脋

脋是一個字詞,注音為ㄒㄧㄝˊ,部首為月。【釋義】古同“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脋
  • 注音:ㄒㄧㄝˊ
  • 部首:月
  • 拼音:xié xí xian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古同“脅”。
鄭碼:YDYQ,U:810B,GBK:C37E
筆畫數:10,部首:月,筆順編號:535353251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虛業切《集韻》《韻會》迄業切,音熁。《說文》兩膀也。《玉篇》身左右兩膀。《廣韻》胷脅。《增韻》腋下也。《周禮·天官·醢豚拍魚醢注》拍為膊,謂脅也。《晉語》重耳過曹,聞其駢脅,欲觀其狀。
又《正字通》牲體,前為代脅,中為長脅,後為短脅。
又《正韻》迫脅,以威力恐人也。《書·胤征》殲厥渠魁,脅從罔治。《疏》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皆無治責其罪。
又《泰誓》脅權相滅。《疏》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
又《詩·秦風》游環脅驅。《傳》脅驅,愼駕具,所以止入也。
又斂也。《前漢·王莽傳》動靜辟脅,萬物生焉。《注》師古曰:脅,收斂也。
又責也。《公羊傳·莊二十五年》以朱絲營社,或曰脅之。《注》脅之,與責求同義。
又脅盾,盾名。《管子·幼官篇》兵尚脅盾。《注》象時物之閉盾,或署之於脅。
又《廣韻》許欠切《集韻》虛欠切,音搚。妨也。
又《集韻》迄及切,音吸。脅肩,竦體也。或書作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