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o就是那條勇往直前的小魚,我就是Nimo。從河南的農村殺到北京,一呆就是十一年:讀書四年,失業半年,工作五年半。到2012年,北京變得很陌生,周圍好友遭遇的變故讓我更困惑。
Nimo辭掉了曾經夢寐的五百強工作,離開了以為會呆一輩子的公司。隻身一人,扛起與身等高的旅行包遠赴NZ。一年的時間,在NZ,包裝過奇異果,剪過葡萄枝;被惡房東欺負過,也住過帶游泳池,養馬場的豪宅;玩沙發客結識很多當地人,一雙腳走遍南北島;認識許多國家的驢友,也深入底層華人圈;遇見理想的他,拜見準公婆;經歷過葬禮,參加過婚禮。跟隨Nimo的腳步,深入探尋NZ文化,像Kiwi一樣吃喝玩樂!
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原來不難達成,取決在於一顆堅定的心。打工旅行的生活看似艱苦,但人生卻從此多了最豐富多彩的一頁!
基本介紹
- 書名:脫掉高跟鞋:我在紐西蘭打工旅行實現66個夢
- 作者:Nimo
- ISBN:9787807667414
- 類別:暢銷/旅遊文學
- 頁數:244
- 定價:35.00
-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02.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作者介紹,內容簡介,目 錄,試 讀,自序,推薦序,出走紐西蘭,
作者介紹
Nimo就是那條勇往直前的小魚。從河南的農村殺到北京,一呆就是十一年:讀書四年,失業半年,工作五年半。到2012年,北京變得很陌生,周圍好友遭遇的變故讓她更困惑。曾經是世界500強的OL的她辭掉了曾經夢寐的工作,離開了以為會呆一輩子的公司。隻身一人,扛起與身等高的旅行包遠赴NZ。一年的時間,她脫掉了高跟鞋,穿上夾腳拖,敲著鍵盤的手握著地圖,不當 OL 的日子裡,去尋找遺落已久的勇氣、冒險、熱情、感恩和愛。
內容簡介
Nimo就是那條勇往直前的小魚,我就是Nimo。從河南的農村殺到北京,一呆就是十一年:讀書四年,失業半年,工作五年半。到2012年,北京變得很陌生,周圍好友遭遇的變故讓我更困惑。
Nimo辭掉了曾經夢寐的五百強工作,離開了以為會呆一輩子的公司。隻身一人,扛起與身等高的旅行包遠赴NZ。一年的時間,在NZ,包裝過奇異果,剪過葡萄枝;被惡房東欺負過,也住過帶游泳池,養馬場的豪宅;玩沙發客結識很多當地人,一雙腳走遍南北島;認識許多國家的驢友,也深入底層華人圈;遇見理想的他,拜見準公婆;經歷過葬禮,參加過婚禮。跟隨Nimo的腳步,深入探尋NZ文化,像Kiwi一樣吃喝玩樂!
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原來不難達成,取決在於一顆堅定的心。打工旅行的生活看似艱苦,但人生卻從此多了最豐富多彩的一頁!
目 錄
自序|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
推薦序| 我要看看這世界
Chapter 1 出走紐西蘭,我準備好了,你呢?
什麼時候,多少錢,可以走?
開始——偶然中的必然
整裝待發
浮光掠影新加坡一日游
Hello,長白雲之鄉!
有愛有家——沙發客第一站
奧克蘭一日游
花店老奶奶
See you, A uckland! Hello, Te Puke!
Chapter 2 Hello,Kiwi !有Poppa, 有溫暖
開始賺大錢嘍
Maketu festival
漢密爾頓半日游
多面Poppa
餐桌課堂
Don't worry, be happy!
恐怖來襲
慢下來
It must be a joke!
會呼吸的歷史
一個人的農場
Fishing , Fishing !
贏在老乾媽
死神何時來
Chapter 3 翻滾吧,奇異果!
Induction 包裝廠入職
翻滾吧,奇異果!
男生排排站
Sharon 一夥三個
發錢了,發錢了!
更換主帥
Twilight 真相—Kill time
奇異果的前世今生
神奇的機器
Say g oodbye to K iwi fruit
Chapter 4 Hey,你家沙發借我睡
沙發客聚會
貼身毛利文化——沙發客第二站
我愛地球村——沙發客第三站
西藏,西藏——沙發客第四站
失業的玉器藝人——沙發客第五站
我家門前一條溪——沙發客第六站
Andrew——天使在人間
走近以色列
我恨愛沙尼亞
地下室歲月
Chapter 5 鄉間小時光
Nomads, True mad
蝸居陽台
酸甜苦辣葡萄園
震後餘生
你快樂嗎——Pacific islands concert
房東醉酒之後
一個人的豪宅
Chapter 6 好風景在路上
雲霧穿行羅托魯阿
魔戒山,9 個小時的穿越
千年冰,萬年雪——Franz Josef 冰川
那一湖的溫柔——Lake Tekapo
Mt Cook——因為山在那裡
我與企鵝有個約會
Chapter 7 透視Kiwi 社會
找呀找呀找工作
另類人生
漂泊在異鄉
Lotto,樂透
細說媒體
紐澳軍人節
結婚?不結婚?
Made in China
文化近親
吃貨談吃
Help yourself
老當益壯
Chapter 8 愛是什麼?愛是本能,像呼吸一樣
教堂PK 同性戀
Gifted hands 妙手仁醫
只願時間停在這一刻
奉主成婚
Amy Rose——上帝的禮物
為愛走天涯
孤獨王子
釣魚去嘍
打工旅行全攻略
試 讀
自序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
似乎在讀國中的時候,我腦子裡就隱隱地有這樣的念頭,每個人面前都有一條預設的道路,大家運行在各自的軌道上,這種相對秩序力量非常強大,仿佛漩渦一樣有著很大的吸力。如果不出意外,我的道路應該是父母幫忙選一戶殷實的人家,在豫北平原生兒育女,圍著鍋台轉,一輩子不出家門。國中物理已經開始講向心力、加速度,我知道一滴水如果不斷加速,速度足夠大,就有可能擺脫漩渦,逃逸出去。國中3個班級兩百號人,4 個人進入高中繼續求學,我是其中之一。在那之前,我很少去縣城,活動範圍僅限於學校、家、門口的一條街。高一暑假攥著節省下的幾十塊錢,跳上大巴去開封找國中同學,這是我第一次出遠門,獨自一人,手裡只有一個電話號碼。居然還真給我找到了人。在開封待的10 多天,我算是開了眼界,原來在我們縣城之外還有這么大的地方!我與同學結伴回家,結果在回程火車上被擠散。我身無分文,被好心的同鄉一路送到家。第一次的旅行經歷像是一星火種,點燃了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也因為這次外出碰到的好心人讓我有膽子越走越遠,我要看看這世界!
