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井》是詩人黃淳耀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胭脂井
- 作者:黃淳耀
《胭脂井》是詩人黃淳耀創作的一首詩。
《胭脂井》是高陽所著一部描述晚清的歷史小說,由華夏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晚清歷史全景式畫卷,系列史詩巨著《慈禧全傳》之五:戊戌變法將帝黨和後黨的矛盾推向極端,憑藉袁世凱的“臨機一動”,後黨躍上了權利的顛峰。朝廷意欲借義和團...
《胭脂井【上】》是皇冠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 內容簡介 光緒二十四年,皇帝下詔‘定國是’,決議變法維新,一時之間新政展佈,新黨氣勢愈盛。但是慈禧怎能容忍自己大權旁落,因此假袁世凱之手先發制人,使得康有為出逃、譚嗣同等人被殺,新政一敗塗地,慈禧重新奪回大權! 面對洋人處處進逼,皇帝蠢蠢欲動,慈禧...
《卷5胭脂井(上).》是2004年皇冠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內容簡介 慈禧太后是晚清統治集團中最關鍵的人物。鹹豐十一年,她在以奕訢為首的貴族、官僚和外國侵略者的支持下發動政變,奪取政權,以垂簾聽政、訓政的名義統治中國達四十七年之久。晚清歷史上發生的許多重大事件,都和她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通過...
《胭脂井【下】》是皇冠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陽。內容簡介 光緒二十四年,皇帝下詔'定國是',決議變法維新,一時之間新政展布,新黨氣勢愈盛。 但是慈禧怎能容忍自己大權旁落,因此假袁世凱之手先發制人,使得康有為出逃、譚嗣同等人被殺,新政一敗塗地,慈禧重新奪回大權! 面對洋人處處進逼,皇帝蠢蠢欲動,慈禧聽...
胭脂井的傳說,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類項目。歷史淵源 胭脂井建於南朝陳代。六朝最後一個皇帝陳叔寶是個偏愛尋歡作樂、不關心國事的皇帝,雖然他在位時常傳來前方敵情緊張的報告,但陳叔寶依然沉湎於飲酒作樂之中。公元588年,楊廣帶領51萬隋兵分八路向建康進攻,並最後攻陷建康(南京)。當...
大小喬胭脂井是喬公故宅的後院的一口古井。史料記載 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紹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今潛山縣城)。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潛陽十景之一)。喬公有二女乃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於是,...
胭脂井位於南京市玄武區玄武湖南側、雞鳴寺內,南朝陳景陽殿之井,又名辱井、景陽井。南朝陳禎明三年(589年),隋兵南下過江,攻占台城,陳後主聞兵至,與妃張麗華、孔貴嬪投此井。至夜,為隋兵所執,後人因稱此井為辱井。隋唐以後,台城屢遭破壞,景陽殿已毀,景陽井也隨之湮沒。後人為了記取陳後主亡國教訓...
《念奴嬌·胭脂井》是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創作的一首詠史詞作。該詞通過對南京胭脂井蕭條景色的描繪,對陳後主、隋煬帝荒淫女色,貽誤國事,進行了揭露和諷刺。表達了詞人對王朝興衰的思索和嘆息之情。作品原文 念奴嬌¹·胭脂井² 轆轆轉轉,把繁華舊夢,轉歸何處?只有青山圍故國³,黃葉西風菜圃。拾橡...
胭脂井 《胭脂井》是蔣士銓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蔣士銓(1725-1785),字心餘、苕生,號清容居士,又號藏園。鉛山(今屬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進士,官翰林院編修。有《忠雅堂詩文集》《銅弦詞》二卷。
《胭脂井》是詩人黃淳耀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臨春閣高雲不流,仙女亭亭居上頭。挈壺掌事斷更點,凝情轉態無時休。百舌黃鸝嬌欲語,六宮詩學江郎體。蠻箋照映珊瑚鉤,玉樹陵臨文石陛。日旰隱囊停細腰,百司奏事紛牛毛。手披目覽隨所遭,回身拜謝君王勞。吁嗟長江古天險,齊兵周兵君莫管。隋家伐鼓轟如...
