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獸(脊獸(古代建築構件))

吻獸(古代建築構件)

脊獸(古代建築構件)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吻獸:殿宇屋頂的吻獸,是一種裝飾性建築構件,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構件的造型與安裝位置,都被蒙上迷信色彩。《唐會要》中記載,漢代的柏梁殿上已有“魚虬尾似鴟”一類的東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晉代之後的記載中,出現“鴟尾”一詞。中唐之後,“尾”字變成“吻”字,故又稱為鴟吻,官式建築殿宇屋頂上的正脊垂脊上,各有不同形狀和名稱的吻獸,以其形狀之大小和數目之多少,代表殿宇等級之高低。

吻獸通常置於古代大型建築的屋脊上的“避邪物”,傳說可以驅逐來犯的厲鬼,守護家宅的平安,並可冀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為此,不論是建築等級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戧脊端、角脊上飾有"龍"來避邪,並以此來顯示宅主的職權和地位。

基本介紹

歷史溯源,功能用途,建制分類,朝向,屋脊獸,正脊吻,垂脊吻,數目定製,吻獸排序,文化內涵,後世點評,

歷史溯源

吻獸最早的可追溯到周朝,在《三禮圖》中的周王城建築中就有吻獸,最早的正吻圖案見之於漢代明器上。中國發現的有明確紀年的最早吻獸是西漢年間所造,1960年出土於湖北沙市郊區,其瓦內壁上刻著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的字樣,距今已經2100多年。
鴟尾之名據漢代文獻,傳說南海有魚虬,尾似,可以激浪降雨,於是便在屋脊的兩端作上翹鴟尾形,以魘火取吉。南北朝以來的陵墓、石窟中所見鴟尾,尾身豎立,尾尖內彎,外側施鰭紋。據記載大約在晚唐以後,鴟尾下部塑成含脊的獸頭,即改稱為鴟吻。有的尾尖分成魚尾形的兩叉,如山西大同下華嚴寺遼代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和天津薊縣遼代獨樂寺山門的鴟尾都是這樣。宋以後鴟吻的形象可見於敦煌壁畫和捲軸畫如《瑞鶴圖》、《滕王閣圖》、《黃鶴樓圖》等,吻部都繪作獸頭形。《瑞鶴圖》中的獸頭形似龍頭,上翹的身體雕有鱗片,尾部為毛束。垂獸、戧獸和岔脊上的嬪伽、蹲獸都出現於宋代。
吻獸起初並非龍型,僅是由瓦當頭堆砌而成的簡單翹突,後逐漸形成動物形狀,有鳳凰朱雀孔雀形以及魚龍形。根據《唐會要》、宋朝《營造法式》記載,漢朝的柏梁殿上有“魚虬尾似鴟”的東西,有“避火”之用。晉代以後的文獻中出現了“鴟尾”一詞(傳說是一種海中能滅火的神物),其外形類似於魚尾,尾端朝上,曲向正脊的方向。
至唐朝中葉和末期,“尾”字變成“吻”字,故又稱為鴟吻,下部是張口銜脊的獸頭,上部則仍與鴟尾相似。到了宋朝以後,此種圖案逐漸增多。據北宋吳楚原《青箱雜記》記載:“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能避火災。金國出現龍形吻,龍頭吞脊,龍尾向內捲曲,稱“龍吻”。元朝時,尾部逐漸改為向外捲曲,背部出現劍柄。據《營造法式》記載,正脊兩頭還垂有五尺長的鐵索,即“吻索”。
明朝以後,龍吻逐漸盛行,改叫大吻,尾部完全向後捲起,身上有小龍。明清年間,中國南方有些地方稱大吻為鱗尾,和北方不同,其尾部透空,捲曲而不併攏,邊緣還有很多花紋。
明清官式建築中將吻都作成龍頭形,上部內彎後又向外捲曲,身上塑龍鱗,身內塑龍爪,並塑有1條小龍,吻背上插著劍把,吻側突出1個小獸頭,這樣的正脊被稱做吻獸。
清朝龍吻已非常普遍,龍頭怒目張口銜住正脊,背上插著一把寶劍,但形狀逐漸程式化,清朝中葉之後,正吻和小龍都顯得沒有生氣。清代蹲獸稱為走獸,數量有所增加;嬪伽稱為仙人。在最高等級的建築中,仙人走獸的排列次序是:最前為仙人,然後是龍、鳳、獅子、麒麟、天馬、海馬、魚、獬、猴。等級較低時,走獸的數目也相應減少。明清民間建築中的吻獸形象也很繁多。