See the world, 這也是當年18 歲的Poppa 加入“二戰”時期大英國協部隊的初衷。世界那么大,怎么能安於一隅,從未踏出大門?旅行的路上,我碰到很多十八九歲的德國高中畢業生。高中畢業,大部分德國年輕人都會選擇外出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遊歷。看過了世界,經歷了事情,才更清楚自己的方向吧。對比這些朝氣蓬勃的青年,自己而立之年才踏出第一步,真是有點不趕趟兒了。自嘲說,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也許正因為年齡的原因,看待事物會有不同的角度,會去思考背後的原因,如此也算是年齡的紅利了。回想當初辭職去打工旅行,周圍的朋友反應不一。有的認為我腦子短路,背著房貸,頂著大齡未婚的壓力,居然還敢跑出去玩。有的朋友很支持,一年的光景在人生的幾十年里又算得了什麼?我覺得自己一直是流水線上的合格產品,讀書、考試、念大學,從讀書的流水線上走下來,馬上轉戰另一條流水線,工作、賺錢、買房子、嫁人、生子、養老。兩條流水線無縫連線,中間沒有喘氣的空檔。一路小跑著前進,唯恐落後。可是我究竟是在跟誰賽跑呢?
對於旅行,我從來都不認為風景是第一位的。在路上碰到的人、經歷的事兒比起美景在記憶里會停駐更久,所有這些都會化作養分,滋養你的心靈。有演員說演戲很過癮,別人都只是活自己的一輩子,而演員因為飾演不同的角色,進入到不同人物的內心,憑空多活了幾輩子,如此,便是賺到了。旅行之於我也是差不多的意義,如果是在慣常的生活節奏里,不同的人就仿佛是兩條平行線,生活軌跡很少有相交的可能,因為旅行因緣際會碰到一起,認識、暢談、分享,邀請你進入他的生活。相交之後我們仍然會再岔開,沿著自己的道路前行,也許再無相交的可能。但我們不再是先前的那個自己,心裡裝著他的故事,似乎那個人也揉進了自己。
當我離開紐西蘭的時候,給朋友發信息感謝他們的照顧:Few hours later, I will be on board back home. One year flies away. I always feel like it's a dream, not real. My experience in New Zealand is so wonderful. Because of you, your help, your care, your love. Thank you very much! Share some time of your life with me(再過幾個小時,我將踏上回家的航班。一年飛逝而過,我總感覺自己做了一場美夢,這一切都不像真的。我在紐西蘭的體驗太美妙了,這一切都是緣於你們,你們的幫助,你們的關心,你們的愛。真誠地謝謝,讓我分享你生活的一段時光).
這本書是我的第一本書,我想把它獻給我從未進過學堂的親愛的媽媽。感謝媽媽,給我你的倔強和勇敢,我才膽敢走出去看世界;感謝爸爸,像是一頭老黃牛,這么多年忙於生計,拉著我們家庭這架車一直往前走。
感謝春玉臨行為我送別;感謝胡胡一路掛念著我;感謝我曾經的搭檔海英大老遠給我郵寄東西;感謝Viv 在我初到奧克蘭的時候接待我;感謝在天堂的Poppa 收留我和Ivy,讓我們在Te puke 安定下來; 感謝Andrew 給予我的照顧、關心、愛; 感謝Tattersfield 一家,給我在紐西蘭家的感覺; 感謝Uncle、Aunty、Greg、Cathy 的友誼;感謝路上遇到的每一個朋友,給予我的幫助。忘記朋友是悲哀的,我之所以把這些都寫下來就是為了不要忘記你們。
在書稿的編寫整理過程中,得到了Kokomi 很大的幫助,我的朋友王景瑤、波仔給了我很多的支持鼓勵和修改建議,還有本書的編輯梁嘉韻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辛勤的勞動,在此一併謝過。
推薦序
我要看看這世界
我很榮幸能夠介紹黃偉娟的第一本書, 這裡面講述了她2012 到2013 年在紐西蘭生活、旅行的經歷。我是Dave Tattersfield,我們在2012 年底通過Andrew 認識的偉娟,我和妻子Reena 是Amy-Rose 的父母,Amy 在第八章《愛是什麼》裡面有提及。
我們是在尼爾遜湖劃皮划艇的時候認識的偉娟,那天她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總是樂呵呵的,願意搭把手幫忙。我們都非常享受這一天戶外活動和彼此的陪伴,雖然路上一度汽車沒油,甚至最後的幾百米是我們推著車走的,卻因此看見了雨後的雙重彩虹,也是意外的收穫。
偉娟天性友好、心態開放,能夠很好地理解他人,所以很容易跟不同的人打成一片,自然我們也非常喜歡她的陪伴和友誼。整個夏天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好時光,一起燒烤,一起聽音樂會,會見朋友,戶外徒步,欣賞美景。我很喜歡和她探討一些事情,比如政治體制,中國令人難以置信的飛速增長以及社會巨變帶來的挑戰,她眼中的紐西蘭,她的家庭和她在中國的生活。我們迅速建立起了真摯的友誼,偉娟也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員,每周四我們都會邀請她來家裡吃晚餐。偉娟燃起了我對中國的興趣,逐漸了解到一點皮毛,中國真是個有趣的國家,我的眼界打開了一點,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通過交流,我們對對方的國家以及自己的國家都有了更多的認識。我們分享共同閱讀過的有關中國的書籍,偉娟常常為我解釋其中的原委,還給出她自己的觀點,能夠了解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通過他人的眼睛看世界是非常珍貴的體驗。我很欣賞她積極坦誠的觀點,她講自己想法的時候總是經過一番斟酌考證,用很和善的口氣表述出來。她的口頭禪是“沒問題”,我想她的意思是無論什麼情況,我們都可以一起解決。
我的妻子Reena 也非常喜歡偉娟,她們之間有更多的女性話題。雖然來自不同文化,年齡也有差異,但更有趣的是她們的共同點—烹飪。偉娟會烹製一些從媽媽那裡學到的中國菜, 我們全家向她學習過包餃子,Reena 也會展示Kiwi 的特色食物,比如Palvola. 偉娟在我們家裡總是幫忙準備晚餐,飯後清洗碟子,我猜Reena 和偉娟都非常珍惜彼此的陪伴。我的女兒Amy Rose 被偉娟深深地吸引,她們之間的友誼就是證明:Amy 會挽著偉娟的胳膊,在花園裡指給她看那些樹和花,兩個人一起采草莓,Amy 甚至還教偉娟學游泳呢。她們之間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偉娟很擅長和小孩子打交道,這源於她的愛心和耐心。同樣地,Amy也很喜歡偉娟的陪伴。
回到北京之後,我們仍然保持經常的聯繫,我也會詢問她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看法,我們依然保留著分享閱讀書籍的心得。我相信這也幫助偉娟更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和人民—通過詢問她的父母和親戚—這是很重要的紐帶。
我希望讀者可以打開她的書,通過文字了解她在紐西蘭的生活經歷,透過她的眼來看世界。
Dave Tattersfield.
