胱抑素C是一種藥物,是1983年Anastasi等首次在雞蛋清中分離純化得到高純度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用於治療腎臟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胱抑素C
- 外文名: Cystatin C
- 簡稱:Cys C
- 濃度:0.51-1.09mg/L
- 別名:γ2痕跡鹼性蛋白或後γ球蛋白
- 臨床意義:可以代替複雜的血檢
簡介,歷史,生物特性,優越性,臨床意義,
簡介
胱抑素C( Cystatin C)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ysteine proteinase inhibitor,CPI)後被命名為胱抑素C。被稱為γ-微量蛋白及γ-後球蛋白,廣泛存在於各種組織的有核細胞和體液中,是一種低分子量、鹼性非糖化蛋白質,分子量為13.3KD,由122個胺基酸殘基組成,可由機體所有有核細胞產生,產生率恆定。循環中的胱抑素 c僅經腎小球濾過而被清除,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內源性標誌物,並在近曲小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後被完全代謝分解,不返回血液,因此,其血中濃度由腎小球濾過率決定,而不依賴任何外來因素,如性別、年齡、飲食的影響,是一種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理想內源性標誌物。
歷史
由於沒有合適檢測技術.一直未能廣泛套用,直到1994年Kyhse Andersen J等報導的顆粒增強透射免疫比濁法(particle enhanced turbidmetric immunoassay)和1997年Finney H 等報導的顆粒增強散射免疫比濁法(particle enhanced nephelometic immunoassay),這兩種方法都能夠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胱抑素C,而且快速穩定。這樣使胱抑素C可以更方便的套用於臨床。
腎臟功能包括腎小球的濾過功能、腎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血中肌酐和尿素氮通過腎小球濾過進入尿液排出體外,因此血清尿素氮、肌酐是評價腎臟濾過功能的指標。血清尿素氮首先被作為腎功能的評價指標,但它不符合內源性腎小球濾過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標誌物的要求,當GFR減少到正常值的40%以前,尿素氮濃度升高緩慢,並且與外源性(蛋白質攝入量)與內源性(感染、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套用、胃腸出血等)尿素負荷的大小有關,更重要的是腎小管對尿素氮有明顯的被動重吸收性。肌酐基本符合內源性GFR標誌物的要求,國內外仍用血清肌酐作為臨床常規評估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的指標.但只有當GFR下降1/3~1/2時.血清肌酐才有明顯變化,而且受性別、飲食、肌肉量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尿素氮、肌酐都不是評價腎功能的理想指標。 血漿胱抑素C的含量較穩定,不易受其它因素的影響,它的濃度不但不受年齡、性別、肌肉量等因素的影響,而且也不受大多數藥物以及炎症的影響。參考值(0.6---1.03).有研究表明:胱抑素 c的診斷準確性明顯優於血清肌酐。有研究結果顯示,健康成人血清胱抑素C隨著年齡的增長其平均水平呈上升趨勢,從而推斷胱抑素C在評估老年人腎功能時較肌酐更有意義。
傳統習慣一般把尿素氮、肌酐作為常規腎功能的檢測項目,但因腎臟有強大的儲備能力和代償能力,在腎小球受損早期或輕度受損時,血中尿素氮、肌酐仍可維持在正常水平,只有在嚴重腎小球損害,一般腎小球濾過率降低50%以下時,血尿素氮、肌酐濃度才明顯升高
高血壓發病逐年增加,所致腎損害是常見併發症之一,早期干預,對改善高血壓患者預後有重要意義,高血壓病通過引起良性小動脈腎硬化而導致高血壓慢性腎損害,在良性小動脈腎硬化出現臨床症狀以前,常規血液及尿液檢查都正常的情況下,通過套用比較靈敏的檢查手段仍能發現一些異常,這些可視為高血壓病的早期腎損害。
糖尿病腎損害是糖尿病嚴重的慢性微血管併發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超過30%的患者發展為腎功能衰竭及需要腎透析,相關專家認為,與其他指標相比,CysC檢出糖尿病腎病的靈敏度為40%,特異性為100%,因此有必要在診斷糖尿病而無證據有腎病患者中定期檢測CysC濃度變化以觀察其與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關係。
研究資料已表明,CysC是較血清BUN、Cr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對於評價腎小球濾過率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較多採用的顆粒增強免疫比濁法,技術已趨於成熟,操作簡便,干擾因素少,對上述各種疾病的診斷及病情觀察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生物特性
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又名γ2痕跡鹼性蛋白或後γ球蛋白,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蛋白質中的一種。編碼Cys C的基因屬於管家基因,能在所有的有核細胞內以恆定速度持續轉錄與表達,無組織特異性,故Cys C可在體內以恆定速度產生,並存在於各種體液之中,尤以腦脊液和精漿中含量為高,尿液中最低,不受年齡、性別、體重、炎症等因素影響,(研究表明Cys C自1歲後到60歲前在血液中濃度恆定)。其分子量小(13KD),生理條件下帶正電荷,能自由從腎小球濾過,完全被腎小管上皮細胞重吸收並於細胞內降解,不重新回到血液中;同時腎小管上皮細胞也不分泌Cys C至管腔內。因此,其血清濃度主要由GFR決定(Cys C理所當然的成為反映腎小球濾過情況的重要指標)。
優越性
Cys C是迄今基本滿足理想內源性GFR標誌物要求的內源性物質。是新近發展起來的評估腎功能的一種敏感性好、特異性高的指標。
可以代替:
① 複雜的全血檢測;
② 24小時小便收集;
③ 體表面積和肌酐清除率的計算;
④ 患者受放射物質的照射。
臨床意義
正常情況下,Cys C在血清和血漿中的濃度為0.51-1.09mg/L (參考範圍)。當腎功能受損時,Cys C在血液中的濃度隨腎小球濾過率變化而變化.腎衰時, 腎小球濾過率下降,Cys C在血液中濃度可增加10多倍;若腎小球濾過率正常,而腎小管功能失常時,會阻礙Cys C在腎小管吸收並迅速分解,使尿中的濃度增加1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