功能用途

中國古建築是以木材為骨架的。古時,由於科學不發達,避雷防火措施不利,火災是木構建築的最大威脅,防火始終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漢代,宮廷經常發生火災,殿宇樓閣盡被焚毀。於是,道士們紛紛獻計獻策,提出要在屋頂上施鎮壓之物以禳火災。《事物紀原》卷八引吳處厚《青箱雜記》云:“漢柏梁台災,越巫上厭勝之法。起建章宮,設鴟魚之像於屋脊,以厭火災,即今世之鴟吻是也”。因之,古人把鴟吻置於屋脊之上以避火災。直到清代,在國家工程中,還保留著十分鄭重莊嚴的迎吻儀式。每當修建宮殿時,負責營造的工部官員以鼓樂、彩亭、儀仗等,自琉璃窯廠迎脊龍(正吻等)入宮,叩首焚香,備極恭敬,名為“迎吻”或“迎鴟”,可見鴟吻在古人心目中地位之重要。
通常置於古代大型建築的屋脊上的“避邪物”,傳說可以驅逐來犯的厲鬼,守護家宅的平安,並可冀求豐衣足食、人丁興旺。為此,不論是建築等級高或低的宅主均在戧脊端、角脊上飾有"龍"來避邪,並以此來顯示宅主的職權和地位。
吻獸的起源並非單純為了裝飾。正脊兩端是木構架的關鍵部位,為了使榫卯結合的木構件接合緊密,需要在這裡施加較大重量,以後就演化為正吻。這些小獸在結構上穩固了屋脊和瓦壟,吻是固定正脊、岔脊的構件,其他小獸均具有防止屋脊滑動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建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經風吹日曬數百年,一直牢牢地屹立在殿脊上。這些琉璃吻獸在建築上還有其他特殊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頂兩坡的交匯點,雨水從交匯點的縫隙容易滲入。吻獸在此起到嚴密封固瓦壟,使脊壟既穩固又不滲水。為了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了釘子把它們釘到大木結構上,又為避免釘孔漏雨,便加蓋釘帽,古代匠師巧妙地把釘帽加以美化,就形成了各斜向屋脊的吻獸。吻獸類的裝飾大大豐富了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輪廓。
歷代屋脊吻獸線描圖歷代屋脊吻獸線描圖

建制分類

朝向

脊獸按其口的朝向,可分為兩類:一類,口向下,呈含脊狀,稱為螭吻;另一類,口向上,或張嘴或閉嘴,叫做垂獸、望獸、蹲獸。

屋脊獸

古建的殿頂多為廡殿頂,還有歇山頂、懸山頂、攢尖頂等。而廡殿頂是中國古建屋頂中的高級建築形式。其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前後兩坡相交成為正脊,左右兩坡與前後兩坡相交形成四垂脊,合為五脊。重檐廡殿頂則是在其下又有短垂脊,共九脊。
正脊兩頭安放面朝里的龍首形瓦件稱"正吻"、"螭吻",其背後各有雙角小獸頭,稱脊獸。而在殿頂各條垂脊端部的龍首稱"鴟吻",即鷂鷹,因喜四方眺望,故置於此。在殿頂岔脊的下端,又有一龍首,稱"嘲風",傳說其膽大、好險,便置此。這屋脊、角獸合稱 "五脊六獸"。
在殿頂翹起的戧脊上安放著仙人和各種小獸,稱"戧獸",其數目與種類有著嚴格的等級區別,小獸越多,建築級別越高,常見為9、7、5、3不等,均為奇數。雍和宮各大殿上的小獸以法輪殿和萬福閣為最,均為7個,因此二殿系寺院的中心建築,小獸的數量是隨著宮殿等級的抬升而逐漸增加的。