出走紐西蘭
我準備好了,你呢?
Chapter 1
紐西蘭,在哪裡?知道Working holiday(打工旅行)之後,
我在地圖上標出了那個離南極最近的島國—距離北京12000 公里。
什麼時候,多少錢,可以走?
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面對生命的短暫、脆弱、不可預期,
我們現在能做些什麼?只是一天天更靠近死亡?
我對Working holiday( 打工旅行) 的關注, 始於一本雜誌。那本旅行雜誌介紹了第一撥出去的WHVER(打工旅行者)。記得其中一個人叫金釗,有一段話是說30 歲之前給自己放個長假,給心靈充充電。雜誌看過就丟掉了,但是Working holiday 這個事卻在腦子裡記下了。後面陸陸續續地看到最早的一撥人寫的文章、申請的攻略,這個事放在了心裡,卻也沒有想著立馬就要做。估計潛意識裡認為:30 歲,離我還遠著呢!可就是這遠著的30 歲,“嗖”地一下就逼到眼前。
2011 年發生的事情,更促使我往這條路上走。這一年,周圍最好的朋友都遭遇了很大的變故:H“三八”節的時候還發簡訊說全家出去玩,看到漂亮的瓷器想要給我郵寄一套,第二天卻成了帶著一歲多小孩的寡婦;K 五一的時候我還和他們一家人歡歡喜喜去郊區采草莓,只是個把月,他爸爸居然被診斷出胰腺癌晚期,熬了半年,年底也走了。這一年,在記憶里是愁雲慘霧的。感覺是殘酷的生活一個大跨步,提前幾十年穿越過來,揭開醜陋的疤痕給我們看,30 歲不到的我們不得不提前面臨40 歲或者50 歲才會面臨的至親離散。我不是這兩件事的當事人,但這些的發生也迫使我思考。又鑽回到之前的牛角尖,我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面對生命的脆弱、短暫、不可預期,我們現在能做些什麼?只是一天天更靠近死亡?從這個意義上說,打工旅行即使不是我的逃避,也是我試圖尋找答案的嘗試。
從客觀情況來講,經濟條件也具備一些,心中的不安感會稍稍放下點。我安全感極差。畢業第一年裡,我做過5 種不同的工作,每份工作之間總有空檔期,甚至空檔長達半年,經濟的窘迫可想而知:住的地方是兩張雙人床拼起來的大通鋪,橫躺4 個人,地上還滾著一個;最難的時候身上只有2塊錢,白麵條煮了拌著醬油吃。我不能接受自己再過這樣的日子,惶恐,不知所措。2010 年裡買了房,到2011 年,積蓄有10 來萬元,不是什麼大數目,但是家裡人有個病可以救
急,如果休息一年再回來,即使一時半會兒找不上事做,這個錢能還貸,維持生活,撐個把年的。當時,弟弟在讀研究生,2011 年年底畢業,工作的事情也有了眉目。似乎真的沒有什麼放不下的事情,可以走了!
開始—偶然中的必然
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
但是朝著想去的方向努力就很美好了!
2011 年3 月8 日,H 的老公意外去世。3 月9 日接到H 的簡訊,說她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成了寡婦。接下來的幾天,自己也過得昏天黑地,心隨著H 一起絞痛。挨到周末,我飛過去陪著她走完葬禮。我還記得一個小細節:葬禮結束我帶她女兒先回到家,給她洗了睡衣掛在陽台晾曬。她回來之後說,葬禮上她反覆在腦子裡想一個問題,回去之後睡衣還沒洗,晚上穿什麼?這個可能是噩耗發生之後的正常反應—抵抗現實,拒不接受。就是沒有睡衣穿這個小事,H 在腦子裡揪住,才能像木偶一樣披麻戴孝走完全程,好像參加的是不相干人的葬禮儀式。國慶的時候,H 來找我散心。仿佛又回到往昔的美好時光:結伴去遊樂場玩各種刺激的遊戲,做頭髮,逛街跳舞,午夜拎了啤酒就著花生米小酌,甚至喊上她的初戀男友回母校請我們吃飯。一切好像都回到過去,
她不曾離開過,沒有結婚生子,沒有老公離世。美好總是瞬間,10 月6 日送她去機場,望著她那么瘦小的身影走向登機口,我止不住地淚下,在她前面等著的會是怎樣的路?
送了H 回到家,我打開電腦落實10 月8 日名額開放要注意的問題,沒想到申請居然提前開放了,一顆心撲通撲通地,怕把握不住這個機會。之前搶過兩次名額:一次是壓根都沒有看到申請表長啥模樣就被搶光了;另一次是凌晨4 點鐘爬起來總算搶到一張—但是壞表,無法提交,不過倒是可以研究如何填寫。有了頭兩次失敗的經驗,這次填寫非常順利,馬上就到了確認付款的環節,我一刻沒猶豫,直接提交了信用卡的信息。這讓我想起了關於結婚對象的一個判斷標準:想好了不猶豫。是啊,糾結都源於不確定。申請提交了之後,回過頭來看欠缺的資料,雅思成績首當其衝。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要出一個漂亮的雅思分數,人像是鼓足了風的帆,所有的時間拿來背單詞、練聽力、做測試,奔著目標去的飽滿幹勁兒,為實現夢想而奮鬥的日子真好!在準
備雅思的過程中,我沒有參加任何的英語培訓機構,打心底里不贊同英語培訓機構那些給人打了雞血似的勵志演講。不是所有的夢想都能實現,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但只是朝著想去的方向努力就很美好了。一天一天重複的生活有很大的慣性,這巨大的慣性不知會把你拖到哪個地方,如果沒有一點自己的堅持與把持的話。於這巨大的慣性之中找到一點自己的方向,並為之付出
努力本身就值得鼓掌。
考場就是一個有魔力的地方,熱氣騰騰,洋溢著希望和夢想,氣場都是向上的。在這裡,模糊了年齡、職業、財富,所有的人有著同一個標籤—有方向:小張,二十八九歲,在大型藥廠工作,想考一個漂亮的分數,申請技術移民加拿大,這樣她和老公就不用擔憂孩子將來沒有北京戶口、沒有身份的問題;吳大姐,濰坊的生意人,要投資移民紐西蘭,如果她雅思成績高一點,投資的額度就會降一點,逼得40 多歲的她在ABC 的基礎上重拾英語;張大哥,國內國外的生意兩頭跑著,這不,加拿大估計要開拓新的買賣,考個成績拿個身份方便很多。
12 月份,我備齊了所有資料,惴惴地送簽。兩周后,我再惴惴地取資料,毫無意外地拿到簽證,開動起來:訂機票,買睡袋,買防水罩,打包行李。在這忙亂中,反覆確認這一切是不是真的,喜悅從心底里漾開去,一圈兒一圈兒地。這次搶到名額、順利申請看似偶然,但自己知道種子早已種下,醞釀多時,開始是必然的事情,持續不斷地叩門,一步一步靠近,終有大門洞開的時刻。
時間定下來,落地之後奔哪裡去?在相關論壇上搜尋,3 月份是奇異果的季節,工作會集中在Te Puke 附近的包裝廠。我逐一給各間工廠發了郵件索要申請表,其中一間名叫Trevelyan 奇異果包裝廠的工廠深得我意,網頁設計得很吸引人,人力資源的回覆也很積極,於是就打算先投奔那裡。
時間、地點都有了,就差人物。在一群不靠譜的名單中突然就湧出了一個靠譜的Ivy,我們約了時間採購物品也相互考察一下。Ivy 短髮,藏在眼鏡片後面一雙大眼睛,臉圓嘟嘟的,說是一早就辭職專門弄這個事情,跟我還真是不同啊!我定了3 月2日的機票,班要上到2 月28 日,閒下來的我不知道要幹嗎,無緣無故地恐慌。逛了一圈下來,Ivy 買了一頂遮陽帽,我斬獲一口燜燒鍋,潛意識裡我們都是把這當作一年期的野營來準備的吧!
