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之源

能量之源

《能量之源》是2008年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修智,程林。

基本介紹

  • 書名:能量之源:能源卷
  • 作者:王修智、程林
  • ISBN:9787533146795
  • 頁數:292
  • 出版社: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5-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能量之源:能源卷》分五章,介紹了能量之源的有關知識,既可供普通讀者閱讀,也可作為能源技術人員的參考書。物質、能量和信息是客觀世界的三大基礎。從科學史觀的角度看,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而能量是一切物質保持運動狀態的動力,是物質的屬性;信息則是客觀事物和主觀認識相結合的產物。如果沒有信息,物質和能量也就不能被人們所認識,也將毫無可用之處了。
宇宙間一切運動著的物體或現象都是伴隨有能量的存在而轉化的,人類的一切活動都與某種形式的能量及其轉化緊密相關。能源,顧名思義就是能量的源泉。
與此同時,在新能源不斷發展的今天,“節能”作為21世紀最具潛力的“特殊能源”正逐漸發展起來,並展現出驕人的魅力。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能源基本概況
能源概述
能源的分類
能源的利用形式
能量轉化與能量守恆
薪柴時期
煤炭時期
石油時期
潔淨能源和可持續能源發展時期
人類生活離不開能源
能源形態與社會發展的關係
能源與環境
全球能源分布
我國能源分布
能源的社會需求與能源危機
我國能源的發展形勢
第二章 能源
常規能源
礦物能源
礦物能源的分類
煤炭的形成
煤炭的分類
全球煤炭資源分布概況
我國煤炭資源分布特點
煤炭的開採
煤炭的加工
煤炭的使用
煤炭的消費
煤炭的燃燒過程
燃煤與環保的關係
煤炭的氣化
煤炭的液化
水煤漿
燃煤設備
煤炭利用的新技術
石油的形成
石油的分類
全球石油資源分布概況
我國石油資源分布特點
石油的陸地開採
石油的海洋開採
石油的煉製
石油的使用
石油的消費狀況
石油的品質
燃油設備
天然氣的形成
天然氣的特點
全球天然氣資源分布概況
我國天然氣資源分布特點
天然氣的開採
天然氣市場前景
天然氣利用的新技術
天然氣的淨化
燃氣設備
天然氣的儲存
有趣的“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
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經濟性比較
面臨枯竭的礦物能源
水能
水能的特點
全球水能資源分布概況
我國水能資源分布特點
水能的利用
水工建築
水力發電
水輪發電機組
水電站的運行
小水電站的特點
我國的河流與湖泊
水能利用的典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
第三章 新能源
新能源概述
新能源的特點
我國新能源的發展
可再生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法》
清潔能源
綠色電力
太陽
太陽輻射
全球太陽能資源利用概況
我國太陽能資源利用概況
太陽能資源的優缺點
太陽能的熱利用
太陽能熱利用的主要設備
太陽能其他熱利用形式
太陽能光電利用
高效率點聚焦太陽熱直接發電
制約太陽能利用的因素
太陽能開發利用趨勢
新型太陽能產品
風能概述
風能的特點
我國風能資源概況
風的形成
風能密度
風的變化
風力等級
風能的利用形式
全球風能資源概況
我國風能利用概況
風能產業概述
風能設備
風電市場展望與預測
核能概述
核能的特點
核能產生的機理及能量的釋放形式
核能的來源
核能資源的種類和儲量
全球核能資源發展概況
我國核能資源發展特點
核反應堆
核反應堆的分類
核電站
我國的核電站
核電與核彈
核電的放射性
核能的安全原則
核電設計中的安全措施
地熱能概述
地熱能的特點
地球的內部結構
全球地熱資源概況
我國地熱資源概況
地熱資源的評估
地熱資源的形式
地熱的利用形式
地熱流體的物理化學性質
傳統的地熱利用與地熱利用新技術
地源熱泵和製冷新技術
地熱尾水熱能回收再利用技術
地熱資源利用展望
海洋能
海洋能的特點
潮汐能及其開發利用
波浪能及其開發利用
海洋溫差能及其開發利用
鹽差能及其開發利用
海流能及其開發利用
全球海洋能利用及發展概況
我國海洋能利用及發展特點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的特點
生物質能的利用技術
全球生物質能的利用概況
我國生物質能的利用現狀
生物質直接燃燒技術
秸稈壓塊燃料
生物質熱化學轉換
沼氣發酵
生物質燃料乙醇
“種”出來的石油
植物油與生物柴油
能源植物
生物質能發電
垃圾能源
氫能概述
氫能的特點
全球氫能發展概況
我國氫能發展概況
氫的製取
從含烴的化石燃料中制氫
電解水制氫
熱化學制氫
太陽能制氫
電漿化學法制氫
氫能資源的評估
氫燃料電池的發展
氫能的利用領域
我國氫能發展概況
氫的運輸和儲存
氫的高壓氣態儲存
氫的低溫液態儲存
金屬氫化物制氫
氫的安全性分析
太陽能氫能系統的興起
能源技術暢想
正物質,反物質
太陽帆飛船揚帆太空
未來的能源寶庫——月球
第四章 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概述
二次能源的特點
全球二次能源概況
我國二次能源概況
蒸汽
熱水
電能
焦炭
汽油
煤油
柴油
重油
乙醇
二次電池
不可再生能源
能源的開發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第五章 節能
節能概述
節能與社會的關係
節能與《節約能源法》
能源的利用效率
節能涉及的方面
節能的途徑
合理的經濟結構
節能的管理
節能的評價標準
合理使用能量的原則
能源互補
技術、工藝更新
節能的經濟評價
熱能的節約
熱泵
熱管
空冷技術
場協同原理簡介
強化傳熱技術簡介
保溫材料
電能的節約
發電效率
輸配電節電
電加熱設備的節電
電動機節電
照明節電
家電及辦公節電
煤炭的節約
集中供熱
熱電聯產
聯合循環發電
油能源的節約
內燃機節油
燃油鍋爐節油
燃油摻水乳化燃燒技術
水煤漿代油技術
油氣混燒
交通運輸節油
參考文獻
·

前言

1961年,我國社會生活中發生了一件令人難忘的事一大型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出版發行。此後,這套書又多次修訂再版,累計印數超過1億冊,成為家喻戶曉的小百科全書式的科普讀物。《十萬個為什麼》初版的時候,我正在上中學,同學們爭相閱讀的生動場面,至今歷歷在目。這套書提供的科技知識,深深印在小讀者的腦海里,使大家終生受益。不少人就是從讀這套書開始對科學技術產生濃厚興趣,並選擇考理工類大學、走科學技術之路的。每每回憶起這些往事,我便深切感到,科技的力量是多么巨大,科普工作是多么重要!
然而,科普工作的春天,是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一同來到神州大地的。上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經濟靠科技,科技進步靠人才,人才培養靠教育”逐步成為人們的共識;“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深入人心;“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氣日漸濃厚。各級各行各業、廣大幹部民眾迫切要求加快科學技術普及的步伐。
進入21世紀,我國的科普工作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2002年6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2005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出台。2006年2月,國務院頒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2006~2010-2020年)》。這三件大事,標誌著提高全民科學技術素質已經擺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日程,科普工作已經納入法制的軌道。面對這樣一種新形勢,所有熱心科普工作的人們無不感到振奮和激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