正脊吻

亦稱大吻,即殿宇頂上正脊兩端的吻獸,一般是龍頭形,張大口銜住脊端,故又稱吞脊獸。屋頂正脊,兩個坡頂相交而產生正脊,相交處必然不會十分嚴密,為了使屋頂兩個面的瓦件相交妥貼,不致漏水,在脊的位置上就需要加磚瓦封口,結果是高出屋面,有礙觀瞻。於是古人想到在這些高出的脊上做出各種裝飾,如動物、植物,以及後來形成的鴟吻,美觀又實用。這個鴟吻也是很有講究的,明清時它榮升為龍之九子之一,性格“好望好吞”。好張望使他往屋頂上爬,好吞噬使他張口咬著屋脊,工匠一劍就把他牢牢釘在屋頂,一旦打雷著火,可噴水。
中國最大的吞脊獸,在故宮太和殿的殿頂上。太和殿的大吻,由13塊琉璃件構成,總高3.4米,重4.3噸,是中國明清時代宮殿正脊吻的典型作品。

垂脊吻

殿宇頂上除正脊外,還有垂脊。垂脊上的吻獸名稱較多,除叫垂脊吻外,還叫屋脊走獸,檐角走獸,仙人走獸等。檐角最前面的一個叫“騎鳳仙人”,也叫“仙人騎雞”。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塊瓦件。在未形成“仙人騎雞”這一造型之前,是用一個大長釘來固定的。傳說齊國國君在一次作戰中失敗,來到一條大河岸邊,走頭無路,後邊追兵就要到了,危急之中,突然,一隻大鳥飛到眼前,他急忙騎上大鳥,渡過大河,逢凶化吉。古人把它放在建築脊端,也表示騎鳳飛行,逢凶化吉。
從“仙人騎雞”向後上方排列著若干小獸,均稱垂脊獸,隨著殿宇等級的不同而數目不一。最高等級的殿宇,如太和殿,垂脊獸的數目最多,有11個。房屋品級的不同決定了垂脊獸的數量,殿宇降級,垂脊獸的數目也隨之減少。如乾清宮9個,坤寧宮7個,東西六宮的殿頂上大部是5個。每個垂脊獸都有自己的名稱和含意。