三要素全齊了,滿心期待地去書寫我的紐西蘭篇章!
整裝待發
要出發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是帆張得鼓鼓的,馬上就要發生點什麼的期待。
今天所有的雜事都辦畢,背著與我等高的背包實驗性地走了一遭,真的會重到腿抖。重負在身,忽然感覺就來了,有了意氣風發的要出發的勁頭。要出發的感覺是怎樣的呢?是帆張得鼓鼓的,馬上就要發生點什麼的期待。
前段日子毫無預兆地就感冒流鼻涕、扁桃體發炎、拉肚子,所有的病都招呼齊了,H 故作玄虛地說是我潛意識裡不捨得離開。那又怎樣?所有的後路都已斬斷,房子出租了,工作辭了,所有的朋友都聽說了。一定要改變,推動著強大的慣性一定要往前走。最後一晚住在K 家,我感覺明天就要走這件事情太虛幻,不像真的,可是今天就要真的發生了!
似乎是為了給我一個特別的留念,離開的這天,北京下雪了。
早晨拉開窗簾,外面已經鋪了薄薄一層,鵝毛般的大雪從空中優雅地飄落。
K 還在賴床,可能昨晚聊得太晚,講畢業這些年的不同際遇,每個人遭遇的狀況。發現現實遠比影視劇更跌宕,年屆三十,發現我們很多時候只能夠去順從命運,按照事情的發展來對待。生活中的人來人往,大多數時候都是陪著行一段路而已,岔開之後再難相交,同事、姐妹、兄弟、愛人甚至父母概莫能外,所以惜取眼前人,好好對待此刻在你身側的人,因為這可能是此生唯一與他有交集的時間!
洋洋灑灑的雪未能減慢我的腳步,的士換快速公交再換的士,在八王墳長途客運站等了半個鐘頭,K 送我上車。離開的時候還是沒忍住掉了眼淚,我最不喜歡離別,可是又很喜歡新的開始。
沒有離開怎么開始?真是矛盾!
我乘坐亞航從天津離開,本來想走之前再吃頓中餐,懷念一下,因為以後一年的時間裡只能靠記憶來回味了。天津機場只有上下兩層,可選餘地非常小,無奈就吃了KFC 的老北京雞肉卷,也算是聊以慰藉—有蔥絲,有甜麵醬,閉上眼睛我把它想像成烤鴨就成!
換登機牌的時候出了點小意外,馬來西亞要求入境旅客出示回程機票,我是轉機的,自然沒有,幸好列印了捷星的行程單,證明自己從吉隆坡前往紐西蘭。即使這樣,工作人員還審查半天,說捷星在新加坡經停,前後兩段的航班號不一致。我也不能夠理解,後來他們內部溝通了一下才算作罷,放我進去,看來檔案準備齊全總是沒差,有備無患。
候機的時候我認識了兩個在馬來讀書的小朋友,分別18 歲、24 歲。羨慕他們的年輕,小小年紀就可以去見識大千世界,自己已屆而立,才邁出這第一步。想著18 歲的我如果也有這樣的選擇機會,現在會是在哪裡,做著什麼事,遇到哪些人,變成什麼樣,都無從知曉了。24 歲的男孩講自己在馬來獨自創業,自己供自己讀書,住上下兩層、帶前後院的別墅,開馬自達的車,流自己的汗,花自己的錢,爽!還講到馬來的腐敗,100 米的距離被警察攔下兩次,公然要喝咖啡的錢!馬來的海關,只要塞錢,沒有清不出關的貨物,看來腐敗還真是全球性課題啊!
下午3 點半登機,我發了極煽情的簡訊給朋友:“走了……”好吧,其實我下一句想說的是:“NZ,我來了!”
北京送別是初春的一場大雪,而吉隆坡迎接的方式也很特別,瓢潑的一場大雨。因為下雨,我生生在機艙又坐了一個小時,舷窗外雨水像一條條線似的一直流一直流。閒暇之餘,我打量機艙內的各路人等,誠如24 歲男孩說的,哪趟航班都不能缺了中國人。坐在機艙里,鑽入耳朵的有濃重的東北口音、軟軟的台灣腔,還有聽不明白在說什麼的粵語。離開北京的時候溫度只有零攝氏度,而吉隆坡晚上的溫度卻在20 攝氏度以上,大家真是亂穿衣,穿什麼的都有,短袖短褲的短打扮、羽絨服裹得嚴嚴實實的、穿涼拖的、蹬靴子的,反正一年四季全齊了。坐我後排的馬來大叔更有趣,戴了一頂火車頭的帽子,正中還卡著一枚五角星,那是相當的潮。
在一飛機的人中,我一眼就能分辨出人種,我們跟老外還有土著的馬來人真不是一個size。我這樣的,壓根不用減肥,就能混入嬌小玲瓏的行列,早知道這樣幹嗎那么苛求自己?出來跟老
外一比,自信全回來了。當然,版型是mini 了,但是什麼都是成比例的,各部位都相應縮小,我這樣的,是平胸啊?!
