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皮樹

脫皮樹

脫皮樹是喬木或灌木,高6-25米,胸徑約25厘米,樹皮灰褐色,平滑;小枝紅褐色,圓柱形或近頂端常稍扁,老枝灰褐色,常呈纖維狀縱裂。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西藏山茉莉
  • 拉丁學名:Huodendron tibeticum (Anthony) Rehd.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菫菜目
  • :安息香科
  • :山茉莉屬
  • :脫皮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葉紙質,披針形或橢圓狀披針形,稀卵狀披針形,長6-11厘米,寬2.5-4厘米,頂端長漸尖或具短尖頭,基部寬楔形,邊全緣,少有鋸齒,兩面均無毛,側脈每邊5-9條,和中脈、網脈在兩面均明顯隆起;葉柄長5-10毫米,上面具凹槽,無毛。傘房狀圓錐花序生於小枝頂端,無毛,長4-8厘米,寬2.5-7厘米;花白色,芳香;花梗纖細,長3-5毫米,近中部有鑽形小苞片,早落;花萼管杯狀,高約2厘米,萼齒卵狀三角形,長約為萼管的一半,邊緣有毛;花瓣線狀長圓形,長6-7毫米,寬1-1.5毫米,頂端鈍,外面被短柔毛,邊緣被毛較密,內面無毛,花蕾時作鑷合狀排列;雄蕊10枚,與花瓣近等長,花絲長4-5毫米,扁平,無毛,花葯長約2毫米,藥隔頂端3齒,齒長約1毫米,中間的常較側邊的短;花柱3或5裂,分裂幾達中部,稀至基部。蒴果卵形,長約3毫米,無毛,外果皮肉質,褐棕色,內果皮堅硬,黃棕色,有略彎的果梗;種子棕色,長約1毫米,具網紋。花期3-5月,果期8-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3000米高山密林中。

分布範圍

中國西藏東南部、雲南(文山、貢山、碧江)、廣西(龍勝、德保、金秀、陽朔)、貴州(凱里、從江、望謨)和湖南(沅陵、黔陽)。

主要價值

茶樹油是從白千層的枝葉中加工提煉出的一種芳香油,具有抗菌、消毒、止癢、防腐等作用,是洗滌劑、美容保健品等日用化工品和醫療用品的主要原料之一,需求廣泛。
白千層樹一次栽培,當年見效,年年收枝葉,每年可采2次,每畝可采枝葉2000~3000公斤,每年每畝增加收入達1800~2700元,同時還是優良的綠化樹種。因此該項目也是農業產業化項目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