數目定製

中國古代建築屋脊上的獸形裝飾。在正脊兩端的稱為正吻,根據其形象的不同又可稱為鴟尾鴟吻或吻獸;在垂脊戧脊端部的稱為垂獸戧獸;在轉角部岔脊上的眾多小獸稱為仙人走獸;仔角梁頭上有1枚套獸;重檐屋頂的下檐正脊在轉角有合角吻獸。
由於在佛教里,奇數表示清白,所以在屋脊上裝飾的跑獸大多是奇數。明清兩代有明確規定,全國除皇宮太和殿(金鑾殿)的跑獸用十個外,其他建築上都要用奇數,數目因建築的等級而相應增減。在州縣的建築中,帶有龍、鳳的很少,數目一般都在五個以下。寧遠在清代是州級建制,古城城樓垂脊上有天馬、海馬、獅子三個跑獸,薊遼督師府、城隍廟中也是如此,只有供奉孔子的文廟中主要建築是五個跑獸。而北京天安門、曲阜孔廟大成殿、承德外八廟大雄寶殿等建築因其地位的神聖而有九個跑獸。
吻獸排序吻獸排序
吻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定,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這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在其它古建築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保和殿都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是九個小獸。
北京故宮的金鑾寶殿(太和殿),是封建帝王的朝廷,故小獸最多。金鑾殿是“廡殿”式建築,有1條正脊,8條垂脊,4條圍脊,總共有13條殿脊。吻獸坐落在殿脊之上,在正脊兩端有正吻2隻,因它口銜正脊,又俗稱吞脊獸。在大殿的每條垂脊上,各施垂獸1隻,8條脊就有8隻。在垂獸前面是1行跑獸,從前到後,最前面的領隊是一個騎鳳仙人,然後依次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總計10隻。8條垂脊就有80隻。此外,在每條圍脊的兩端還各有合角吻獸2隻,4條圍脊共8隻。這樣加起來,就有大小吻獸106隻了。如果再把每個殿角角樑上面的套獸算進去,那就共有114隻吻獸了。而皇帝居住和處理日常政務的乾清宮,地位僅次於太和殿,檐角的小獸為9個。坤寧宮原是皇后的寢宮,小獸為7個。妃嬪居住的東西六宮,小獸又減為5個。有些配殿,僅有1個。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小獸能避火。由於神化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一座仙閣神宮。
園林建築對規格的要求就不象皇宮那么嚴格,頤和園裡最高級的屋頂是排雲殿,既是琉璃屋頂,又是全園垂脊獸數量最多的大殿,但也只有七個垂脊獸,分別是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狻猊;四大部洲部分建築是廡殿式屋頂,但只有五個垂脊獸,分別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德和園大戲樓屋脊上雖有七隻小獸,但卻無仙人引路。頤和園內布瓦屋頂上垂脊獸的順序與琉璃瓦屋頂有所不同,第一個是獅子,又叫抱頭獅,以下為龍、鳳、海馬、天馬等。

吻獸排序

鴟吻

鴟吻
(音吃吻,龍的九子之一),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於正脊上,它形似魚尾,張牙舞爪,似乎要吞下整個屋脊,故又名"吞脊獸"。傳說這種正吻是海龍王的九子之一,它屬水,能激浪成雨,把它放在屋脊上可以當作滅火消災的"鎮物";但又怕它吞下整條屋脊,故用寶劍將它牢牢扎住。中國最大的“大吻”在太和殿的殿頂上。它由13塊琉璃件構成,總高3.4米,重4.3噸,是中國明清時代的宮殿龍飾物――“正吻”的典型作品。
鬥牛,是古代傳說中一種虬龍。《宸垣識略》記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虬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旁及金螯玉棟坊之上。”說明鬥牛亦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動物。


比喻有聖德之人。據《史記日者列傳》:“鳳凰不與燕雀為群。”這裡充分反映了封建帝王至高無上的尊貴地位,也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通稱鳳。是封建時代吉瑞的象徵,亦是皇后的代稱。
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雞頭鳥身,蛇頸魚尾,燕頷雞啄,人目鱷耳,鶴足鷹爪。它是一種“仁鳥“,是祥瑞的象徵;它的出現,預兆天下太平,人們的生活將美滿幸福。
獅子

獅子
古代人們認為它是獸中之王,是威武的象徵。《傳燈錄》記載:“…獅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獅子作吼,群獸懾伏。”頭大尾長,銅頭鐵額,鉤爪巨牙,弭耳昂鼻,目光如電,聲吼如雷,怒則威在齒,喜則威在尾,每一吼則百獸避。其性忠威有力,是獸中之王,金精之剛,在佛教中為護法王,是勇猛威嚴的象徵。
獅子作吼,群獸懾服,乃鎮山之王,寓意勇猛威嚴,在寺院中又有護法意,寓示佛法威力無窮。唐虞世南《獅子賦》描繪其:"筋骨纖維,殊恣異制,闊臆修尾,勁豪柔毛。釵爪鋸牙,藏鋒蓄銳,彌耳宛足,伺間借勢……遂感德以仁。"在這裡,獅子是"猛"、"仁"兼具的瑞獸。
天馬

