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美國化-尋找中國現代化的定位》是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丁剛。
基本介紹
- 書名:脫美國化-尋找中國現代化的定位
- 作者:丁剛
- ISBN:9787010059006
- 頁數:290
- 定價:25.00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2
- 裝幀:簡裝本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一個西方國家能像現在的美國這樣,對中國的方方面面形成如此廣泛而深入的影響。美國成了許多人用來衡量我們周圍事物的最方便的“標尺”。本書作者十多年來一直在西方國家擔任常駐記者,曾親歷了北約東擴、歐元問世和“9·11”恐怖攻擊等歷史性事件。他以一個優秀記者所特有的敏銳,深入地觀察著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的變化及其影響;他又像一個思想者,把目光伸向未來世界的走向和中國的定位。本書是他這十多年來觀察與思考的結晶。
當伴隨著可口可樂、肯德基和麥當勞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開始成為這個社會最活躍的力量的時候,像美國人一樣開大吉普,住大房子,崇尚品牌也就成了一種時髦,美國的今天在一些人眼裡似乎就是我們的明天。美國化的影響之所以會輕而易舉地迅速擴展,並不完全是因為它的強大,恰恰是因為我們在很多方面已經失去了文化傳統,
應該承認,我們追求富裕舒適的生活沒有錯。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複製不了一個美國。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和自然條件,都不可能使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成為又一個美國。
有鑒於此,人民日報社記者丁剛提出,中國要“脫美國化”。“正因為我們難以抵禦美國化的侵襲,我們才更需要有意識地脫美國化,這是我們必須做出的選擇,”丁剛如是說。“脫美國化”是個了不起的概念,提出“脫美國化”並不是要提倡一種反美的理念,而是一種理性認識的升華。中國的現代化“絕不能走西方的老路”,哪怕是最成功國家的“老路”。
目錄
第一章 脫美國化,我們的必然選擇
紐約象徵著美國的與眾不同
衡量我們現代化的最方便“標尺”
世界無法承負美國化的中國
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老路走不通
難以承受的不平等
最具顛覆性的是金錢至上
現代化是歷史的產物
增強中國特色
擺脫美國情結
第二章 美國模式的另一面
為什麼大慈善家都出在美國?
紐約:城市病造成的分裂
誰為韋爾奇的成功埋單
華爾街文化腐蝕力
第三章 後“9·11”時代的主題變換
紐約的心在流血,帝國的心在流血
“夥計們準備好了嗎?大家動手吧!”
“我們必將迎來雪恥的那一天”
文明衝突論的背後
“改造世界”的陷阱
民主不是速效感冒片
第四章 我們是誰——身份認同的危機
民族意識覺醒的新時期
“合眾為一”的理念
美國文化的無情擴張
我們能消除文化絕望感嗎
第五章 歷史性的拐點——歐洲模式的啟示
南斯拉夫的消逝
義大利的困窘
德國的彷徨
誰分裂了歐洲
進兩步退一步
“航空戰”背後的競爭
法國衰落的意味
第六章 更像美國的中國只能是美國的對手
標尺:像與不像
回顧:在碰撞中前行
變化:中國的改革開放
現實:為能源而“和”
台海:美國並不被動
未來:兩種歷史觀的較量
第七章 戰略制衡的挑戰
花崗岩:壓力不再只是單向
彩電:戰略調控的犧牲品
服裝:遭遇戰略控制的“大棒”
“溫州鞋”:向上游延伸的阻力
併購: “政治身份”的制約
石墨:僅僅只是鋪墊
標準:主動權的爭奪
中國製造:創新升級或坐以待斃
內需:最終的出路
第八章 中國媒體是誰的喉舌?
“垃圾新聞”的傳播者
別人的報導不是你的“新聞”
公正與平衡
美國價值觀的忠誠衛士
預製新聞的時代
發出自己的聲音
第九章 “我們還會失去下一個千年嗎?”
讓所有的人都對未來抱有希望
“亞洲人會思考嗎?_”
回頭看看我們的鄰邦
走出中印比較的誤區
一個高潮迭起的故事
第十章 “我們發現了世界,還是世界發現了我們”
第十二章 在內心深處建立起道德壁壘
第十三章 摸石頭是為了過河
附錄
紐約象徵著美國的與眾不同
衡量我們現代化的最方便“標尺”
世界無法承負美國化的中國
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老路走不通
難以承受的不平等
最具顛覆性的是金錢至上
現代化是歷史的產物
增強中國特色
擺脫美國情結
第二章 美國模式的另一面
為什麼大慈善家都出在美國?
紐約:城市病造成的分裂
誰為韋爾奇的成功埋單
華爾街文化腐蝕力
第三章 後“9·11”時代的主題變換
紐約的心在流血,帝國的心在流血
“夥計們準備好了嗎?大家動手吧!”
“我們必將迎來雪恥的那一天”
文明衝突論的背後
“改造世界”的陷阱
民主不是速效感冒片
第四章 我們是誰——身份認同的危機
民族意識覺醒的新時期
“合眾為一”的理念
美國文化的無情擴張
我們能消除文化絕望感嗎
第五章 歷史性的拐點——歐洲模式的啟示
南斯拉夫的消逝
義大利的困窘
德國的彷徨
誰分裂了歐洲
進兩步退一步
“航空戰”背後的競爭
法國衰落的意味
第六章 更像美國的中國只能是美國的對手
標尺:像與不像
回顧:在碰撞中前行
變化:中國的改革開放
現實:為能源而“和”
台海:美國並不被動
未來:兩種歷史觀的較量
第七章 戰略制衡的挑戰
花崗岩:壓力不再只是單向
彩電:戰略調控的犧牲品
服裝:遭遇戰略控制的“大棒”
“溫州鞋”:向上游延伸的阻力
併購: “政治身份”的制約
石墨:僅僅只是鋪墊
標準:主動權的爭奪
中國製造:創新升級或坐以待斃
內需:最終的出路
第八章 中國媒體是誰的喉舌?
“垃圾新聞”的傳播者
別人的報導不是你的“新聞”
公正與平衡
美國價值觀的忠誠衛士
預製新聞的時代
發出自己的聲音
第九章 “我們還會失去下一個千年嗎?”
讓所有的人都對未來抱有希望
“亞洲人會思考嗎?_”
回頭看看我們的鄰邦
走出中印比較的誤區
一個高潮迭起的故事
第十章 “我們發現了世界,還是世界發現了我們”
第十二章 在內心深處建立起道德壁壘
第十三章 摸石頭是為了過河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