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潛水稻土

水稻土的形成與人為植稻生產活動直接關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脫潛水稻土
  • 外文名:Take off the latent paddy soil
  • Eh值:150-200mV
  • 成土特點:周期性的氧化還原交替作用
成土環境,形態特徵,利用與改良,

成土環境

在表層季節性引水灌溉條件下,地表為薄層水層淹沒,並經水下耕翻、耙耘;平整土地,使土壤內部的物質運動,進入新的過程,產生新的土壤物質運動規律,使原來改種水稻前的土壤屬性逐漸發生改變,形成了與原始母土性狀具有明顯差異的土壤類型。人為植稻條件下的季節性淹水、水下耕作與季節性排乾的交替變化,與自然狀態下形成的沼澤土不同後者為在終年積水,長期高水位下所形成;也與半水成土類型的草甸土不同,後者是土體一定深度里具地下水埋藏,僅毛管先鋒到達地表。關於水稻土的形成,長期以來國外研究水稻土的學者認為應屬於水成土類型。我國土壤學者則將水稻土作為一獨立的土類,以有別於其它水成土,其主要成土特點是: (一)周期性的氧化還原交替作用 通常,水稻土是水旱交替耕作,以水耕熟化為主的一類土壤。在種稻期間,由於表層土的長期淹水耕翻,施入的有機肥以及年復一年的根茬等的累積與分解,使土壤發生周期性的氧化還原交替作用,引起土壤氧化還原電位的變化。據丁昌璞最近對我國主要水稻土的氧化還原電位Eh值測定結果,原始旱耕土壤的Eh值>500mV;氧化型水稻土的Eh值>350mV;氧化還原型水稻土Eh值為350-150mV;還原型水稻土的Eh值為150-200mV,有的甚至為負值。在不同水稻土的氧化還原交替作用下,使上土壤中易變價顯色的鐵、錳氧化物獲得而被還原,變成還原態易遷移的活性成分,並產生一定數量的鐵錳有機絡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耕層土壤的基色。當耕作層排水落乾後,氧化過程隨之發生。於是活性低價鐵錳化合物,一部分隨耕作層的靜水壓向下淋移,一部分隨地表排水流失;還有一部分儲積或滯留在耕層土壤孔隙或土塊裂面而被氧化澱積,形成棕紅色的銹紋或與有機物絡台形成“鱔血斑”。在土壤剖面中向下淋移的還原態低價鐵錳在一定的Eh值範圍內,高價錳先乾高價鐵而被還原,反之,低價鐵先於低價錳被氧化。因此,在水稻土剖面中呈現出錳向下淋移澱積先於鐵,形成“鐵錳分層”現象。在發育度高的水稻土剖面中,除受向下淋移澱積的影響外,還受地下水升降的影響,形成鐵、錳“疊加澱積”斑紋化的瀦育層。由於土壤中鐵、錳化合物隨氧化還原條件的變價而變色,因而土壤色調的變化,直接指示了水稻土的形態發育特徵。為說明周期性氧化還原交替作用下易變價元素的遷移與澱積,列舉部分母土同其發育的水稻土,進行氧化鐵形態及遷移的比較,看到:水稻土與其母上相比較,在辨層中氧化鐵的活化度增高,結晶鐵在剖面中分異,在心土層中較集中,由此導致心土部位主要發生層中晶膠串(晶質鐵與活性鐵的比值)的升高。

