至出現嵌頓,讓患者難以忍受。

症狀

1、潮濕、瘙癢:直腸經常性地脫出,會使得肛門處一直濕濕的,刺激著肛門周圍的皮膚,從而出現瘙癢感,尤其到了夜間,瘙癢感會更加明顯。
2、墜脹:直腸向肛門外脫出,容易壓迫肛門周圍的神經系統,從而患者就會感覺到肛門處有強烈的墜脹感。
3、便血:直腸反覆脫出,容易出現擦拭,排便時由於糞便的摩擦,就會有少量的出血情況發生。
4、脫出:
① 排便時會有直腸脫出肛門外,便後可自行縮回。
② 排便後直腸需要用手塞回,久坐、久站、咳嗽等都會使得直腸脫出肛門外。
③ 排便時直腸全部脫出肛門外,肛門括約肌逐漸鬆弛無力,久而久之,痔核增大,發生嵌頓,容易出現水腫、充血、糜爛等情況,直至直腸全部壞死,會出現發燒、腹瀉、大小便失禁等不良情況發生。

危害

第一階段:脫肛早期在排便的時候會出現腫物脫出的情況,一般可在便後自行縮回,常常患者會感覺到肛門處會有強烈的墜脹感,老感覺有排不盡的情況發生。
第二階段:脫肛疾病嚴重時,排便時腫物脫出肛外,無法塞回,有時在行走、咳嗽、打噴嚏的時候也會出現脫肛情況,一定要用手塞回。同期的症狀為腫物脫出時會將大量的粘液帶出肛門外,使得肛門處濕濕的,弄髒內褲的同時,刺激肛門處的末梢神經系統,引發劇烈的瘙癢感。
第三階段:脫出物無法塞回,長期暴露於肛門外,容易受到細菌、糞便的刺激和感染,引發炎症,導致直腸黏膜組織受到感染,出現疼痛、出血、嘔吐、便秘、墜脹的情況。

治療

治療脫肛便血的方法較多,但是手術治療是治療脫肛出血的重要方法,直腸脫垂(脫肛)手術治療的目的是糾正直腸脫垂,避免肛門失禁和排便困難,儘量減少手術併發症。脫肛便血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肛門緊縮術:適用於直腸脫垂並發肛門鬆弛和肛門失禁者,但對肛門直腸急性炎症、腸炎和腹瀉等疾病患者,不宜採用。
2、肛管直腸縮窄術:適用於老年人和全身情況不好的不能做大手術的病人。
3、注射法:注射療法主要是將藥物注射於直腸黏膜下層,造成瘢痕,使黏膜與肌層粘連固定;或注射到直腸周圍,便宜腸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不再下脫。
4、黏膜切除縫合術:適用於肛管脫垂和直腸下部脫垂。
5、瘢痕支持固定術:適用於I、Ⅱ度直腸脫垂,並伴有肛門鬆弛者,但對腸炎、痢疾、腹瀉和肛門直腸急性炎症的病人,不宜使用。
6、線狀烙法:此法是用燒灼器將下脫的部分黏膜燒烙枯乾,使黏膜與肌層粘連。
7、縱切橫縫術:適用於Ⅰ度和Ⅱ度脫垂。
8、直腸前方懸吊固定術:此術式為目前用來修復完全性直腸脫垂的最常見手術。

預防

1、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2、要適當注意休息。
3、要及時治療腹瀉以及感染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對兒童腹瀉及痢疾要尤其重視。
4、應積極預防和治療百日咳、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能增加腹壓的疾病。
5、養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用力排便。
6、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7、有小兒便秘,平時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有助緩解便秘,減小盆腔壓力。
8、要讓孩子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切忌不要長時間坐便盆。因為長時間坐便會容易引發痔瘡。
9、反覆腹瀉並且伴有咳嗽的患兒,需積極治療原發病,以免脫肛的發生。
10飲食療法:雙紅提肛方。主要由:紅參、紅花、柴胡、當歸等苗疆純天然藥材。