終於下得飛機,我隨人流湧入海關辦理手續。
馬來的英語口音很濃重,聽得我迷迷糊糊,而且人也不如菲律賓的熱情,我打聽去吉隆坡國際機場的巴士,沒有得到什麼有效信息。我攥著之前跟劉寧換的50 馬幣,不敢去打車,一來我這次不是度假,有一年的時間都要用錢,需節儉度日。二來聽說馬來計程車挺貴的,我只有這50 馬幣,還不知道夠不夠打車。
推著我的行李頂著細雨沿馬路邊走,有一輛大巴從身旁駛過,KLIA 幾個字看得真真切切,飛機上跟鄰座聊天,鄰座告訴我馬來有兩個機場,亞航降落的這個是LCCT,我要去的吉隆坡國際機場就是KLIA,馬來人都知道的,可是也照顧一下我們這樣的非馬來人士啊!
眼瞅著大巴減速,我快步跑上前,先把行李放下,再折回去跟開車的大叔買票。大叔瞅著像印度人,頭髮捲曲著,黝黑的臉,一隻手伸出來,就只看見5 個指甲蓋是白的。別看人黑,大叔心可不黑,敞亮著呢!我不知道票價多少,再有兩個包,不知道會不會有行李票。大叔撕了票給我,就開始找零錢。我就一直伸著手,被塞了一把錢,見我沒有要走的意思,大叔吼了句:OK ?Enough !一張紙幣換了一堆零票,算了一下,這張票也就兩塊五。車子在細雨中行駛,一張印度面孔的大叔,節奏歡快的印度音樂,難道我到的是新德里?
乘坐的廉價航空,不提供飲食。所以凌晨2 點半,我才補上2 號的晚餐。
凌晨5 點半睡得迷迷糊糊,我被碎冰機的聲音吵醒,“間隔年”第一個早晨就這樣開始了。
我點了一客蛋糕、一杯西瓜汁,就賴在店家的沙發上湊合了一宿,各種睡姿試了一輪,側臥斜躺、坐靠,怎樣都不如躺在床上舒服啊!恍惚之中,我還做了一個夢,夢見吃東西吃出蟑螂來,找老闆理論,老闆特別不以為意—拿掉就好了—還斜瞥了我一眼,說得跟18 歲小姑娘一模一樣:你不知道馬來三多之一就是蟑螂多啊!
睡機場的滋味真不好受,既然醒了,就睜眼看看這KLIA 機場吧。KLIA 有5 層,一樓是的士、大巴去往各個方向,二層有可以休息吃飯的地方,三層是到達層,四層是辦公室,五層是離開層,各層之間滾梯、直梯都有連線。我推了大包小包行李,只能坐直梯,直梯是四面玻璃的觀光梯,我的無奈誰知道?周圍一個人都沒有,偌大的電梯只有我一個。眼瞅著電梯門打開,我推行李車進去,按關閉鈕,緊緊抓住旁邊的扶手,只能睜著眼看自己從樓層之下升到樓面上,一層,再一層,鋼鐵的繩索咬在齒輪上,失重的感覺混合著恐懼,“嘀嗒”一聲,所有都結束。
我的恐高由來已久,陪H 去歡樂谷玩巔峰時刻,眼淚都飆出來了,捨命陪君子一點都不誇張。不喜歡腳離地的感覺,這讓我覺得很不安全。封閉的電梯沒有參照物,我可以想像自己是踩在地面上的。觀光電梯什麼的最不能接受,甚至摩天輪都是很大的挑戰,慢悠悠地晃,心裡的恐懼也在一寸一寸地滋長,在我看來毫無浪漫可言,一趟坐下來,手臂腿肚的肌肉都繃得緊緊的,很難放鬆下來,所以說我的無奈,誰人解?
人的恐懼似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次離開,邁出這一步,未來的不確定性也讓我遲疑恐懼。這樣的情況怎么辦?只能狠狠面對自己的軟弱,一切都可以跨越。
靜候吉隆坡的第一個日出。
浮光掠影新加坡一日游
乖乖地聽話有糖吃,不聽話打屁屁。
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移民處詢問我的護照是否可以免簽證,由此開始了我的新加坡一日游。
師兄開車載我,很快地一覽新加坡的概貌:新加坡是一個非常乾淨整潔的城市。初入樟宜機場就覺得很舒服,全都鋪著地毯,走路不會發出聲響。所有我知道的不知道的牌子在T1 都能找到,機場本身就是一個超級Shopping mall,T3 還有皇冠酒店、SPA 館,機場的設施很齊全,免費的足底按摩,免費的上網服務。聽師兄講,還可以免費撥打當地電話,嗯,免費我喜歡!初來乍到,貨幣也沒有換,免費的設施就是雪中送炭啊!
從空中俯瞰新加坡的時候覺得像一個大庭院,綠樹草坪間湖泊點綴,徜徉其中也是這樣的感覺,街道乾淨整潔,熱帶植物鬱鬱蔥蔥。這一方面要歸功於政府的治理、市民的自覺維護,另一方面可能也有賴於無處不在、事無巨細的法律條款規定,我還差點以身試法。在趕去與師兄會合的捷運上,因為整宿都沒得刷牙就嚼口香糖來清新口氣,在出站口被告知捷運上不可以吃東西,像這樣的情形要罰款50 新幣,不過工作人員念在我是外來的才放我一馬。後來與奧克蘭的沙發客主人Viv 聊起這事,她也有類似的經歷。在新加坡,為了維護城市衛生,杜絕口香糖這樣的“狗皮膏藥”,甚至禁止口香糖的進口和銷售。師兄一邊開著車,一邊向我介紹:在新加坡違反規定的成本很高,像開車超速,有可能收到5000 新幣的罰單,外加6 個月的監禁。當然,政府也不僅只用罰,也有獎,大棒與金錢,恩威並用。每次大選,總理會在國立大學發表演講,市民都很關注,因為演講之後會發錢,大約相當於一個月的薪資。師兄評價新加坡是一小撮聰明人領著往前奔。我的感受也基本相同,周圍移民去新加坡的朋友,大都是博士、博士後的水平,吸收的都是高層次、對國家會有大貢獻的人。但是體現在薪資上,師兄就有點發牢騷了:師兄來新五年,現在才拿到3000 新幣出頭的薪水,但是普通工人月薪也有2000 新幣左右,收入要能夠保障生活,保證普通人也能夠養活家人。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只是薪資有保障,住房也有保障—新加坡推行“居者有其屋”的項目,不光有組屋,夫妻雙方如果第一套房子是商品房,還享受由政府負責首期。“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太平天國標榜的理想生活在新加坡基本實現了。
短暫的一天停留,浮光掠影地走了一些地方,新加坡確實是治理得很好的家長制國家,腦子裡不知怎么就想起媽媽管教小孩子的話:乖乖地聽話有糖吃,不聽話打屁屁。
Hello, 長白雲之鄉!