天馬
意為神馬。漢朝時,對來自西域良馬的統稱。狀如馬,能日行千里,追風逐日,凌空照地,是人們心目中的神馬。漢朝時,對西域的良馬稱為天馬,天馬又是尊貴的象徵。"天馬行空,獨往獨來",將其形象用於殿脊之上,有種傲視群雄,開拓疆土的氣勢。
海馬

海馬
亦叫落龍子,海龍科動物,可入中藥。象徵忠勇吉祥,智慧與威德通天入海,暢達四方。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也是吉祥的化身。
狻猊

狻猊
狻猊在古籍記載中是接近獅子的猛獸,它頭披長長的鬃毛,因此又名“披頭”,兇猛無比,能食虎豹,亦是威武百獸的率從。一說它日行五百里,性好焰火,故香爐上面的龍首形裝飾為狻猊,有護佑平安意。
狎魚

狎魚
是古代中國傳說的海中異獸,傳說它和狻猊都是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龍生九子排行第八。這些異獸許多被運用於古代中國建築中,起到祛邪、避災、祈福的作用。
獬豸

獬豸
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異物志》中說“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斗則不觸直者,聞人論則咋不正者。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徵。
鬥牛

鬥牛
亦叫蚪牛,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虬龍,據《宸垣識略》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虬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鰲玉棟坊之上。”它是一種除禍滅災的吉祥與鎮物。
行什

行什
太和殿的屋頂上是十隻。而這多出來的第十隻脊獸,形似猴,就是“行什”,為戧脊上的壓尾獸。關於它的叫法,普遍的說法是:因為行什“排行第十”,故被稱為“行什”。從行什的造型來看有著人一樣的軀幹,卻多出了兩個翅膀;五官像猴子,但是有跟鳥一樣的喙;手上有五指,腳掌卻跟鳳的爪子一樣。有別於人類、具有異人的超凡能力的多種動物器官符號的組合體,反映的是聚集在符號形式里的社會意識。行什最大的特徵還是其背負的那對翅膀,這也是古代羽人的最顯著的特徵,背插雙翅的行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古人的羽化成仙思想。
騎鳳仙人

騎鳳仙人
站在垂脊獸最前的是“騎鳳仙人”,也稱為“仙人騎雞”或是“仙人指路”。,又稱真人或冥王。據說這位仙人是齊閔王的化身,民間有“日曬閔王,走投無路”的說法,說東周列國時的齊閔王,被燕將樂毅所敗,倉皇出逃,四處碰壁,走投無路,後來被飛來的一個鳳凰所救,在屋檐的頂端安置這個“仙人騎鳳”,有絕處逢生、逢凶化吉的象徵意義。
“騎鳳仙人”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瓦件,最初只是用一隻長釘來固定,隨著建築美學的發展,逐漸變為精美的建築構件,在宋代為角脊上是“力士”,大約從元代開始,道教思想開始在建築中表現出來,明清時期,“騎鳳仙人”的形象大量出現。