《胭脂井賦(以“匿主事遠,棄人鑒深”為韻)》是當代古文作家楊威所作的一篇律賦。作品正文 胭脂井賦(以“匿主事遠,棄人鑒深”為韻)作者/楊威 景陽殿空兮台城非,胭脂井寂兮榛蕪深。貝闕珠宮以俱壞,石欄玉甃而獨存。疫飲豈殊,煎橘無蘇耽之效;清冽非異,烹茶少陸羽之芬。雖僻處於水湄山側,每...
二喬與胭脂井是喬公故宅的後院的古井。東漢建安四年,孫策從袁紹那裡得到三千兵馬,回江東恢復祖業,在同窗好友周瑜的扶持下,一舉攻克皖城(今潛山縣城)。在皖城東郊,溪流環繞,松竹掩映著一個村莊-喬公寓所,後人稱之為喬公故宅(潛陽十景之一)。喬公有二女乃國色天香,又聰慧過人,遠近聞名。於是,便有了孫策納...
《胭脂井三首》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組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 其一 昭光殿下起樓台,拚得山河付酒杯。春色已從金井去,月華空上石頭來。其二 午醉醒來一夢非,匆匆玉樹逐春歸。胭脂卻作千年計,不似愁魂四散飛。其三 腰支旅拒更神遊,桃葉山前水自流。三十六書都莫恨,煩將歌舞過揚州。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
《滿路花·胭脂井》是宋琬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紅牙歌玉樹,翠袖翻金縷。臨春梳洗罷、調鸚鵡。陳家狎客,慣把江山賭。樓船天塹渡。床下軍書,錦箋催寫新句。舊宮眢井,欄外青苔古。明眸秋水綠、為黃土。海棠花落,一片胭脂雨。環佩歸何處。泉下芳魂,至今遺恨擒虎。作者簡介 宋琬(1614-1673),字玉叔...
潛山胭脂井 胭脂井,原址位於安徽省潛山縣境內。舊志傳,此井為孫策、周瑜所娶的大、小喬未曾出嫁時傾倒殘脂剩粉之所,久之,水呈胭脂色,因以名井。(參見本志《旅遊》篇“古井”條目)
《胭脂井吊張麗華》是清代詩人陳作霖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春江花月南朝冷,床下軍書報邊警。狎客歡筵未及終,鏡明照徹山河影。台城古井苔花紅,臨春結綺樓皆空。君王妃子甘同夢,塵飛不到潛龍宮。國亡難備牽羊禮,碧血凝膏誰為洗。美人至竟不負君,未共宣華人晉邸。作者簡介 陳作霖,字雨生,號伯雨,晚...
《雙調·蟾宮曲·麗華》是盧摯所作的詞。作品原文 嘆南朝六代傾危[二],結綺臨春,今已成灰[三]。惟有台城[四],掛殘陽水繞山圍[五]。胭脂井金陵草萋[六],後庭空玉樹花飛[七]。燕舞鶯啼,王謝堂前[八],待得春歸。作品注釋 [一]麗華:張麗華,進朝陳後主的寵妃。後主建築臨春、結綺、望仙三閣,...
為能準確地品出茶味,他又在宅旁開鑿了一眼山泉,“其水似井而傍山,色白味甘,是為乳泉,土色赤,又名胭脂井”,時人品為“天下第四泉”。他又在井上建觀泉亭以備暇時汲泉煮茶,品茗著書。由於上饒的種茶實踐,陸羽對茶葉的種植、製作及烹飲等方面有了充分的體驗,他的《茶經》創作至此已初具規模。為了...
第一節 胭脂井的故事 /193 第二節 霸道人妻賢內助 /198 第三節 愛國愛民的冼夫人 /205 第四節 坎坷傳奇的蕭皇后 /212 第十三章 盛世紅顏,大唐氣象 第一節 貞觀長歌有“良佐” /221 第二節 千古女皇武則天 /228 第三節 從大唐來到高原的“綠度母” /235 第四節 不太平的太平公主 /242 ...
據上饒《地方志》陸羽寓信城(現上饒)北三里,自號東崗子。性嗜茶,環居多植茶,因號茶山,茶山寺在城北隅,一名廣教寺,有陸羽泉。又據府志記述:“府城北茶山寺唐陸羽曾寓其地,即山種茶,有泉品為天下第四泉。其水似井傍山,色白味甘,是為乳泉,土色赤,又名胭脂井,長汀黎士宏改為陸羽泉”。江西...