搭乘機場巴士,司機師傅比劃了一個動作,兩根食指從嘴角滑到耳根—
Smile(微笑),這是長白雲之鄉要教給我的第一個本領吧。
到了紐西蘭——長白雲之鄉,卻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感覺。從新加坡到紐西蘭,這一趟飛了9.5 小時,差不多飛了1 萬公里,真的是我有生以來的最高紀錄。晚上在印度洋航行,閃亮的星星像是鑽石散落在黑絲絨的夜幕上,又繼續飛行,看見海島上星星點點的燈光連成一片。紐西蘭時間凌晨6 點多,看見海天相接處白亮亮的一條線,太陽就要升起了。再往前飛行,就看見白雲低低地浮在空中,從上往下看,就好像是蔚藍的大海上盛開著大朵大朵的長絨棉。紐西蘭真是個海島國家,據說從任何一個地方開車到海邊都不會超過半個小時,連奧克蘭機場都是建在大海旁邊。
下了飛機,走長長的通道出關,有歡迎的木雕拱門,還有鼓樂,我猜想這些都是毛利文化的標誌。紐西蘭在土著文化的保留方面做得很好,文化、民族的多樣性切實能讓人感覺得到。這讓我想起之前豆瓣上的一篇文章,講漢辦赴國外演出,法國的教授質疑我們的少數民族歌曲都是用國語來演唱的,怎樣體現民族的特色呢?在這一點上,紐西蘭做得很好,公共標誌都是幾種語言分別標註的。紐西蘭機場的Welcome 旁邊也有毛利文字的歡迎,這樣才能讓少數民族真正體會到自己是國家的主人。進得拱門往裡,有長長的走廊,兩面的牆壁上是各種大幅圖片,展示的是紐西蘭的各種絕佳風景,配以海浪聲、鳥叫聲、風濤聲、流水聲,如身臨其境般在紐西蘭的各種美景中穿行一遍,只待日後再按圖索驥,一一探訪。
搭了Air city express 前往市區,上車的時候司機師傅說了一句話我沒聽懂,後來他比劃了一個動作,兩根食指從嘴角滑到耳根—Smile(微笑)。我想他剛才說我too serious(太嚴肅)了。 在中國,習慣了大家都冷漠地繃著一張臉,臉部肌肉是很少運動的。2011 年到菲律賓旅遊,很開心,所有的人都對我很和善,微笑著說話,以至於笑到我臉部肌肉都有點酸,缺乏鍛鍊啊!
可是開心確是真心的。我坐到Queen street(昆街)的盡頭,折回去一點去搭乘Onehunga(火車站的站名)的火車。等綠燈的時候我看到有人拖車裡放著小艇去碼頭,應該離下車的地方就一步
之遙,拖著行李負擔太重,明天一定專程來一飽眼福!
Britomart( 火車站的站名) 的車站是年久棄用的Postoffice(郵政大樓)改建的,頂棚有細膩的雕花和教堂彩色玻璃的裝飾,從外表看,是絕對想不到地下是火車站,就好像一腳踏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火車站的照明燈,是頂棚上開的11 個透明天窗,圓錐形的設計仿佛燈罩一般,據說這個象徵著紐西蘭是一個多火山的國家。在後面的旅途中,每遭遇一次地震、火山,總讓我想起Britomart 火車站這些圓錐形的照明燈。
我在便利店買了2 degree(通信公司)的充值卡,撥打200激活,給Viv 發了簡訊,她居然回復火速來車站接我。見到她和侄女Eron,我放心很多,不用睡大街了,哈哈!
有愛有家—沙發客第一站
因為心裡滿滿的愛,畫兒都變得生動、有趣!
出了Onehunga 車站還要走上一段路才到Viv 家,路兩旁都是我們口裡的別墅。Viv 告訴我,連在一起是town house,就是我們所說的聯排別墅嘍,幾家人共同擁有這塊土地,而單獨的才
叫house。每個房子都窗明几淨,帶著一個小花園,如果這就是劉瑜口中世界盡頭的模樣,我好想住在世界盡頭啊!
Viv 家是兩層建築,一樓是車庫,二樓有兩個臥室、客廳和開放廚房。她家的花園好有愛,籬笆裡面巨大的石槽種了各種我不知道名字的植物,其中兩棵比花稍微高一點,我以為是綠植而已,但Viv 很肯定地說那是兩棵樹,將來還會結綠色的果子。好啊,等它們長出果子的時候我再承認它們樹的身份。門前的走廊,布置了一整面牆的畫,兩隻小貓蹲在迴廊,遠眺整個花園,綠草茵茵,中央一潭水。最好玩的是畫和房子融合在一起,無縫拼接。貓所在的迴廊里,花園的院牆好像就是從房子直接延伸出去的。Viv說這是妹妹畫給她的,希望帶給她一個大花園。有時她也會躺在椅子上,欣賞自己的大花園。果然,畫右下角寫著:“To Viv,with love. Sister(贈給Viv,愛你的妹妹).”如果不是心裡有滿滿的愛,畫不出這么有趣的畫。
傍晚5 點多,Viv 煮了速凍水餃作晚餐,胡蘿蔔豌豆餡,一人碗裡盛6 個。好吧,這是3 月3 日中午以來我吃的第一餐飯,4 頓合一頓,還瘦不下來就沒有天理了。吃了飯大家一起去教堂,Viv 很貼心地帶了一本中英對照的Bible( 《聖經》)給我。教堂也是稍大一點的房子,加上我一共6 個人參加。大家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主持人準備了自己花園的胡蘿蔔、黃瓜,不知道是不是新鮮採摘的緣故,胡蘿蔔甜甜脆脆的,吃到嘴裡滿是濃濃的味道。
按道理,他們的發音比馬來、新加坡要標準多了,但是我依然一句也聽不懂,只能很艱難地聽懂偶爾的一個詞,以後都不敢說自己學了10 年英語,對不起這耗的時間。雖然聽不懂,但我也覺得他們氛圍很好,大家吃點東西,圍坐在一起,讀一段聖經,然後各自講講自己的理解,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這中間我就記得一句話:“Evil happens when‘good people’do nothing(當‘好人’都無所作為的時候,罪惡就發生了).”
晚上隨Viv 去購物,是那種倉儲型的超市,很高的貨架,整箱的東西擺置在上面。貨品很全,價格也不貴,當然,別換回人民幣啊!出來的時候我看到牆上貼著Vacancy 空缺招聘,明天過
來問問。
從超市出來起風了,就有點涼意。天依然很亮,Viv 說通常要晚上8 點左右天色才暗。而在Christchurch(基督城),要晚上10 點天才黑。天哪,這讓人怎么睡?寫完這篇日記也已經晚上11 點多了,我該睡去了。Good night, A uckland(奧克蘭)!
奧克蘭一日游
奧克蘭街頭的行為藝術,看得我心裡痒痒,
如果身懷絕技,倒是很想嘗試一下這種街頭行乞呢!