文化內涵

吻獸的來歷要從中華民族龍的文化說起。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開端的象徵;炎黃子孫崇拜的圖騰;龍所具有的那種威武奮發、勇往直前和所向披靡、無所畏懼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理想的象徵和化身。龍文化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崇拜龍,希望龍能幫助避邪除祟,幫助戰勝自然災害(古人對天災、火患、雷電等自然現象不了解,認為這是龍的駕馭驅使),給人們帶來吉祥。
龍文化的延伸由“觀念”——龍的傳人、龍的崇拜,到龍的服裝、裝飾器皿和用具,到傳統建築上的"避邪物",可以說,文化涉及到哪裡,龍文化就延伸到哪裡。因此,在古建築中更少不了龍的文化。尤其是在中華傳統建築上的雕塑裝飾物上。
在天安門屋頂上東有吻獸10個,傳說這是"九脊封十龍"表示每天有10條龍來守護宮殿。在正脊兩端有龍頭形正吻,吻背上插著扇形的劍把,據說是為了防止它逃走,垂脊上有個仙人和九個走獸:龍、鳳、獅子、麒麟、天馬、海馬、魚、獬等。古代文人說這些吻獸是"躍蒼龍於瓦甍",頗有趣味。傳說,南海有魚虬,尾似鴟,可激浪成雨,在屋頂上安了這種鴟尾吻獸,就能避免火災。
古人傳說,宮殿、廟宇等屋脊上裝飾“龍吻獸”可避火災,驅魑魅。吻是嘴唇連著腮的意思,相傳龍是用口生孩子,所以把龍的兒子叫做吻。鴟吻和龍吻是一樣的,是龍之九子之一。鴟吻的背上插一劍。相傳,這把寶劍是許遜(公元239-374年,晉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學道於吳猛,後舉孝廉,曾為旌陽縣令,感晉室棼亂,棄官東歸,週遊江湖,傳說東晉寧康二年在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飛升。宋代封為“神功妙濟真君”,世稱許真君或旌陽)的劍。鴟吻背上插許遜的劍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防鴟吻逃跑,取其永遠噴水鎮火的意思;另一傳說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許遜這把扇形劍,這裡取避邪的用意。
龍、鳳在古建築中多是成對出現,吉祥、安康是其基本意思,還有生活美滿、子孫滿堂之意。狻猊在古籍中是和獅子同類的猛獸,《爾雅·釋獸》中說"狻猊,食虎豹"。將其用於裝飾屋面,大概是象徵鎮災降惡的意思。獬豸外形似龍,尾部似獅卻生獨角,十分奇特,也是傳說中的一種猛獸。據《異物志》載:"東北荒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見人斗則觸不直者。"選擇獬豸裝飾殿宇,含有主持公道的意思。行什因排列在第十個,故稱"行什",是個猴子形的走獸。行什在一般古建築上極少使用,只有在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上可見到,所以它只出現在等級最高的建築上。獅子、天馬、海馬、押魚、鬥牛,都是猛獸或猛獸的化身。自然界中的獅子兇猛無比,無需雕琢。天馬則不同,在馬的兩肋處憑空添加了兩個翅膀,故稱天馬。馬善奔跑有"奔跑如飛"的形容,古人還感不夠,加上了翅膀。鬥牛外形似牛,古人覺其忠厚老實,不夠兇猛,故將其裝扮成身披鱗甲、神態似龍的異獸。海馬、押魚,卻被古人雕琢得面目全非。海馬似馬,押魚似龍(古代傳說中的"虬龍"即有角的小龍,尾部帶鰭似魚形),都增加了幾分威嚴,象徵著尊貴。
把這些小獸依次排列在高高的檐角處,象徵著消災滅禍,逢凶化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之意。古人把建築裝飾上這些走獸,使古建築更加雄偉壯觀,富麗堂皇,充滿藝術魅力。梁思成評價道:"使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

後世點評

當人們看到感慨古老的建築和精美壁畫之餘,往往被屋頂形態各異、樣式眾多的吻獸所吸引,這些出自明初宮廷匠師和地方工匠之手,經歷了幾百年風雨的瓦頂龍形飾件,以它獨有的魅力讓人驚嘆不已。這些龍的同族子孫們,個個生氣勃勃,姿態萬千。愚頑中透出一股難以言喻的靈氣,似乎它們不是人工意造,原本就是大自然中某種動物脫模而出。這些吻獸如同守護神一樣,忠實地挺立在各自的崗位上,沉默而威嚴。幾百年的風吹雨打沒有改變它們的神韻。只有厚厚的苔蘚訴說著歲月漫漫,這些精美的建築裝飾以它高超的藝術魅力和獨有的文物價值留芳於世,供後人學習、研究、欣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