區別

(1)直腸脫垂:不論是直腸黏膜脫垂,還是直腸全層脫垂,排便時均可脫出,便後收縮能回納,有的需用手托回,常因粘液流出染污內衣,伴肛周瘙癢。當黏膜損傷,可發生潰瘍和出血。令患者蹲位用力,黏膜脫垂見腫物中心向外有放射狀溝,指診只是兩層摺疊黏膜。完全性脫垂為全層腸壁翻出,黏膜呈同心環狀皺襞,腫物有層層摺疊,如倒寶塔狀。
(2)內痔:便時內痔脫出肛門外,便後痔團自行回納者為Ⅱ期內痔;便後痔團不能回納,需用手法復位者為Ⅲ期內痔。痔團紫紅或鮮紅色,似草莓狀,黏膜菲薄易出血。
(3)直腸息肉:直腸下端息肉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能自行回納,息肉表面為黏膜,黏膜發炎時呈草莓狀,脫出息肉有蒂,常易出血。
(4)肛乳頭肥大:除小的三角狀、米粒狀肥大的肛乳頭外,較大的肛乳頭可隨排便脫出肛門外,部分能自行回納,有的需用手托回復位,臨床僅有肛門不適、無壓痛,很少出血,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數個。
(5)腫瘤:直腸腺瘤、絨毛狀或乳頭狀腺瘤、黑色素瘤、低位直腸惡變等可隨排糞脫出肛門外,伴有便血和膿血便。肛管癌可疼痛和出血,腫物呈菜花樣,常在肛門外。
(6)外痔:常因糞便乾結,排糞用力後肛緣外突發生腫物、疼痛明顯,局部為圓形腫物,觸痛明顯,皮下有紫藍色結節,多為血栓性外痔;肛門皮膚反覆輕微損傷和感染,可使皮膚紅、腫、熱、痛、皮膚皺褶腫大形成炎性外痔;炎症消退後,遺留成皮贅,為結締組織性外痔,僅有便後肛門部不適,不易清潔或瘙癢等症狀。

如何診斷

脫肛和痔瘡都屬於肛腸病中比較常見的疾病,而兩者在患者大便時都會脫出腫物等症狀,光靠外在診斷無法區分兩者,以至於有很多患者遭遇誤診、誤治,從而久治不愈,離健康越來越遠。因此,採用韓國Dr.Camscope電子肛腸鏡檢查脫肛便血,將兩種疾病區分開,該設備可以清晰、準確、直觀地了解病情,及時確診肛門瘙癢的具體原因,整個過程無痛苦,不會對肛門造成損傷,檢查全面,正確診斷率高達99%以上,是目前國際上肛腸病檢查診斷的最尖端設備。

日常護理

1、飲食方面:飲食要合理,忌吃辛辣、油膩等帶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最好主食以清淡的為主,能夠幫助腸道蠕動正常,腸胃健康消化,利於排便正常。
2、個人衛生方面:每天都要清洗肛門處,最好用溫水洗浴,保持肛門周圍清潔、乾爽。切勿過多的使用肛門處的清潔藥物,容易使得肛門周圍皮膚受到刺激,引發瘙癢。
3、排便方面: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切勿久蹲於廁所看書等,最長時間不超過10分鐘。讓腸胃形成習慣性反射,有利於啊疲憊通暢。
4、運動方面:根據科學研究,每天做些提肛運動,能夠幫助肛門括約肌收縮有利,不易發生痙攣。
5、排便出現困難時,切勿盲目硬撐,應該藉助一些東西來進行輔助,如開塞露等,最重要的是很多患者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容易服用瀉藥來幫助排便,長期服藥瀉藥會對身體產生依賴感,往後排便就會越來越困難。

可能原因

1.痔瘡
這是便血的最常見原因,便血產生在排便時或之後,呈現滴血、噴血狀,而且血色鮮紅,血和便不相融合,有事還會有腫物突出。
2.肛裂
這也是比較常見的,血色鮮紅,滴出或者手紙擦拭有血跡,而且排便的時候或者之後肛門會有很強的疼痛感。
3.肛瘺
主要表現為便血較少,常常和糞便混合,血色鮮艷,下腹疼痛,還會有噁心、頭痛的感覺。
一般都是間歇性的,而且便血量較少,呈現有膿血活粘液,還會有肛門處的息肉脫出肛門。
5.直腸癌

如何預防

這是最嚴重的後果了,在中老年中比較常見,而且還會伴隨其他症狀出現。
1、要使小兒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好習慣,切忌坐便盆時間過長。
2、有便秘小兒,平時應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3、有咳嗽及反覆腹瀉的病兒,積極治療原發病為主,以預防脫肛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