形態特徵

水稻土作為一個獨立土類,是因其年復一年深受人為灌排,水旱耕作和施肥投入等影響,使土壤的水分移動頻繁,氧化還原多變,物質淋淀明顯,剖面形態分化,層段發育各異。水稻土特有的發生層段與其屬性,以及層段組合在土壤剖面上的整體反映,是區分水稻土各亞類的主要依據。水稻土削麵可劃分出以下一些發生層。
1、耕作層(Aa層)。屬於淹水與脫水(烤田、旱作排水)水旱頻繁交替下形成的發生層段。表耕層是主要溶提層,在淹水季節,水下耕翻,土粒分散,均處於還原狀態,泥爛而不成型,表層見懸浮狀浮泥。排水落乾後,通氣改善,表面由較分散的土粒組成,其下絮凝成小團聚體狀態,多根系和根銹,在大孔隙和空隙壁上附有鐵、錳斑塊或紅色膠膜(鱔血斑),系游離鐵與新生態有機質絡合體。
2、犁底層(Ap層)。是長期受耕作機械擠壓及靜水壓的影響而密實化的層段。據50個主要剖面統計,犁底層與耕作層的容重比值為1.2-1.3,略呈片狀結構,結構面上有鐵,錳斑紋。部分削麵的犁底層具有潛育斑塊。此層的發育厚度和密實度直接與其上層段的物質滲移有關。
3、滲育層(P)。是受田面靜水壓以及上層段飽和水的滲淋,在Ap層下出現的土層,還原態鐵,錳氧化物在該層被氧化澱積,其特徵是鐵、錳新生體呈斑點狀,並且分層澱積,即是緊接犁底層見薄層、淺黃色或銹點的鐵澱積層,其下段土體錳斑點較為密集。棱塊狀結構,結構面具有灰色腔膜和銹色斑紋。
4、瀦育層(w層)。土體內水分在這一層中的運動方式,既有降水和灌溉水自上而下的滲淋作用,又受周期性地下水升降的雙重影響,大量還原態鐵、錳氧化物被氧化澱積。其特徵是鐵、錳新生體呈斑點狀或斑紋狀,較為密集,疊加澱積,呈棱塊與稜柱狀結構,-般在黃棕色土體的結構面上顯現灰色膠膜。
5、脫潛層(Gw層)。是由湖沼沉積體或潛育水稻土排除地表積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後,在水旱輪作影響下,形成由潛育向瀦育過渡的發生層次。土體內的水分狀況是降水、灌溉水和地下水的雙重影響。其特徵是鐵、錳氧化物疊加澱積,為斑紋狀或斑點狀,較為密集,土體呈稜柱狀或棱塊結構,一般在藍灰色土體的結構面上顯現銹色膠膜。
6、潛育層(G層)。該層受地下水或層間積水影響,長期浸水,處於還原狀況。其特徵是土色以藍灰色為主;土粒分散,結持力甚低,土體糊爛,亞鐵反應十分顯著。
7、漂洗層(E層)。是在漂洗作用下形成的灰白色土層。由於所處地勢略較高起,土體內長期漬水,由離鐵作用及側向漂洗下形成的白土層;也有表層離鐵形成白土頭,往往是起源母土形成過程產生的,闢為稻田後,進一步強化漬水離鐵漂白作用。漂洗層的特徵是色澤淺淡發白,界面清晰,淀板,質地較輕,具有少量鐵、錳新生體。我國水稻土可發育自多類土壤或直接發生於不同成土母質,情況十分複雜。不同類型的水稻土在全國26個省(市、區)均可見及。由平原來土壤性質的差異及成土母質類型的不同,除耕作層、犁底層外,可見多種類型水稻土的發生層段形成。例如在紅壤、黃褐土等類土壤,土體中粘粒含量很高,質地粘重,所處的地形部位又多為山坡地及丘陵崗地,這種山地、丘陵坡地上的水稻土,由於灌水來源均靠大氣降雨,乾旱季節,水源不足,又因底層粘重,大多只形成耕作層或及犁底層。而且土層均很淺薄,只有30-50厘米,其下即可見仍保持原來母土特徵的形態,在底土層中只夾有少量灰色還原土斑而已。

利用與改良

(一)高產水稻土的培育 我國水稻土分布地域甚廣,在長期耕種過程中,各地培育出具有一定面積的高產水稻土。據不完全統計,高產水稻土約占水稻土總面積的20%左右,並且培育了一批“噸糧田”。這些高產水稻土由於分布地域不同,氣候、母質(母土)各異,且各地的社會經濟條件、農業科技力量和耕作制度也不一樣,帶有一定的地區差異性。高產水稻土比較集中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成都平原等地,以瀦育、滲育、脫潛水稻土為主。高產水稻土的培育管理途徑如下: 首先是提高地力貢獻率。地力貢獻是土壤肥力在作物產量上的綜合反應,也是是衡量土壤肥力水平與作物高產相適應的一項生產指標。一般高產水稻土的地力貢獻率在70%-80%。因此,建立和維護較高的地力貢獻率,必須強調不斷地培育地力,施入足量的有機肥和化肥。其次是保持土壤養分平衡。所謂“養分平衡”具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土壤-作物生產體系中的養分平衡;二是指土壤中養分的平衡。為此,土壤必須通過培肥來保持養分平衡,高產水稻土的複種指數高,年收穫量大,消耗養分多,更須注意土壤-作物生產體系的養分收支,補償和協調問題。 第三是建立高質量的排灌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