今天得以有機會真正地看一看奧克蘭,昨天肩上馱著兩個大包,根本無心顧及其他。
和Eron 一起搭乘火車去Britomart 車站。看地圖距離有20多公里,也就北京二環到五環的樣子,但是英文叫Train—火車,不是Subway—捷運,比照北京的情況,猜想需要很長時間。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從市中心到郊區只需要20 多分鐘,而且火車的速度,嘎嘎悠悠的,誠如這裡的生活節奏,哪兒似我們的捷運呼嘯而來絕塵而去。在北京想像不出半個小時之內上班是什麼情況,因為從來沒有經歷過。而這裡半個小時,已經從downtown(市中心)嘎悠到郊區了。再說人流量,回來的時候趕上傍晚5 點多的下班高峰,人也蠻多的,在前兩站都沒有座位,
不過咱是打北京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人山人海的捷運里練出來的,忽然不用人擠人、肉貼肉了,好不習慣啊!
比起新加坡,奧克蘭沒有那么智慧型,鬆散慣了的樣子,車站買票可以,上車打卡OK,現買也沒問題,你能想像已開發國家依然採用檢票員拿個鉗子四處晃悠找人檢票嗎?在新加坡不是這樣,進站全自動的售票機、檢票機,甚至下車在哪側下都有智慧型提醒。師兄講新加坡追求的是精英教育,一撮聰明人領著一群笨蛋,是否屬實不敢妄加評論。不過確實,國家制定了各種條條框框,嚴格且嚴厲地執行,被束縛久了,形成定勢,是很難跳出框框的。不比新加坡,就是相對北京、上海等中國的一線城市,奧克蘭的公共運輸系統也是落後的。不過時隔半年,再回到奧克蘭已經看到自動檢票系統在測試,要投入運營了。未來不知道會不會擠掉一部分火車檢票員的飯碗。
說回奧克蘭的大街,三五步之內你必然會看到黃皮膚、黑頭髮的貌似中國人,說貌似是因為今天我為這個吃了兩次虧,看見貌似中國人的直接打招呼問路,結果人家可能是二代華人或者韓
國人或者台胞,漢語溝通都有問題。在張彤禾的書里也讀到類似的情節,中國人想當然地認為每個亞洲面孔都理所應當會講中文,而且都是從中國出來的,有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思。不過奧克蘭華人真的很多,即便一句英文都不會也能生活下去。今天去辦理銀行開戶,每家銀行都有1~2 名華人職員,可見華人客戶不在少數。最終選擇ANZ(紐西蘭的一家銀行), 結果發生了一件完全出乎意料的事情。幫我開賬號的Jennifer 是華人,我們就用中文交流,詢問了彼此在奧克蘭多長時間,都做什麼工作。當我說到先前在TNT(TNT 是四大國際快遞公司之一,我之前工作的公司)工作,Jennifer 說她之前的同事Vincent 也在TNT 工作過。Vincent? Vincent Gao 嗎?世界不會這么小吧?我知道Vincent 之前在國外工作過,但是不確定是紐西蘭。Jennifer 給了我肯定的答覆,世界就是這么奇妙。滿大街的華人已經消除了很多陌生感,與Jennifer 的談話又拉近了我和奧克蘭的距離,Vincent 當年就是從這裡回國,到TNT 做了我老闆。我呢,又有什麼在前方等著我?
街頭閒逛有遇到街頭乞討,當然不是我們所見的鋪張大紙,磕頭如搗蒜,或是拖拽著殘疾的身體,一趟趟穿行在捷運里。第一個是年輕的小伙子,站在雕塑下拉小提琴,琴盒就攤在面前,
路過的行人就投零錢在裡面。第二個是一個行為藝術家,把自己打扮成煤礦工人,工裝褲,拄著一把鐵鍬,一頂圓氈帽拿在手裡。判斷他是煤礦工人是因為全身上下真的很黑,除了眼睛是光亮的,不然真的就是一座雕塑了。行人匆匆而過,可能真的以為就是一座雕塑。小伙子有點急了,忙從一側扭到另一側,好讓大家看清楚這可是活的行為藝術。我躲在一旁偷偷拍了照,沒有錢給,不好意思,我也是窮人一個,出門4 天已經花去1000 多新幣。如果有天分,我倒也想試試這行為藝術街頭行乞呢!
花店老奶奶
獨自經營花店、自己做遞送的老奶奶,讓我覺得很親切,
就愛這家庭小作坊撲面而來的煙火氣息。
早上沒有特別的事情要做,我煎了蛋餅,洗了衣服,窩在沙發里上網,放縱自己慵懶,這就是退休的節奏吧。就是因為這種節奏,我錯過了12 點進城的火車,也不著急,乾脆等下一班的。閒著無事,我四處走走看看。
街區有一個很小的門面,門口有氣球,看招牌似乎是禮品店,可以逛一圈消磨時間。我走進去沒有看到人,也看不到禮品的陳列架。正待離去,卻走出來一位老奶奶,我說明了意圖,老奶奶說這是私人工作室,沒有陳列,也沒有什麼可參觀的。正欲離去,老奶奶卻改變了主意,說我可以看看她的花。老奶奶風風火火地穿過狹長的過道,來到後院,打開單獨的小房子,裡面是滿滿的鮮花,各式各樣,巨大的排風扇不停轉動,好使房間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溫度,延長鮮花的保存期。我請教老奶奶這些鮮花可以保持多長時間,她告訴我隔天就會更換。鮮花在遞送之前會做特殊處理,並給我展示了特別的花瓶—Vox Box,外面是顏色鮮艷的紙盒,裡面有一層塑膠袋,注水使鮮花保濕。因為職業的關係,我問起老奶奶用的快遞的情況,這下更有話聊了,她很詳細地講她遞送中遇到的問題,錯誤的地址需要重新更正後寄送,而周邊的地址,老奶奶更是親自上陣,自己派送。打開了話匣子,老奶奶又帶我參觀了她的禮品庫存間,朱古力、紅酒,一應俱全。這也是老奶奶的工作間,她在這裡設計式樣,拍圖片再上傳到網站。更意外的是,老奶奶先進到在銷售過程中使用二維碼,這是我都沒有嘗試過的新鮮玩意兒:用Iphone 拍下二維碼,再用手機來完成購買操作。老奶奶介紹說,她也是幾周前剛剛看到這個,覺得很有潛力,就馬上套用了,真是行動力超強的老奶奶。在交談中得知,因為經濟危機,許多公司都不像以前那樣有活動就定鮮花禮品什麼的,生意很難維持,所以老奶奶都沒有僱人,所有事情親力親為。她希望將來有人可以盤下她的生意,就不必這樣辛苦了,或者她可以給新的主人幫忙打理鮮花。再三感謝了老奶奶,去趕我的火車。
PS:我一直都很鐘情於這樣的家庭式小作坊,在豆瓣上看介紹台灣釀醋、釀醬油的小作坊,歡喜得一張張看,就愛那街坊鄰裡間撲面而來的煙火氣息。就像鼓樓把角的姚記炒肝,到那兒附近肯定溜達過去來一碗,既不是獵奇的遊客,也不是住附近的地道老北京,但還是隱隱地感覺跟這家店有一些聯繫:它既不會因為美國副總統光顧過就沾沾自喜,抬高身價;也不會因為門庭若市就擴大店鋪,趁機提價兒,我鐘情的就是這始終如一的本份兒和骨氣。
呵呵,也許我骨子裡就是小農思想。
See you, Auckland! Hello, Te Puke!
離開奧克蘭,遠離城市,來到Te Puke(蒂普基),
來到廣闊的紐西蘭農村,我的Working holiday 正式開始!
身上的行李肯定超過20 公斤,雖然很想走快一點,可體力不允許:背上是最大的迷彩包,前胸反扣著TNT 的雙肩包,一側胳膊挎著手提袋。初秋的涼爽天氣,汗珠順著發梢滾下來。
最後, 我眼睜睜地看著火車從面前呼嘯而過。時間才11:00,列車時刻表上明明寫的11:03。為什麼火車不準點?為什麼不等我!
幸好留的時間充裕,汽車13:15 開,還有12:03 的火車可選擇。我搭了12:03 的火車到Britomart 車站,爬45°的上坡路到Skycity(天空城市)與Ivy 匯合。Ivy 很貼心地打包了叉燒飯給我。我好久沒有吃中餐,3 天都吃麵包,導致體重減了兩斤。我很狼狽地蹲在地上吃便當。
大巴一路穿行在紐西蘭廣袤的大地上,滿眼都是綠色,茵茵綠草覆蓋著起伏的丘陵。奶牛、綿羊安詳地吃草,讓我想起內蒙的風光,不同的是,偶爾也會有幾棵樹或者一片森林從眼前掠
過。右側阿姨跟我打招呼,我們手裡拿著同樣版本的《寂寞星球》旅行手冊。阿姨從美國來,請了3 周假來旅行。她自己的原話是“Wonder for many years(期待了很多年)”,我雖然也關注打工旅行很久了,但並沒有非常強烈的欲望,自己只是想要走走看看,想要見識大千世界,相形之下,覺得自己這個願望的強烈程度好渺小。
車行至羅托魯阿,上個廁所的工夫,司機居然卸下了所有行李,馬上就要開車走人了。我跟司機了解了半天,才弄明白他這趟車只到羅托魯阿,我們需要等下一趟車去Te Puke。我從車上拿下零碎的物件,守著一堆行李,等待下一班車。
等待的間隙, 我認識了台灣女生Ivy。她是2007 年的WHVER (打工旅行者),兩年前嫁給在Te Puke 認識的華人,現在羅托魯阿讀語言。有一個說漢語的本地人,我似乎就感覺安穩些。交談得知,昨天見面的沙發客Fung,她也知道。好吧,誰讓我們住在同一個村兒里呢! Ivy 回家叫上她的房客Maggan一起,帶我們找住的地方。在Poppa 家門口敲門、打電話、發簡訊都沒有回應,只好繞回New world 超市(紐西蘭三大連鎖超市之一),找出租的信息,也未果。最後決定去Ivy 婆婆家看看。
Ivy 婆婆家出租的房子是車庫改建的,裡面有上下鋪的雙人床,側面開著一個窗戶,空間很侷促。我不想待在屋子裡,就到前院和Ivy 的婆婆聊天。Ivy 的婆婆正在包餃子,是那種元寶式
的包法,餡和的是豬肉韭菜餡。包餃子對於北方人來說是家常便飯,我當即捋起袖子開始包。她國語不太好,我們就一面聊,一面猜對方的話是什麼意思,雖然斷斷續續,但也聽了個大概:婆婆和公公生有6 個子女,2001 年的時候從廣東辦理了移民過來,當時應該也花了很多錢。先是在奧克蘭,但是工不太好找,後來就來到了Te Puke,都是短期工,采果、選果都做了好多年。即使現在年齡大了,眼睛不好使,做不了選果的工作,也是在包裝廠里打紙箱。先生則在蘋果園做工,孩子們的工作,大約是有一個學做廚師,一個在屠宰廠斬肉,有一個女兒在超市工作,還有的仍在讀書。我雖然知道海外華人開始的時候都很艱難,但是從阿婆的嘴裡說出來,仍然覺得很是震撼。阿婆講粵語,英文和國語應該是都不熟練的,也沒有駕照,不可以開車,去包裝廠都是用“跑路的”,而且以前都做13 個小時一天的。怎么講呢?在國外大多數人都過著開汽車、住別墅的生活,但是內心呢?背井離鄉,遠離家人朋友,甚至漢語都很少講,箇中的孤苦寂寞不足與外人道也。這樣的環境,自己可以堅持多久?
在包餃子的間歇,Poppa 來電話,說要接我們過去看看。我們在門口等,Poppa 開了很大個的紅色SUV 過來,一側耳朵整個用紗布纏繞起來,應該是癌症化療的結果。看樣子,得有七八十歲了。短短几分鐘的車程,我們已經對他有了大概的了解。他之前從事漁業的工作,妻子幾年前去世,陸續地接待過很多WHVER(打工旅行者),中國台灣、中國香港、馬來,哪裡的都有。
Poppa 家有3 層,一層雖是車庫改建的,但客廳、臥室、衛生間齊全,也可以做飯。二層看樣子是出租給公司的。他住三層,完全是老派的英式風格,深紅色的地毯、厚重的窗簾、寬大的液晶電視,甚至電腦也是超大的。三層他住一邊,側面放兩張單人床,也可以出租。出於個人空間的考慮,我們傾向於一樓,雖然稍微貴一點,80 新幣一周。我們擔心房子會被別人訂下來,也考慮到 Poppa 有很多找工作的資源,聯繫Ivy 說明狀況。她說跟婆婆協商就好。就這樣訂下Poppa 的房間,他又開車載我們回去拉行李。到阿婆家,阿婆正在煮餃子,還說煮了我們的份兒,這讓我們更加不好意思開口。跟阿婆說明了情況,阿婆倒是很大度,說沒有關係的,還讓我們再來她家裡玩。拿上了行李,告別了阿婆,我們去往Poppa 家。
總算是落定了住處,累極的我們拿出睡袋準備休息。Poppa可能是因為老年人的關係,保留了很多他那個年代的東西,桌子玻璃板下面壓著很多照片,牆上也有大幅的照片和素描,床上還擺放著娃娃。不知道是房間燈光暗的緣故,還是少有人氣,再加上些微霉味,讓這一切看起來都有詭異的感覺。我心裡雖是這樣想的,睡下時卻已不知身在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